第4章

团队里的老周私下跟小张说:“你觉不觉得陈总监像换了个人?以前跟他说话都得小心翼翼的,现在跟他聊天,觉得特别亲切。”小张使劲点头:“可不是嘛!上次我做的图有问题,他没骂我,还教我怎么改,我现在一点都不怕跟他汇报工作了。”

05 言语的温度

小张是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刚毕业没多久,眼睛亮闪闪的,总想着表现自己。有次公司接了个饮料品牌的推广项目,客户要求“年轻、有活力”,小张主动请缨做方案,天天加班到深夜,连周末都泡在公司。

可方案汇报那天,还是出了事。小张为了显得“有创意”,在方案里加了一大堆复杂的动画和特效,结果客户看着屏幕,皱着眉说:“这方案太乱了,我根本看不出你们想表达什么——我们要的是‘活力’,不是‘花哨’。”客户当场就站起来,说“要重新考虑合作方”,转身就走了。

小张站在会议室里,脸通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同事们都不敢说话,有的低头看文件,有的假装接电话——以前陈远遇到这种事,肯定会当众把人骂一顿,大家都怕殃及池鱼。

陈远当时正在办公室看体检报告,听到外面的动静,走了出来。他看见小张站在原地,手攥着方案纸,指节都发白了,就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来我办公室聊聊,正好我刚泡了茶。”

办公室里,陈远给小张倒了杯热水,递到他手里:“先喝点水,别紧张。我刚工作的时候,比你还惨——有次给客户做方案,把客户的公司名字都写错了,客户当场就拍了桌子,说‘你们公司是不是不重视我们’。”

小张抬起头,眼睛红红的:“陈总监,我……我太想做好了,想让您觉得我能干,所以没跟团队商量,自己改了方案,结果……结果搞砸了。”

陈远笑了笑,指了指方案上的动画:“想表现是好事,但是踏实更重要。你看,这个动画虽然好看,但是把‘饮料好喝’这个重点盖住了。你要是跟老周商量一下,他肯定会告诉你,客户最看重的是‘清晰’,不是‘复杂’。”

他把方案拉到自己面前,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里,要是把动画换成真实的人喝饮料的表情,是不是更有感染力?下次有想法,多跟团队沟通,错了没关系,改过来就好——谁还没犯过错呢?”

那天下午,陈远陪着小张一起改方案。他教小张怎么抓客户的需求,怎么把创意落地,小张听得特别认真,时不时点头记笔记。改完方案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小张看着方案,眼里闪着光:“陈总监,谢谢您!要是您骂我一顿,我可能就不敢做了,您这么教我,我以后肯定好好干。”

后来,小张真的成了团队里最得力的成员。有次项目赶时间,他主动加班到凌晨,还帮同事分担任务;客户有临时需求,他总能第一时间给出解决方案。有次聚餐,小张端着酒杯跟陈远说:“陈总监,要是没有您当初那顿‘聊’,我可能早就放弃做广告了。谢谢您给我改过的机会,这比任何批评都让我成长。”

06 心态的转变

就在团队越来越有干劲的时候,公司突然面临了危机——一个重要客户要解约。这个客户是公司的“顶梁柱”,占了公司营收的三分之一,合作了三年,从来没出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