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沈醉又一次从那个梦中惊醒。

汗水浸湿了他的额发,胸口剧烈起伏着。黑暗中,他摸索着打开床头灯,昏黄的光线填满了狭小的出租屋。凌晨三点四十七分,这是他连续第十七天在同一时刻醒来。

梦里总是那片芦苇荡。秋风萧瑟,芦花漫天,十六岁的苏醒穿着那条洗得发白的蓝色连衣裙,回头对他微笑。然后便是刺眼的车灯,尖锐的刹车声,还有那抹蓝色被染上暗红。

十年了。

沈醉起身走到洗手间,用冷水冲洗脸庞。镜中的他眼下有着浓重的阴影,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他从不多看自己一眼——那双眼睛里有太多他不想面对的东西。

“你需要面对过去,沈醉。”心理医生上周这样告诉他,“那场意外不是你的错。”

沈醉冷笑。意外?如果真是意外,为何他的记忆里总有一片空白?为何苏醒会在他跑开之后冲上马路?为何她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不起”?

他回到卧室,打开床头柜的抽屉,取出一个铁盒。里面装着十年前那天的物品:两张电影票根,一枚苏醒送他的铜铃,还有一张泛黄的合影。照片上,两个少年并肩站在芦苇荡前,笑容灿烂得刺眼。

那是他和苏醒,也是他和从前的自己。

窗外开始下起雨来,沈醉重新躺回床上,闭上眼睛。梦会继续,他知道。就像他的心灵执意要消化那段无法整合的记忆。

——

“沈醉!快点!”十六岁的苏醒回头喊道,她的马尾在阳光下甩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年轻的沈醉气喘吁吁地跟上,手里拎着两个书包。“慢点,苏醒,我又不像你练田径的。”

那是2007年的秋天,县城边缘的芦苇荡正值最美的时节。银白的芦花在秋风中摇曳,像一片浮动的云海。两个少年一前一后穿梭其中,惊起几只水鸟。

“看!我编的。”苏醒从口袋里掏出两个用芦苇杆编成的小戒指,将其中一个套在沈醉的无名指上,“友谊的象征。”

沈醉低头看着那个粗糙的指环,脸上微微发烫。“幼稚。”他嘟囔着,却没有取下来。

他们在那片芦苇荡深处有一个秘密基地——一块平坦的大石头,周围是比人还高的芦苇丛。那是只属于他们两个的天地。

“我决定了,高中毕业后要去北京学心理学。”苏醒躺在石头上,望着天空说。

“心理学?为什么?”

“因为我想知道人在极端情况下会做出什么选择。”苏醒侧过头看他,眼神里有沈醉读不懂的东西,“比如,为什么有些人会犯罪,有些人会牺牲自己。”

沈醉没有回应。他了解苏醒的家庭背景——她的父亲因故意伤害罪入狱,母亲因此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苏醒从小就在探监室和心理诊室之间穿梭。

“你呢,沈醉?你将来想做什么?”

“不知道。也许就留在县城,接我爸的修车店。”沈醉捡起一块石子,扔向远处的芦苇丛,“我没你那么大的志向。”

“骗人。”苏醒坐起来,“你明明画画那么好,却从不敢告诉别人。”

沈醉沉默了。他的抽屉里确实藏着一本素描本,上面全是他的涂鸦——飞鸟、云朵、芦苇,还有无数次描摹的同一个侧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