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就在这时,拆迁队的车开到了巷口,几个穿工装的男人下来,手里拿着铁锹:“谁是苏棠?赶紧签字搬迁,不然我们就强拆了!”

苏棠立刻挡在海棠树前:“不能拆!这是我奶奶的书店,这棵树是她和沈爷爷一起种的,是文化遗存!”

“文化遗存?”带头的男人冷笑一声,“你有证明吗?没有就别废话,赶紧让开!”

男人伸手要推苏棠,沈知棠赶紧拦住他:“别碰她!证明我有!”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是1985年的政府批文,上面写着“棠棠书店为老城区特色文化建筑,予以保护”,还有沈砚山当年的设计图,图纸上标着“海棠树为纪念植栽,不可移除”。

带头的男人愣住了,接过批文看了半天,脸色变了:“这……这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沈知棠的语气坚定,“我已经联系了文化局,他们马上就到,要是你们敢动这里,就是违法。”

拆迁队的人没敢再动,僵在原地。苏棠看着沈知棠,心里满是感激——奶奶的约定,终于有人来守护了。

就在这时,苏棠看到海棠树的枝干上,挂着个小小的木盒,是她从没见过的。她爬梯子上去取下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奶奶的日记,最后一页写着:“棠棠,要是有天有人来还《海棠谱》,他就是阳光处的人。书店和海棠树,要靠你们一起守,别像奶奶一样,等了一辈子才知道,阳光一直在,只是没敢伸手抓。”

日记里还夹着一张明信片,地址是“阳光路8号”,收件人是“沈砚山”,寄件人是“林阿婆”,上面写着:“海棠开了,我在书店等你,阳光很好。”

“阳光路8号……”沈知棠看着明信片,突然笑了,“那是我爷爷在国外住的街道,他说,当年取这个名字,就是想等回来后,带林阿婆住到阳光最足的地方。”

苏棠的眼泪掉在明信片上,却笑着说:“奶奶没等错人,只是晚了点。”

文化局的人很快来了,确认了批文的真实性,让拆迁队立刻撤离,并承诺会拨款修缮书店和海棠树。巷里的邻居们都围过来,笑着说:“太好了!书店和海棠树都保住了!”

沈知棠看着苏棠,轻声说:“我爷爷说,想把书店翻新一下,改成‘海棠阳光书店’,既卖旧书,也办读书分享会,让这里成为真正的‘阳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