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里还配了一张图,正是张蕊指着我鼻子,一脸盛气凌人的样子。
而评论区,风向已经完全变了。
“我就说这个张蕊不是什么好人,一天到晚就知道营销。”
“心疼那个小助理,看着好可怜。”
“李芸好刚啊,直接替助理出头,路转粉了!”
我目瞪口呆。
这……这也能行?
我明明是闯祸的那个,怎么现在成了受害者?李芸明明全程没说几句话,怎么就成了仗义执言的大姐头?
王姐的消息又来了,带着一连串的感叹号:“陈风!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了!你故意撞上去的,对不对!你这是什么神仙操作!一箭三雕啊!既打了张蕊的脸,又给李芸立了人设,还顺便营销了一波!高!实在是高!”
我看着手机,彻底懵了。
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我只是一个单纯想吃瓜的群众啊!
第3章
我还没从王姐的“脑补”中缓过神来,李芸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刚睡醒的慵懒,但又透着一股子好奇。
“陈风,那个新闻,是你干的?”
“不是!芸姐,我发誓!”我赶紧澄清,“我哪有那本事。”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她的一声轻笑:“行了,我知道了。干得不错,晚上给你加鸡腿。”
说完,她就挂了电话。
我握着手机,欲哭无泪。
不是,你们怎么都不信我呢?我真的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手滑党啊!
这件事的后续影响,远超我的想象。
第二天到剧组,所有人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剧组的工作人员对我客气了不少,连导演都主动跟我打了招呼。
张蕊看到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但也不敢再发作。毕竟现在舆论对她很不利。
赵宇看我的眼神则有些复杂,带着一丝探究和感激。他大概觉得,我是友军。
我成了剧组里的一个“神秘人物”。
而我,依旧不忘初心,勤勤恳恳地在瓜田里耕耘。
拍戏的间隙,我总能“恰好”出现在各种八卦的发生地。
比如,制片人和女三号在小树林里“对剧本”,我正好去那边给李芸找一个“风景好、安静”的休息地点。
比如,两个场务在角落里吐槽导演和副导演的爱恨情仇,我正好路过去给他们递水。
比如,张蕊的助理打电话时抱怨张蕊脾气差、要求多,还克扣工资,我正好在厕所隔间里。
我的手机备忘录里,塞满了各种足以让娱乐圈抖三抖的猛料。我感觉自己就像掌握了核武器按钮的男人,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当然,我的本职工作也没落下。
因为总能提前预知“雷区”,我总能带着李芸完美避开。
“芸姐,咱们今天别去那家餐厅吃饭了,我听说他们家后厨卫生不达标。”我一脸诚恳地建议。
实际上,我是得知张蕊约了某个已婚的投资商在那家餐厅吃饭。
李芸从善如流:“行,听你的,点外卖吧。”
结果第二天,那家餐厅就被爆出卫生问题,上了社会新闻。而狗仔拍到的张蕊和投资商的照片,也因为这家餐厅的负面新闻,显得更加暧昧不清。
王姐又一次在电话里对我咆哮:“陈风!你是不是会算命!你怎么知道那家餐厅会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