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冕旒垂下,遮挡了她的视线,也隐藏了她所有的情绪。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目光复杂地看着这位新任的女王。有敬畏,有疑虑,有不满,也有……隐藏得极深的恐惧。关于先王和几位王子公主的死因,私下里早已流传开各种骇人听闻的版本,而每一个版本里,都少不了这位看似柔弱的新女王的影子。

卫胤身着戎装,按剑立在丹陛之侧。他是拥立首功,被册封为摄政大将军,总揽军政大权。他的目光扫过殿内百官,带着冰冷的警告意味。

玉纤阿坐在冰冷的龙椅上,感受着那沉甸甸的重量。她抬起眼,透过晃动的珠旒,看向下方。

她看到了卫胤挺直的背影,也看到了百官在她目光扫过时,下意识低下的头颅。

权力。

这就是权力的滋味。

冰冷,沉重,带着血腥气,却又让人……欲罢不能。

她缓缓开口,声音通过空旷的大殿传开,带着一丝少女的清亮,却又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众卿,平身。”

登基之初,玉纤阿确实像一个“沉稳贤德”的君主。她每日勤勉听政,对卫胤呈上的政令,几乎从不反驳,全部准奏。她在朝堂上很少发言,大多数时候,只是安静地听着卫胤与大臣们争论、决策。

她仿佛真的成了一个被卫胤推上前台的、听话的傀儡。

卫胤的权势日益熏天。他改革军制,安插亲信,打压异己。朝中渐渐流传起“只知有卫将军,不知有女王”的说法。

有人暗中向玉纤阿进言,提醒她要小心卫胤功高震主,尾大不掉。

玉纤阿只是静静地听着,然后温和地安抚进言者,表示卫将军劳苦功高,乃国之柱石,她深信不疑。

她甚至在一次宫宴上,当着众臣的面,亲自为卫胤斟酒,感念他“扶保社稷”之功。

卫胤接过酒杯时,目光与她短暂交汇。她的眼神依旧清澈,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依赖和感激。

但卫胤的心,却莫名地沉了一下。

他看不透她。

这个他一手推上王座的女人,这个在雨夜里与他订立血盟的少女,如今戴着厚重的冠冕,穿着宽大的龙袍,坐在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上,安静得像一尊没有生命的玉雕。

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尊玉雕的内心,藏着怎样的毒焰和冰锋。

她真的甘心只做一个傀儡吗?

那个雨夜里,那双燃烧着疯狂火焰的眼睛,真的已经被这身沉重的衮服彻底封印了吗?

卫胤不知道。

他只知道,他们脚下的这条路,是用至亲的血骨铺就,早已没有回头的可能。而他们之间的羁绊,也从那个雨夜开始,变得无比复杂,充满了利用、猜忌、以及……一种连他自己都不愿深究的、扭曲的共生关系。

黄袍加身,是荣耀,也是枷锁。

将她锁在了王座之上。 也将他,锁在了她的身边。

如同饮鸩止渴,明知前方可能是万丈深渊,却已无法停下脚步。

第六章 暗流汹涌

表面平静的朝堂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玉纤阿并非真的甘心只做卫胤手中的提线木偶。登基初期示敌以弱,不过是权宜之计。她在等待,也在暗中布局。

卫胤以铁腕手段掌控朝局,固然高效,却也树敌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