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赵云离去后,书斋内重归寂静。

诸葛亮走到案前,摊开一张新的绢帛。他没有再写什么《出师表》,而是提笔,开始绘制一些极其复杂、仿佛星辰轨迹又似机械构造的图案,旁边标注着无人能懂的符号和数字。他在推演,在计算,利用那“资源流向预知”带来的模糊启示,结合他对天下大势的理解,寻找那个可能的“转机”。

时间一天天过去。

国库告罄的流言已经压不住了。

朝堂上的气氛再次变得压抑,质疑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丞相府。

征调的民夫中开始出现小规模的骚动。

第十日的清晨,天空飘起了细碎的雪花。

诸葛亮独自坐在书斋内,面前的炭火盆发出轻微的噼啪声。他闭着眼,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击着,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警告!绑定势力国库财富值低于临界点!大规模工程及军备计划即将中断!请宿主尽快补充资源,否则将影响寿命获取效率!】

系统的提示音冰冷而急促。

就在这时——

“报——!!!”

熟悉的八百里加急马蹄声,再次踏碎了丞相府的宁静,甚至比上一次更加急促!

一名信使几乎是滚鞍落马,冲入书斋,脸上不再是单纯的兴奋,而是混合着极度震惊和狂喜的扭曲表情,声音嘶哑地喊道:

“丞相!大喜!天大的喜事!魏国……魏国境内突发大规模瘟疫!蔓延数郡,人心惶惶!其边境守军为求自保,封锁关隘,但……但其囤积于陇西前线,准备用于今冬防范我军的二十万石军粮,因仓促转运不及,管理混乱,竟……竟被一支身份不明的商队,以极低的价格,‘误’买了出来!现正……正沿着我们新修的陈仓段甬道,顺利运往汉中!”

信使喘着粗气,几乎语无伦次:“还有……还有!陇西羌人各部,因仰慕……仰慕我季汉‘富庶强盛’,主动献上良马五千匹,言称愿与大汉交好,共抗暴魏!为首的长老说……说他们看到了我们修建的‘天路’(指穿山甬道)和闪耀的粮仓(琉璃瓦),认为天命在汉!”

书斋内,落针可闻。

只有炭火偶尔的噼啪声,和信使粗重的喘息。

诸葛亮缓缓睁开眼,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牵动了一下。

瘟疫?军粮被“误买”?羌人献马?还恰好是因为看到了那些“败家”工程?

这系统的“回报”……还真是越来越不讲道理了。

他轻轻拂去落在袖口的一片雪花,站起身。

“传令,接收粮草马匹,妥善安置。厚赏羌人使者。”

“告知李尚书,统计新增物资,充实府库。”

“通告全军、全城民夫,陛下与朝廷,绝不会亏待任何为北伐出力之人。赏赐,不日即至。”

他的声音平稳依旧,仿佛这一切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当消息传开,整个成都再次沸腾!质疑声、抱怨声在实实在在的粮食和战马面前,瞬间烟消云散,转化为对丞相近乎神明的崇拜!

刘备再次激动地抓住诸葛亮的手,热泪盈眶:“孔明!你又一次……又一次算无遗策!朕……朕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