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片笼罩在北方的阴影,似乎……稍微淡去了一丝。
就在这时,来自魏国的新情报送达。
魏国的瘟疫在肆虐后,似乎有缓和的迹象,但边境地区的混乱并未平息,反而因为之前的封锁和物资短缺,出现了几股规模不小的流寇和乱兵,他们不敢冲击魏国重镇,却开始袭扰与季汉、乃至与羌人、西域小国接壤的薄弱地带。
同时,曹魏朝廷似乎对季汉接连的“好运”和诡异的“富庶”产生了极大的警惕和疑虑。有密探回报,洛阳方面,有人向曹叡进言,认为季汉丞相诸葛亮“恐有妖术”,或“得天相助”,建议不惜代价,设法除掉诸葛亮,或破坏季汉这股“邪门”的势头。
预知中的阴影,一部分化为了现实的威胁。
诸葛亮看着情报,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凝重的神色。系统的“败家”行为,在强化季汉的同时,也像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在引来越来越多的注视和敌意。
他走到窗边,看着格物院方向升起的淡淡炊烟(那是某些匠人在进行古怪的试验),又望向北方。
“妖术么……”他低声自语,嘴角泛起一丝冷峭的弧度。
或许,是时候让这“妖术”,来得更猛烈一些了。
他回到案前,开始起草一份新的命令。这一次,目标不是具体的工程或军备,而是——信息。
他要求各地细作,不惜金钱,全力散播关于魏国朝廷“失德引来天谴(瘟疫)”、关于季汉“承天命而兴”的种种流言,并暗中资助那些袭扰魏国边境的流寇,为他们提供少量精良的武器和情报,让他们变成扎在魏国身边一根拔不掉、又不断放血的刺。
同时,他给格物院下达了一个新的、看似荒唐的研究任务:尝试改进烽火传讯系统,并研究如何能“更快地”将成都的消息,传递到汉中乃至更前线。
他要将“败家”的理念,延伸到情报战和心理战领域。他要让曹魏意识到,季汉的“强盛”,不仅仅是兵甲之利,更是一种他们无法理解、无法应对的“势”。
金钱,再次如同流水般花费出去。用于收买、用于散布流言、用于资助匪类、用于支持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研究。
李严看着新的账目,已经连叹息的力气都没有了。
而诸葛亮,则在等待。等待下一个“连锁反应”的到来,等待那阴影彻底显现,或者……被他用更多的“败家”行为,强行驱散。
他有一种预感,他与这“败家子系统”的博弈,与他真正敌人——曹魏,乃至与这整个时代命运的博弈,才刚刚进入中盘。
四
诸葛亮那份关于情报与舆论战的命令,如同在暗流涌动的湖面又投下了一颗石子。金钱悄无声息地流向阴影处,流言如同瘟疫般在魏国边境乃至更深远的内地蔓延,关于“魏室失德,天降灾殃”的窃窃私语,混杂着对季汉“天命所归,丞相乃神人降世”的渲染,在惶恐不安的民间悄然滋生。那些得到零星精良武器和模糊情报的边境流寇,变得愈发棘手,他们像幽灵一样袭扰,打完就跑,让本就因瘟疫而焦头烂额的魏国地方官军疲于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