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糖铺的四季信
3 秋枫旁的糖画勺
九月的风带着凉意吹进巷子时,甘棠树的叶子已经开始泛黄,林小满把糖铺的木门擦得发亮,玻璃糖罐里也重新装满了新熬的薄荷糖和桂花糖——她跟着外婆留下的旧食谱,试了三次才熬出满意的味道,第一次糖太硬,第二次又太稀,第三次守在铜锅前熬到后半夜,终于闻到了熟悉的焦糖香,那一刻她趴在灶台上,眼泪差点掉进锅里。
这天早上,她照例打开铺子门,却发现门槛上放着一个布包,上面绣着小小的枫叶图案,是张爷爷的老伴王奶奶的手艺。打开布包,里面是第三叠信,信笺右上角画着半片泛红的枫叶,旁边还放着一把黄铜糖画勺,勺底沾着一点凝固的糖霜,已经发黑,却能隐约看出兔子耳朵的轮廓——那是她小时候最爱的糖画样式。
“是王奶奶送过来的,”张爷爷的声音从隔壁传来,他正坐在修鞋铺的门口晒太阳,“阿婆走前把这个交给王奶奶,说等枫叶红了,就让她转交给你。”
林小满握着糖画勺,指尖能摸到勺柄上被磨出的细小纹路,这是外婆用了几十年的勺子,小时候她总爱趴在柜台边,看外婆握着这把勺子,在烧热的铁板上轻轻一转,琥珀色的糖浆就顺着勺底流出,很快变成兔子、蝴蝶、小老虎的模样,引得巷子里的孩子围得水泄不通。有一次她非要自己试,结果糖浆流得满手都是,烫得她直哭,外婆就把她的手放在冷水里,一边揉一边笑:“傻丫头,糖画要慢,要稳,急不得。”
她拆开第三叠信,信纸里夹着一片压平的枫叶,叶脉清晰,还带着淡淡的秋香。外婆的字迹里藏着笑意,纸页边缘还有几滴风干的糖渍:“小满,看到这把糖画勺,是不是想起小时候闹着要学糖画的样子了?你第一次自己画兔子,把兔子的耳朵画成了三角形,还非要说是‘外星兔子’,抱着糖画跑了整条街,逢人就炫耀,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好笑。”
信里还写着一个她几乎忘记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巷子里的小石头过生日,非要外婆给他画一只“会飞的龙”,外婆画了三次都没让小石头满意,最后没办法,只好在龙的翅膀上多加了几笔花纹,小石头才破涕为笑,抱着糖画舍不得吃,结果晚上睡觉的时候,糖画化在了枕头上,哭着来找外婆,外婆又重新给他画了一只,还在龙的嘴里加了一颗小小的糖珠,说“这是龙吐的甜水,吃了能长高高”。
“现在小石头都长这么大了,再也不会因为糖画化了哭鼻子了,”信里的字迹渐渐变得温柔,“可小满要记得,不管多大,都要保留一点孩子气的喜欢,就像喜欢糖画一样,喜欢生活里那些小小的甜。秋天是收获的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