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着,亲自做了个示范。
我先是走了几步,然后,配合着脑子里想象的锣鼓点,“锵”的一声,猛地一甩头,一瞪眼,单手叉腰,摆出了一个武生出场的基本架势。
“定住。不能晃。”我保持着姿势,继续讲解,“精、气、神,全要在这一下子上,提起来。让观众一眼就能看出,你这个人物,是什么身份,什么心情。”
监控室里,张文和扶了扶眼镜,问旁边的心理学家:“他们能理解吗?这种纯粹形式上的东西。”
心理学家摇了摇头:“不知道。但这是我们唯一的突破口。”
我接着讲“走边”。
“‘走边’,也叫‘趟马’。就是在舞台上模拟长途跋涉。舞台就这么大,怎么表现翻山越岭、日夜兼程呢?还是靠程式。”
我开始在场地上移动。我的脚步,时而急促,时而平稳,配合着上身的起伏,腰肢的扭转。
“你们看。我现在是走在平地上。”我的步子很稳。
“现在,是上山。”我身体前倾,膝盖抬得很高,做出吃力的样子。
“过河。”我做出撩起衣摆,小心翼翼探步的动作。
“夜晚赶路。”我弓着腰,一手挡在眼前,做出摸黑前行的姿态。
整个过程,我没有离开那个小小的训练场。但我用我的身体,勾勒出了一副万里行军图。
“在京剧里,演员的身体,就是画笔。舞台,就是画纸。我们画的,不是山,不是水,而是‘走过山水’的那个‘人’。”
我讲解完毕,收了架势,静静地站着。
我在等。等奎里-安人的反馈。
等了足足有五分钟。
监控室里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突然,老将军的私人通讯器响了。他接起来,听了几秒钟,脸色猛地一变。
“什么?!”他失声喊道。
张文和他们都看了过去。
老将军放下通讯器,脸上是一种混杂着狂喜和荒谬的表情。
“太空总署报告……”他声音发干,“‘逻辑的尽头’号,刚刚……动了。”
“他们派出了三艘小型穿梭机,在我们星球的同步轨道上……开始……开始重复我们卫星的绕地轨迹。”
“它们的动作……时而急促,时而平稳。有时候,还会做出……抬高轨道和降低轨道的动作……”
老将军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结论。
“他们在……‘走边’。”
第 8 章
奎里安人在用他们的方式,学习京剧。
这个消息,让整个专家团队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兴奋之中。他们开始疯狂地研究那三艘穿梭机的飞行轨迹,试图从中解读出奎里安人的“学习进度”。
我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现在,基地里不管见到谁,对方都会毕恭毕敬地喊我一声“云老师”。
这让我有点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