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技术员,”李师傅走到陆明远面前,语气带着明显的迟疑和审视,“陈厂长指示,让我们配合你。你看,这下一步该怎么弄?”他身后的两个年轻徒弟也好奇地打量着陆明远,这个平时在车间里几乎透明的年轻人,怎么一夜之间成了连他们师傅都要“配合”的对象?
陆明远能感受到李师傅语气里的不信任,这在他的预料之中。在这个重视资历和经验的年代,他太年轻,身份又敏感,空口白话很难服众。
“李师傅,您客气了,是我们一起排查,确保安全。”陆明远态度谦逊,没有丝毫得意,他伸手指向电控柜,“第一步,按规程,断电,验电,挂牌。”
这是最基本的安全操作规程,李师傅点点头,示意徒弟去拉闸。巨大的机床轰鸣声戛然而止,周围瞬间安静了不少,更多好奇的目光投射过来,工人们有意无意地放慢手中的活计,关注着这边的动静。苏晚晴不知何时又出现在了车间门口,她没有靠近,只是远远地望着,眼神中带着关切和一丝好奇。
电闸拉下,验电笔确认无电后,挂上了“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
“接下来呢?”李师傅看着陆明远。
陆明远拿起工具篮里的螺丝刀,一边熟练地拆卸电控柜的面板,一边平静地解释,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周围每个人的耳中:“根据初步分析,故障点可能出现在主电路控制部分。焦糊味来源于绝缘材料过热,结合主轴无法启动的现象,优先怀疑对象是负责主轴电机电源通断的交流接触器,或者相关的中间继电器,触点可能因长期电弧烧蚀导致接触不良。”
他话语流畅,术语精准,没有丝毫磕绊,仿佛在陈述一个早已确凿的事实。李师傅听着,脸上的疑虑稍减,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惊讶。这分析思路清晰,直奔要害,不像是个门外汉。
面板卸下,复杂的线路和排列整齐的继电器、接触器暴露出来。陆明远目光扫过,迅速锁定了一个标有“JZ7-44”字样的墨绿色继电器。
“麻烦李师傅,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这个JZ7继电器13号与14号触点之间的电阻。”陆明远指着目标,语气肯定。
李师傅将信将疑,示意徒弟拿来万用表,调好档位,亲自上前测量。当表笔接触到那两个指定的触点时,万用表的指针猛地摆动了一下,然后停留在一个明显超出正常范围(接近无穷大)的刻度上。
李师傅的眉头瞬间拧紧,他反复测量了几次,结果依旧。正常的继电器触点间电阻应该极小,接近零欧姆,而这个……
“电阻极大,几乎开路!”李师傅抬起头,看向陆明远,眼神已经完全变了,充满了震惊。仅凭现象和气味,就能如此精准地推断出故障元件?这需要对电路原理熟悉到何种程度?
“再看看触点表面。”陆明远补充道。
李师傅用螺丝刀小心地撬开继电器的透明防护壳,一股更明显的焦糊味散出。只见内部那对银白色的触点表面,已经布满了凹凸不平的黑色烧蚀坑点。
“嚯!烧成这样了!”一个凑得近的工友惊呼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