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过多停留,紧了紧肩上装着那两本珍贵书籍的帆布包,快步向家属区走去。他需要时间,需要信息,需要规划。
回到那间位于筒子楼尽头、仅有十平米、家徒四壁的宿舍,陆明远反手锁上门,将外界的喧嚣暂时隔绝。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荡的心情,这才将帆布包里的两本书小心翼翼地拿出来,摩挲着粗糙的书皮,眼神锐利如鹰。
【绝对理性知识系统】 在脑海中无声运转,关于1977年高考的历史信息、科目设置、大致范围、录取情况等数据流般闪过。他知道,这是一次极其特殊的高考,时间紧迫(预计在年底),备考资料奇缺,竞争者众,但录取率也相对可观。对于他而言,最大的优势不是系统,而是他前世扎实到恐怖的数理化根基和超越时代的学习方法论。
“数学、语文、政治、物理、化学……”他低声自语,手指在《高等数学》的书脊上划过,“初等数学是基础,物理化学需要记忆和理解,政治……需要把握这个时代的脉搏。”他迅速制定了初步策略:利用系统检索和梳理核心考点,以最短的时间,实现最高的复习效率。
然而,资料是最大的问题。苏晚晴借给他的两本书是高阶基础,但高考更需要的是高中教材和针对性的复习资料。这些东西,在十年前那场风暴中,大多已被毁或封存,市面上几乎绝迹。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而略显犹豫的敲门声。
陆明远眼神一凝,迅速将书用旧报纸盖好,走到门后,沉声问:“谁?”
“明远,是我,赵向东。”门外传来一个略显沙哑的年轻声音。
赵向东?陆明远回忆了一下,是铸造车间的一个青工,也是厂里少数几个因为家庭背景类似而同样处境微妙的年轻人之一,平时见面会点头示意,但并无深交。
他打开门,只见赵向东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紧张,手里还攥着一张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皱巴巴的传单,上面赫然印着关于恢复高考的简要消息。
“明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