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晓得知石泉门乡书记要求陪同采访的消息后,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她没立即回黄政的问话,而是快速取了几处重要画面,拍完后,她收起相机,语气坚决:“黄书记,我这人最讨厌弄虚作假。从玲玲的叙述中,乡政府没帮上一点忙,反而在想方设法干预。这样的领导,不见也罢。”
她快速整理着设备:“现在图片视频都拍好了,抓紧时间做采访。采访完我就走,玲玲也跟我一起回去。她的身份长期在这里对你不利。”
黄政理解地点点头。他明白林晓的顾虑——若是杜玲的身份曝光,反而会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接下来的采访中,林晓的问题犀利而专业:“黄书记,请问这个项目的初始资金从何而来?为什么选择绕过乡政府直接与企业合作?您担心这会影响今后的仕途吗?”
黄政从容应对,每个回答都既实事求是又把握分寸:“资金来自企业投资和私人入股,所有手续合法合规。我们并非绕过乡政府,而是按照企业投资项目的正常流程操作。至于仕途,我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带领欧田村脱贫致富,其他的不在考虑范围内。”
采访结束后,为避免与乡领导碰面,林晓和杜玲中午饭都没吃就要下山,黄政只好把周嫂煲的鸡汤打包,并且装了一袋香菇包子给了杜玲,亲自送她们到了停车的地方。
临别时,林晓摇下车窗嘱咐:“黄政,要是乡里问起,就说我是你同学,来玩玩,不是专门来采访的。保持联系!”
杜玲也探出头来,眼中满是担忧:“小心那个郑书记,我看他不简单。”
送走二人,黄政没有立即回村部,而是加入到铺路的队伍中。
中午2点了才和工人们一起在工地吃了简单的午饭,西红柿鸡蛋面,大家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
下午四点左右,几辆摩托车驶来,郑健带着金荣火等一行人出现在工地。
黄政赶忙洗了手迎上前去:“郑书记好,各位领导好,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工作!”
郑健环视四周,语气看似随意却带着试探:“黄政啊,听说省城来了记者?怎么不提前向乡里报备一下?”
黄政面露讶异:“记者?没有啊,郑书记说的是我大学同学吧,她已经走了。本来打算玩几天,突然接到单位电话就赶回去了。”
金荣火插话问道:“小黄书记,她不是专门来采访的吗?”
黄政转向金荣火,表情无辜:“金主任,您从哪得来的消息?就是我大学几个要好的同学得知我来驻村了,来看看我而已。”他巧妙地将问题抛了回去。
郑健狠狠瞪了金荣火一眼,随即换上笑脸:“那好,你们继续干活,注意安全。我就先回去了...”
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补充道,“对了,罐头厂的环保问题一定要按标准执行,可不能害了老百姓。金主任,等罐头厂开工时,带环卫站的人来协助检查一下环保合不合格。”
金荣火立即会意:“好的书记,一定严格落实您的指示。”
黄政心中冷笑,面上却恭敬如常:“谢谢郑书记关心,我们一定严格按照环保标准执行。”
送走郑健一行人,黄政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眉头微皱。
他低声对身边的盛京说:“这个刘珊珊不是忙着摘李子吗?怎么还有时间打小报告...”
盛京凑近些,压低声音:“黄书记,我早上看见刘主任往乡里方向去了,说是娘家有点事。看来是借故去报信了。”
黄政点点头,若有所思:“先不要打草惊蛇。她若是真想捣乱,迟早会露出马脚。”
回到工地,黄政继续与工人们一起铺路。
夕阳西下,新铺的水泥路面在余晖中闪着微光,像一条银带蜿蜒在山间。
收工时,黄政特意召开了一个简短的现场会:“乡亲们,路就快修通了,厂子也快建成了。但是我要提醒大家,越到关键时刻越不能放松。特别是质量和安全,一点都不能马虎!”
村民们纷纷响应:“黄书记放心,我们晓得轻重!” “这是咱自己的路,自己的厂,绝不会糊弄!”
晚上,黄政独自在宿舍整理材料。
他预感到郑健不会轻易放手,环保检查只是第一个借口。
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不能让心血付诸东流。
他拨通了王磊的电话:“王总,环保设备安装得怎么样了?乡里可能要来找茬,得加快进度。”
又联系了杜玲介绍的环保专家,咨询相关标准和要求。
最后,他起草了一份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如何应对各种可能的检查和要求。
做完这一切,已是深夜。
黄政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零星灯火,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力量。
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必须带领欧田村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
这不仅是为了证明自己,更是为了这些淳朴的乡亲们,为了他们眼中那份难得的希望之光。
山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