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四月的江大实验室,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实验台上,斑驳的光影像时间的刻度。

沈知尧正对着电脑整理量子力学项目的数据,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眼底却藏着挥之不去的疲惫。

桌角的手机震了好几次,他都没敢接——

屏幕上跳动的“父亲”二字,像根刺,每次亮起都让他心口发紧。

“还没接?”张教授端着两杯热咖啡走过来,把其中一杯推到他面前,“你爸又来要钱了?”

沈知尧捏着咖啡杯的手紧了紧,点了点头:“说我要是不给,就去学校找领导闹,说我‘忘恩负义’。”

张教授叹了口气,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目光落在他电脑屏幕上的项目报告上:

“这个项目下周结题,奖金能有两万,够你应付他一阵子。”

他顿了顿,声音温和却坚定,“另外,我帮你申请了国外交换生项目,全额奖学金,两年后回来直接留校任职,手续都差不多了,就等你签协议。”

沈知尧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讶:“教授,您……”

他知道这个项目竞争有多激烈,之前提过一次想申请,却因为家里的事没敢抱希望,没想到张教授一直记在心上。

张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像父亲一样温和:

“你是我带过最踏实的学生,不能让家里的事耽误了前途。

我知道你难,这几年你做家教、兼助理,没落下过一次课,项目也做得漂亮,这机会是你应得的。”

那天晚上,张教授留沈知尧在家吃饭。

师母煮了他爱吃的饺子,还给他装了罐辣椒酱:“去了国外肯定吃不到家乡味,这个你带上,想家了就拌点饭。”

张教授拿出自己珍藏的学术书籍,在扉页写下“不忘初心”四个字:

“到了那边好好学,有困难随时跟我联系,别自己扛着。”

沈知尧捏着那本书,眼眶发烫——

自母亲走后,他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这样的温暖,像有了真正的家人。

可温暖没持续多久,一周后,父亲就找上门了。

在实验室楼下,他拽着沈知尧的胳膊,声音尖利:

“你小子现在出息了,能拿项目奖金了!赶紧给我拿五千块,我跟你李叔约了打牌,不然我就进去找你导师,让他知道你是怎么对老子的!”

沈知尧看着他醉醺醺的样子,心里满是无力。

他从钱包里掏出刚发的项目奖金,抽了五千块递给他:“这是最后一次,以后别来学校找我。”

父亲接过钱,揣进兜里,骂骂咧咧地走了,连句谢谢都没有。

回到宿舍,沈知尧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胃又开始隐隐作痛。

他从抽屉里摸出林晚送的胃药,吞了两片,看着手机里父亲的通话记录,终于下定决心——

他点开联系人,把“父亲”拉进了黑名单。

做完这个动作,他靠在墙上,疲惫地闭上眼。

他不能再被拖累了。

国外的机会是他唯一的出路,他要抓住,要让自己活得像个人样,而不是永远被父亲当成“摇钱树”。

接下来的日子,沈知尧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出国准备上。

整理申请材料、练口语、跟张教授对接项目后续,忙得连吃饭都要挤时间。

他不是没想过告诉林晚。

好几次点开聊天框,想跟她说“我要出国了”,

可指尖悬了半天,还是没敢发送。

他不确定自己在国外能不能混好,

不确定两年后能不能如期回来,

更不确定自己现在这样的状态。

他怕自己的承诺会落空,

怕她的期待会变成失望,

更怕自己的疲惫和无力,会影响到她——

她还那么小,应该专注于高考,而不是被他的事分心。

他翻出之前给林晚整理的高中数学笔记,又补充了几道竞赛题的解题思路,想等下次见面时给她,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林屿说她最近学习更拼了,天天刷题到半夜,还说她“失恋了”。

沈知尧心里隐隐作痛,却不敢去问——

他怕自己一旦靠近,就会忍不住把所有心事都告诉她,打乱她的节奏。

六月的机场总是喧嚣而匆忙。

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斜斜地洒进来,将人群切割成明暗交错的剪影。

林晚站在出发层一根立柱的阴影里,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目光死死锁在值机口前那个熟悉的身影上。

沈知尧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衬衫,背着黑色双肩包,站在林屿和几个室友中间,正低头听着什么,嘴角挂着淡淡的笑。

他看起来和平常没什么不同,可林晚知道——

从今天起,他将走向一个她无法触及的世界。

她是昨天才从林屿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

“沈总申请了国外的交换生项目,下周就走,两年后回来直接读博留校任职。不光学费全免,还有奖学金,他这回总算能松口气了。”林屿语气轻松,仿佛在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可林晚的心,却像被骤然抽空。

她没说话,只是默默转身回了房间,把门关上,靠在墙边,一动不动地站了很久。

她本不该来的。

可双脚却像有了自己的意志,清晨五点就醒,洗漱、换衣、出门,一路沉默地坐上地铁,像奔赴一场无人知晓的仪式。

她只是想再看他一眼——

哪怕一眼,也好。

忽然,人群中传来一阵轻快的笑声。

林晚抬头,看见那个曾在便利店出现过的女生走了过来。

她穿着浅色连衣裙,手里拿着一本护照,走到沈知尧身边,笑着说了句什么。

沈知尧点点头,接过她递来的登机牌,两人并肩朝安检口走去,背影在人流中渐渐靠近,仿佛早已习惯这样的并肩而行。

原来,他不只是为了学业。

原来,他真的要和喜欢的人一起走了。

林晚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

她死死攥着书包带,指甲几乎嵌进掌心,仿佛只有疼痛才能让她保持清醒。

她看着沈知尧回头与林屿挥手,

看着他阳光下清晰的侧脸,

看着他转身时那抹温和的笑意——

可她始终没有走过去。

她怕自己的出现会打扰他,

怕自己的不舍会成为他的负担,

更怕他问一句:“你怎么来了?”

而她,连一句像样的告别都说不出口。

安检口前,林屿拍了拍沈知尧的肩膀:

“到了那边记得报平安,有事儿随时联系。”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我妹…… 没来送你,让我替她说声‘一路顺风’。”

沈知尧微微一怔,目光下意识扫过四周。

空荡荡的人群中,没有那个总是安静站在图书馆角落的身影,没有那双亮晶晶的眼睛。

他想起去年除夕寄出的那本题集,

想起她很久没回的消息,

想起林屿说她“失恋了”时的神情……

心里忽然涌上一阵说不清的失落。

他轻轻点头:“替我跟她说声谢谢。还有…… 让她好好照顾自己。”

他顿了顿,声音放得更轻,“数学有不懂的,还是可以发消息问我。”

说完,他转身走进安检门,没有回头。

林晚看着他的背影一点点消失在金属门后,终于支撑不住,蹲下身,把脸埋进臂弯。

眼泪无声地砸在冰凉的地板上,像一场无人知晓的雨。

她想起图书馆里他低头讲解几何题的样子,

想起便利店那杯她假装不经意买下的柠檬茶,

想起新年包裹里那包糖和那句“注意休息”……

所有未曾说出口的“我喜欢你”,

所有藏在日记本里的期待,

最终都化作了这场沉默的目送。

不知过了多久,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

是林屿发来的消息:

“沈总走了。你是不是来机场了?刚才我好像看见个穿白卫衣的女生,背影特别像你,想追又没追上。”

林晚抹掉眼泪,指尖在屏幕上停顿了几秒,才慢慢打字回复:

“没有啊哥,我在家做题呢。你赶紧回来吧,别耽误了下午的课。” 发送。

她把手机调成静音,锁进书包最里层,慢慢站起身,走向出口。

阳光依旧明亮,却照不进她心里。

她想起他曾说:“等你考上江大,我们一起放烟花。”

那时她以为,那只是个遥远的约定。

如今才明白,它早已成了一场无法兑现的梦。

回到家,林晚一言不发地爬上书柜,把那本竞赛题集和剩下的柠檬糖放进最顶层的角落。

她打开手机相册,一页页删掉那些偷偷拍下的侧影、

聊天记录里反复翻看的对话、

实验室窗外的晚霞照片……

最后,她翻开日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

“今天去送沈学长了。他和喜欢的人一起出国了。 以后,我不会再想他了。 我要努力,考上江大,去他读过的图书馆,走他走过的路, 活成一个独立、勇敢、闪闪发光的林晚。”

写完,她合上日记本,轻轻锁进抽屉最深处。

窗外,蝉鸣渐起,夏天的风裹着热浪吹进房间。

林晚深吸一口气,走到书桌前,翻开数学课本,拿起笔。

草稿纸上,她写下第一道题的已知条件,笔尖坚定,没有一丝犹豫。

她知道,沈知尧已经走向了远方。

而她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这一次,她不再是为了谁而奔跑。

她要为自己,跑向属于她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