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凡是被鸟叫声和阳光吵醒的。
睡了一觉,精神好了很多。他爬起来,先把昨晚剩的烤兔肉在火上加热吃了,算是早饭。
然后,他揣上那宝贵的几文铜钱,决定去附近探探路,看看能不能买到最基本的生活物资和食材。
他不敢走远,以破庙为中心,在附近转悠。很快,他发现在离破庙大概一里地的地方,有一个很小型的集市,或者说就是一个自发形成的路边摊聚集点。有几个附近的农民摆着地摊,卖一些蔬菜、鸡蛋、粗粮,甚至还有一两个卖粗陶碗罐的。
人不多,但总算有点人间烟火气了。
林凡心中一动,走了过去。
摊主们看到他这个奇装异服的生面孔,都投来警惕和好奇的目光。林凡努力保持微笑,在一个卖杂粮的摊子前停下。
摊子上摆着几种他不认识的谷物,还有一堆黑褐色的、粗糙的面粉。他指了指那堆面粉,又拿出一枚铜钱,用询问的眼神看着摊主——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婆婆。
老婆婆疑惑地看着他,又看看他手里的铜钱,犹豫了一下,拿起一个小破碗,舀了大概半碗左右的面粉,倒在一块干荷叶上,包起来,递给林凡,然后伸手要拿钱。
林凡看着那半碗大概只够做两个窝窝头的面粉,又看看手里那枚铜钱,心里拔凉拔凉的。
这购买力……也太低了吧!
他原本还想着买点面粉回去做烤饼呢,照这个价格,他全部身家也买不了几斤面,还得留出钱买别的。
他叹了口气,把铜钱递给老婆婆,接过了那一小包面粉。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他又在集市转了转,鸡蛋什么的根本想都别想,太贵。最后,他只在一个摊位上,看到了一种红彤彤的、看起来很辣的小果子,和他认知里的“茱萸”很像!还有一种类似野葱的植物。
他试着用剩下的铜钱,买下了一小把茱萸果和几根野葱。摊主看他的眼神像看傻子,这种野果子又辣又涩,平时都没人要的。
但林凡却如获至宝!辣椒的替代品,可能有着落了!
怀揣着一点点面粉和两种可能的香料,林凡心情复杂地往回走。钱花光了,换来的东西少得可怜。
创业启动资金严重不足啊!
回到破庙,他立刻开始研究那茱萸果。捣碎,闻了闻,有一股辛辣刺鼻的味道,和辣椒有点像,但又不完全一样。他尝了一点点,确实很辣,但带着一股苦味和涩味,口感远不如辣椒纯粹。
林凡的心沉了下去。这玩意儿……能用,但效果肯定大打折扣。而且如何去苦涩也是个问题。
野葱倒是没问题,切碎了当葱花用应该不错。
看来,寻找完美调料之路,任重而道远。
正当他对着那捣碎的茱萸发愁时,赵铁柱又来了。今天他收获一般,只打到了两只肥硕的野鸟(类似麻雀,但更大),还挖了一些野薯。
看到林凡买回来的面粉和茱萸,赵铁柱很是好奇。
林凡想了想,决定尝试一下。他把野鸟处理了,穿成小串。又把野薯烤熟。
然后,他尝试用捣碎的茱萸混合一点点宝贵的孜然粉,抹在烤鸟串上。
烤好后,他紧张地递给赵铁柱一串。
赵铁柱吃了一口,眼睛眨了眨,表情有点奇怪。他显然吃出了辣味,但也感觉到了那丝苦味和涩味。他没有昨天吃烤兔肉时那么狂热,但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能吃,不难吃。
林凡自己也尝了一口,果然,味道怪怪的,辣得不舒服,还有后苦味。
调料危机,迫在眉睫。 他的烤串事业,遇到了第一个技术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