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2025年的遗憾、2030年的真相、京城的周阳和陈默,终于在这一刻,连成了一条清晰的路。林如兰摸了摸怀里的内退证,磨损的封面像是在给她传递力量。

她知道这条路不好走,可能要面对陈默的狡辩,可能要跑很多个部门,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周阳,但她不怕——她要替这个时空里的“她”讨回公道,也要替自己找回被偷走的生活,让两个时空里的“林如兰”,都能重新站在阳光下,和周阳一起,过上本该属于她们的日子。

林如兰站在网吧门口,攥着兜里皱巴巴的零钱,指尖把纸币捏得发潮。玻璃门里透出蓝幽幽的光,键盘敲击声和鼠标点击声隐约传来,让她有些发怵——她这辈子没进过网吧,连电脑都只在单位用过几次,可现在,这是她能查到“岳阳设计公司”的唯一地方。

深吸一口气,她推开玻璃门。网管抬眼扫了她一眼,见她穿着洗得发白的外套,头发也有些凌乱,眼神里多了几分打量:“阿姨,上网?身份证带了吗?”

“带了……”林如兰慌忙从包里掏出身份证,指尖还在发抖。身份证上的照片还是几年前的,头发乌黑,面色红润,和现在镜子里那个头发花白、眼底泛青的自己判若两人。网管接过身份证,在电脑上刷了一下,递回给她:“23号机子,押金20,一小时5块。”

她攥着身份证,慢慢走到23号机子前。黑色的电脑屏幕亮着,桌面上满是游戏图标,键盘缝隙里还沾着灰。她坐下时,椅子发出“吱呀”的响声,旁边机子的小伙子瞥了她一眼,继续埋头打游戏,耳机里传出激烈的喊杀声。

林如兰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鼠标上,却不知道该点哪里。她想起护士教她的“打开浏览器,在搜索框输字”的话,于是试着按了按鼠标左键,屏幕上弹出一个网页,她又笨拙地点开搜索框,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岳阳设计公司”。

键盘敲得很慢,手指总按错键,好不容易输完,她深吸一口气,点击了“搜索”。页面跳转的瞬间,她的心脏像被提了起来,眼睛死死盯着屏幕。

第一条搜索结果,就是“京城岳阳设计有限公司”的官网。蓝色的页面背景,上面印着“岳阳设计”四个黑体字,旁边还配着个简约的logo——像一支画笔勾勒出的房子轮廓。她颤抖着点击“进入官网”,页面加载的几秒里,她的手心全是汗。

官网首页弹出一段公司简介的视频,背景音乐是轻快的钢琴曲。画面一开始,就是一间装修精致的办公室,落地窗外是京城的高楼大厦。接着,一个穿着深灰色西装的男人出现在镜头里,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金边眼镜,嘴角挂着得体的笑——是陈默。

林如兰的呼吸瞬间停了。这不是她记忆里的陈默——2025年的陈默,穿的是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格子衬衫,说话时会有些局促,连递文件都会双手捧着。可视频里的陈默,西装革履,眼神里带着商人的精明,举手投足间全是她从未见过的从容,甚至连声音都变了,变得低沉又有底气。

视频继续播放,陈默身边突然多了个年轻女人。女人穿着米白色连衣裙,妆容精致,手里拿着文件夹,和陈默并肩站在展板前,笑着讨论上面的设计图。两人靠得很近,女人抬头看陈默时,眼神里带着她熟悉的依赖——就像当年,她看着陈默时的样子。

林如兰的手指紧紧攥着鼠标。她想起自己当年把周岳留下的13万递给他时,陈默说“兰姐,我这辈子只对你好”;想起自己撕毁借条时,陈默抱着她说“亲爱的,我绝不会辜负你”。可现在,他身边站着别的女人,穿着昂贵的西装,开着看起来很成功的公司,而她,却像个被丢弃的垃圾,在五年后,只能在网吧的电脑前,看着他的“成功”。

视频结束,页面跳转到公司简介的文字版。她拖着鼠标,一行一行地看,目光突然停在“发展历程”那栏:“2025年,依托小微企业政策补贴起步,创始人陈默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快速打开本地设计市场;2026年,获得天使投资,公司规模扩大至50人;2028年,进驻京城核心商圈,成为业内知名的小户型改造品牌……”

“依托政策补贴起步……”这几个字像一把刀子,狠狠扎进林如兰的心里。她想起2025年,自己还在单位帮企业办补贴时,特意跟陈默说“小微企业有创业补贴,你到时候可以申请”;想起自己还帮他整理过补贴申请材料,告诉他“这个补贴能帮你缓解资金压力”。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陈默口中的“政策补贴”,起步资金居然是她的13万,是周岳留下的“遗产”!

她的眼泪掉在键盘上,砸在“补贴”两个字上,晕开一小片水痕。她想起自己当年有多信任陈默,甚至觉得他是周岳派来帮她的人。

接着又想起自己摔晕前,还在想“等陈默拿到补贴,就能把钱还我了,到时候就能给阳阳换个新画板”。可现在看来,她的信任,她的期待,全是笑话。

她继续往下看,在“公司团队”栏里,看到了陈默的照片和简介:“创始人陈默,毕业于“燕京设计学院”,拥有10年设计经验,擅长小户型改造,曾主导多个本地和京城知名小区的装修项目……”后面还附了几个项目案例,配着装修后的效果图,看起来精致又温馨。

林如兰点开一个案例,是某个小区的小户型改造,设计图上标着“空间利用率提升60%”“满足年轻人多功能需求”。她看着那些设计图,突然想起2025年,陈默拿着工作室规划书跟她说“兰姐,我想做年轻人的小户型改造,市场需求大”,当时她还觉得他有想法,可现在才知道,他的“想法”,是用她的钱铺起来的。

旁边机子的小伙子打完一局游戏,伸了个懒腰,瞥见她的屏幕,随口问:“阿姨,你也看岳阳设计啊?我家去年装修就是找的他们,贵是贵点,但设计确实不错。”

林如兰没说话,只是眼泪掉得更凶了。小伙子见她没反应,又自顾自地说:“听说他们老板陈默特别厉害,白手起家,没几年就把公司做到这么大,还经常上咱们本地的创业节目呢。”

“白手起家……”林如兰哽咽着重复这四个字,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陈默哪里是白手起家,他的“家”,是她的13万,是她的内退工资,是她和周岳的房子!他踩着她的心血,她的信任,她的痛苦,才换来现在的“成功”。

她点开“联系我们”,看到公司地址是“京城朝阳区建国路88号国贸中心A座15层”——那是京城最繁华的商圈,她在电视上见过,里面全是高楼大厦,随便一套办公室的租金,都可能比她的老破小值钱。

还有联系电话,她盯着屏幕上的号码,记在心里——这是她找到陈默的唯一线索。她还看到公司的微信公众号,点开里面的推文,全是陈默参加活动的照片:和客户合影,和政府官员握手,甚至还有和那个年轻女人的合照,配文是“陈总与合伙人共同探讨公司未来发展”。

“合伙人……”林如兰的心脏像被攥碎。她想起自己当年说“我帮你一起打理工作室”,陈默说“兰姐,你在家歇着就好,我来就行”。原来,他早就想好了“合伙人”,只是不是她。

这时,网管走过来,敲了敲桌子:“阿姨,你这一小时快到了,要不要续?”

林如兰回过神,擦了擦眼泪,摇了摇头:“不用了,谢谢。”她关掉浏览器,站起身时,腰椎的疼痛突然加剧,她疼得弯下腰,手撑在桌子上,缓了好一会儿才直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