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刘胜披着一身刺眼的大红袍,走进了御膳房。

御膳房内,热火朝天。

数十名御厨和下手,正忙碌地准备着皇帝和各宫主子们的膳食。

刘胜的出现,立刻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他太年轻了。

年轻到和身上那件代表着四品大太监身份的红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御膳房总管李德全,是个脑满肠肥的胖子,他识得这身官服,不敢怠慢,连忙擦着手上的油迎了上来。

“这位公公瞧着面生,不知来御膳房有何贵干?”

“慈宁宫,刘胜。”

刘胜只报了四个字。

李德全脸上的肥肉一颤,笑容立刻变得无比热切。

“哎哟!原来是新上任的刘总管!失敬失敬!”

关于慈宁宫那位新贵一步登天的事,他早有耳闻。

“不知刘总管大驾光临,有何吩咐?”

“借灶台一用。”

刘胜开门见山。

“啊?”

李德全愣住了。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有大太监要亲自下厨的。

“总管您这是……”

“太后凤体欠安,胃口不佳。本总管略通庖厨之术,想为娘娘做一道家乡的汤品,聊表孝心。”

刘胜说得冠冕堂皇。

李德全一听是为太后办事,哪敢有半句废话。

“应当的!应当的!”

他立刻点头哈腰,亲自将刘胜引到一处最干净、最宽敞的灶台前。

“总管您请用!需要什么食材,您尽管吩咐,小的们立刻给您备齐!”

“不必。”

刘胜摆了摆手。

“莲藕,排骨,足矣。”

很快,最新鲜的莲藕和上好的猪肋排被送了过来。

刘胜挽起袖子,露出了结实的小臂。

他没有用那些御厨花里胡哨的刀工,只是简单地将排骨焯水,莲藕去皮,切成滚刀块。

动作干净利落,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然后,他将所有食材放入一口巨大的瓦罐中,加入清水,几片姜,便盖上盖子,用文火慢炖。

整个过程,简单到让旁边围观的御厨们都有些看不懂。

这……这也太粗糙了吧?

就这么炖,能有什么味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股难以言喻的浓郁香气,开始从瓦罐的缝隙中,丝丝缕缕地飘散出来。

那不是普通肉汤的油腻香味。

而是一种清甜、醇厚,带着莲藕特有芬芳的复合香气。

仅仅是闻着,就让人食指大动,口舌生津。

围观的御厨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使劲地吸着鼻子,脸上的表情从不屑,变成了震惊,最后是深深的佩服。

大道至简。

有时候,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反而最能激发食材本身的味道。

一个时辰后,汤成了。

刘胜揭开瓦罐的盖子。

一股更加浓郁的香气,混合着蒸腾的热气,轰然爆发,瞬间弥漫了整个御膳房。

汤色乳白,清澈见底。

排骨炖得酥烂脱骨,莲藕则是粉糯清香。

李德全仅仅是看了一眼,就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总管,您这手艺……绝了!”

他由衷地赞叹道。

刘胜没有理会他的马屁,只是盛了一碗,用食盒装好,亲自提着,赶回慈宁宫。

……

慈宁宫,寝殿内。

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太后斜倚在软榻上,脸色比之前更加苍白。

御医刚刚来过,诊了半天脉,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开了些安神补气的方子。

御膳房送来的晚膳,山珍海味摆了满满一桌,她却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王德福和秦霜侍立在旁,连大气都不敢喘。

就在这时,刘胜回来了。

他提着食盒,身上那件崭新的大红袍,在烛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

“奴才刘胜,给太后娘娘请安。”

太后有气无力地抬了抬眼皮,看到是他,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不是让你去领袍子吗?怎么去了这么久?”

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快。

“回娘娘。”

刘胜不慌不忙地跪下,将食盒高高举起。

“奴才在尚衣监外,闻到御膳房飘来饭菜香。奴才斗胆,想起娘娘凤体欠安,胃口不佳,便擅作主张,为娘娘炖了一碗家乡的汤。”

“还请娘娘,恕奴才耽搁之罪。”

家乡的汤?

太后的眼中,终于起了一丝波澜。

王德福见状,立刻上前一步,尖着嗓子呵斥道。

“大胆奴才!太后娘娘的凤体何等金贵,饮食皆有定例,岂是你一个不知根底的奴才能随便做的?”

“万一吃出了什么差池,你担待得起吗?”

他这是在给刘胜上眼药。

刘胜却看都不看他,只是将目光投向太后,一脸的真挚。

“奴才万死,也不敢对娘娘有半分不敬。”

“这碗汤,奴才愿以项上人头担保,绝无半点问题。”

太后看着他那副坦荡的样子,又看了看满桌毫无食欲的菜肴,心中一动。

“呈上来。”

她淡淡地说道。

秦霜走上前,接过食盒,打开,将那碗还冒着热气的莲藕排骨汤,端到了太后面前。

一股清甜的香气,瞬间钻入太后的鼻息。

她的精神,为之一振。

这味道……好熟悉。

她拿起汤匙,舀了一勺乳白色的汤汁,轻轻送入口中。

汤汁入口,温润醇厚。

一股浓郁的鲜甜,瞬间在她的味蕾上炸开。

那不是调料堆砌出来的味道,而是食材本身经过长时间炖煮后,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本真之味。

太后又夹起一块排骨。

那排骨早已炖得酥烂,用筷子轻轻一拨,便骨肉分离。

肉质软糯,入口即化,满口都是肉香。

最后,是莲藕。

粉糯的莲藕,吸饱了肉汤的精华,咬一口,藕断丝连,清甜中带着咸鲜,回味无穷。

太后吃着吃着,眼眶,竟毫无征兆地红了。

她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

在荆楚老家的宅院里,每到秋天,母亲就会用后院池塘里新挖出的莲藕,给她炖上一锅这样的汤。

那时候,父亲还在,兄长也还在。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热汤,其乐融融。

那味道,和眼前这碗,一模一样。

一碗汤,勾起了她所有的乡愁和已经逝去的美好回忆。

“好……好喝。”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她放下汤匙,竟破天荒地,将一整碗汤,连汤带肉,全都吃得干干净净。

吃完,她只觉得一股暖流从胃里升起,传遍四肢百骸,连日来的烦闷和不适,都消散了不少。

“赏!”

太后龙颜大悦,指着刘胜,中气十足地说道。

“赏他一把金豆子!”

立刻有宫女端来一个托盘,上面铺着黄澄澄的金豆子,足有二三十颗。

“奴才谢娘娘天恩!”

刘胜大喜,连忙磕头谢恩。

寝殿内的气氛,一扫之前的压抑,变得融洽起来。

王德福站在一旁,看着被众星捧月的刘胜,脸色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然而,就在这时。

“报——!”

一名宫女连滚带爬,神色惊惶地冲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娘娘!不好了!燕王殿下的封地,爆发大规模瘟疫,死伤无数,地方官束手无策,八百里加急的奏报,刚刚送进宫里!”

“你说什么?!”

太后闻言,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她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那宫女的衣领,声音都在发抖。

“构儿……我的构儿他怎么样了?!”

那宫女吓得面无人色,哆哆嗦嗦地说道。

“奏报上说……说燕王殿下为了安抚民众,亲临疫区,现在……现在也染上了瘟疫,高烧不退,已经……已经昏迷三天了!”

轰!

如同一个晴天霹雳。

太后只觉得眼前一黑,身体晃了晃,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娘娘!”

秦霜和王德福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扶住。

整个慈宁宫,乱成了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