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他知道,自己献上新盐法的举动,已经将自己置于了风口浪尖之上,成为了扬州盐商的眼中钉、肉中刺。

“甄家那边似乎有些动静。”林如海的管家林忠,匆匆走进书房。

脸上带着一丝担忧的神色道:“据我们的人打听,甄家最近频繁与一些江湖人士接触,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林如海闻言,心中微微一紧,但他表面上依然镇定自若:

“甄家在扬州势力庞大,新盐法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不过,我们也不能自乱阵脚。你吩咐下去,让府中的护卫加强戒备,同时密切关注甄动向,一有消息立刻向我汇报。”

林忠领命而去,林如海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思绪万千。

几日之后,甄宝玉的调查有了结果。

他得知林如海每日都会前往城郊的一处别院处理公务,每次前往时身边都有护卫随行。

甄宝玉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立刻将此事报告给了甄老爷。

甄老爷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机会来了。此次行动一定要干净利落,务必一举将林如海除掉。事成之后,所有人立刻离开扬州,避避风头。”

于是,甄家精心挑选了十几个身手高强的江湖杀手,趁着夜色悄悄潜入了林如海前往别院的必经之路。

他们埋伏在道路两旁的树林中,静静地等待着林如海的出现。

林如海却对此一无所知。他像往常一样,乘坐着马车,带着几个护卫,往城郊的别院驶去。

在寂静的道路上前行,车轮滚滚,发出沉闷的声响。

当马车行驶到树林附近时,突然,从树林中射出一阵密集的箭雨。

护卫们见状,立刻大声呼喊,纷纷抽出佩刀,将林如海所坐的马车护在中间。

箭雨过后,十几个黑衣杀手从树林中冲了出来,他们手持利刃,如恶狼般扑向马车。

护卫们虽然人数不多,但都是身经百战之士,很快就与杀手们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一时间,刀光剑影,喊杀声震耳欲聋。

林如海坐在马车中,听着外面的厮杀声,心中虽然有些紧张,但并没有丝毫的慌乱。

他知道,这是甄家对他的报复。

虽然有所准备,但他低估了甄家的实力,没一会他带来的人就全数被绞杀。

就在那些人靠近林如海的马车准备杀给他致命一刀时。

突然,从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杀手都一顿看向来人,见是个少年没太在意继续朝林如海马车袭去。

林珩玉今日下学后从林忠口中得知近几日林如海动向皱眉。

不放心林如海所以特地赶来寻他,没想到看到的是这样的画面。

林珩玉一看父亲带来的人都已经尽数被杀死,身上一层冷汗,不敢想象如果自己在晚到一步会是怎样的局面。

想到自己再晚来一步可能看见的就是林如海的身体,又见这些杀手已经靠近马车尾部,林珩玉翻身下马将手放到后背。

手中雷电异能汇聚慢慢驶入地面然后迅速扩散开来,一眨眼就功夫那些靠近林如海马车的人都纷纷倒地不起。

那些靠近林如海马车的杀手被他用异能一击致命,那些人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他。恐惧瞬间弥漫全身,一时间刷下的杀手都迅速朝他袭来。

末世生活了几年林珩身手十那自然不用说,而他又有异能,他使用异能包裹自身,那些杀手到刚碰到他就被他用异能直击心脉。

死时一脸不可置信,那些人见势不妙纷纷想要逃窜。但为时已晚,没一会就已经全军覆没。

林如海见外面没了打斗声掀开车帘从中马车走了出来,看着地上的尸体他沉默片刻后说道:“回家再说”

林珩玉点点头驾车往府里去,一归家——林如海便神色凝重地将林珩玉带到了书房。

书房内,烛火晃动,光影在墙壁上跳跃,似是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林如海坐在宽大的书案后,目光落在林珩玉身上,久久沉默不语。

林珩玉站在书案前,身姿挺拔,虽年纪尚轻,却透着一股沉稳与机灵。

他低着头,眼睛却时不时偷偷抬起来,窥探着林如海的神色。

林如海心中五味杂陈,思绪飘回到了多年前。

这个孩子,刚没多久就被母亲抱走亲自抚养。

那时候自己在翰林院任职期将满,满心期待着家庭的圆满。

然而,看过的大夫都说这孩子养不活,仿佛命运从就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果然,没满月母亲就来告知自己这孩子早夭了。

那一刻,如同一道晴天霹雳,将自己对美好憧憬击得粉碎。

此后,自己一直无子,心中早已做好了无后的准备。幸而几年后,黛玉出生了。

黛玉虽生下来体弱,但自己与夫人倾尽心血,细细养着,虽不算健康,却也平平安安地长大了。

再后来,府中又一位姨娘生下一个哥儿,自己兴奋不已,仿佛看到了家族的复兴。

可那孩子身子更弱,比黛玉有过之而无不及,果然,那孩子三岁时只因一场高热,便那样夭折了。

命运似乎总爱捉弄自己,让自己在希望与绝望之间来回徘徊。

直到眼前这个孩子来寻。

当他第一眼见到林珩玉时,心中便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孩子。

虽然不知道他在寺中这几年发生了什么,但他也差人打听过,这些年珩玉一直都在寺庙,从未出过寺庙。

那寺庙的方丈是个有学问的大师,这些年来都是方丈在教导他学问。

可林如海心中明白,林珩玉身上所展现出的特质,肯定不是那方丈所能教会的。

而母亲派去时常照看他的嬷嬷,在得知他要来寻自己后便归家去了,没同他一起。

当年母亲是给了那嬷嬷卖身契的,她也只是在林珩玉三岁之前陪寺庙住,三岁后就只时常探望罢了。

那嬷嬷还说珩玉来寻自己之前病过一场,不过性子也与之前没有多大差别。

珩玉到府之后的日子怎么说呢,这孩子大概摸清了他的性格后就渐渐展露出了他的性情。

在他看来,这孩子面上看着乖巧实则有点混,可实际上却能听话。

你让他读书便读书;有的事你不让他干,他虽会干,但也懂得分寸。

虽然他时不时做出的一些举动,总能让自己吓一跳,却都是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