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林珩玉见她这般模样,心头微松——他要做的,便是让她不必再如书里那般,在这深宅里步步惊心,处处看人脸色。 众人渐渐散去,林珩玉又陪贾母说了几句家常。无非是些旅途见闻和往后在京的打算,言语间尽是得体周到。

待话说得差不多了,他便起身向贾母告辞,又道:“外祖母歇着吧,外孙带妹妹回屋去了。”

贾母点点头,笑着嘱咐:“去吧,让黛玉也早些歇息。”

林珩玉应了声“是”,便转身走到黛玉身边,轻声道:“妹妹,我们回院吧。”

黛玉温顺地点点头,跟着林珩玉一同向贾母行了礼,随后两人并肩走出了贾母的院子。

贾母望着他们兄妹的背影,眉头微蹙,不知在想些什么,半晌才叹了口气。

让鸳鸯去吩咐下人把林黛玉的东西收拾好后抬到沁芳院区。

这边林珩玉带黛玉穿过回廊,月色洒在青石板上,映得周遭静悄悄的。

他低声对黛玉说:“妹妹,这里虽是荣国府,但你不必处处小心委曲求全。咱们只是暂住,有什么不自在的地,只管告诉哥哥。哥哥自会为你撑腰,明白吗。”

黛玉眼眶微热,轻轻“嗯”了一声。

俩人走进沁芳院内,下人正忙着将林珩玉带来的物件往院里搬,大小箱子堆了半院,瞧着倒也齐整。

鸳鸯领着几个婆子过来,身后跟着的人还抬着些箱笼。

“林大爷,林姑娘。”鸳鸯上前行礼,笑着道,“老太太怕林姑娘用不惯这边的沁芳院的东西,特意让我把姑娘原先常用的物件送过来。”

说罢又看了看院子,“只是还没问,林姑娘打算住哪间房?”

林珩玉目光扫过院内几间屋子,直接道:

“劳烦鸳鸯姐姐让人把妹妹的东西搬入正房吧,那边宽敞些,也清净。”

鸳鸯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应道:“哎,好。我这就安排人给姑娘收拾好”

转身吩咐下人时,心里却暗自思忖:这林家大爷倒是真疼林姑娘,竟让她住正房,自己反倒去住厢房。

从前看林姑娘在府里,虽有老太太疼着,终究像个寄人篱下的,难免让人觉得可怜。

如今有哥哥这般维护,倒像是有了主心骨。

她跟黛玉交代了几句安置的话,又说了些老太太的嘱咐,便带着人回荣禧堂复命去了。

贾母听鸳鸯说林珩玉让黛玉住了正房,端着茶盏的手顿了顿,眼里掠过一丝惊讶。知道:“知道了,下去吧。”

今日见林珩玉对黛玉处处维护,那份细心周到,倒让她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尤其那孩子今日一番言行,进退有度,待人待事面面俱到,小小年纪就有这般风范,可见将来前程定然差不了。

她暗自叹气,若是宝玉能有他一半的心思放在正途上,自己也能少操些心。

回到沁芳院这边,林珩玉因为前些日子晕船同黛玉交代几句就去睡了,黛玉回房后没多久也休息了。

而此刻荣庆堂王夫人坐在屋中,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她指尖死死攥着帕子,指节泛白,心里头那股火气直往上冲。

“好个林珩玉!”她咬着牙,声音压得极低,却满是怨毒。

“刚进府就这般张狂,真当我们荣国府是好拿捏的?”

“还有那林黛玉,原以为没了亲娘傍身,不过是个任人摆布的姑娘家,如今有了这么个哥哥撑腰,倒像是有了仗恃,往后还不知要生出多少事端来!”

她越说越气:“这小子要是真让他成了气候,护着他那妹妹,处处跟宝玉作对,碍了宝玉的前程,我岂能容他!”

一连串的怨怼在口中翻涌,字字句句都透着难以遏制的嫌恶与狠意。

夜里,贾琏回到房里,见王熙凤正歪在榻上翻着账本,便凑过去坐下,王熙凤将今日林珩玉进府后的种种细细说给了他听——

从初见时的从容得体,到应对宝玉摔玉时的沉稳,再到递银票时的周到。

尤其是那句“皇家都未必有这般福气”,吓得贾琏坐直了身子,微微发愣。

“……你是没瞧见,老太太当时那脸色,虽没说什么,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是被那林表弟几句话堵得没了下文。”

王熙凤说着,端起茶喝了一口。

“我原以为他就是个读死书的秀才,没想到看着和善,内里却这般有章法,连老太太都能因他不动声色地吃瘪,倒是个厉害角色。”

贾琏摸了摸下巴,沉吟道:

“林姑父能教出这样的儿子,倒也不奇怪。只是没料到这小子年纪轻轻,行事竟如此老练。”

他顿了顿,看向王熙凤,“如今府里境况你我清楚,林家正是得势的时候,这位林表弟又是个有盘算的,咱们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跟他处好关系。”

王熙凤眼珠一转,笑道:

“这还不简单?他最看重的无非是黛玉,往后在府里,多照拂着些黛玉,让他瞧着咱们的心意。”

贾琏点头称是:“你说得在理。咱们先把关系处热络了,对咱们总是利大于弊。”

夫妻俩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了计较。王熙凤又笑道:

“明日我再去沁芳院走走,看看黛玉那边缺些什么,顺便跟林表弟说几句话,探探他的性子。”

贾琏应了声“好”,又想起那一万两银票,道:

“今日那笔银子,你收好了,先解了眼前的急。往后跟他打交道,账目上可得清爽些,别让他挑出不是来。”

王熙凤啐了一口:“这还用你说?我心里有数着呢。”

两人又说了几句,便各自歇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