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季辅则是心中一惊,这小子,竟然知道这么多。
李谟此时走到案几跟前,提起笔,在纸上写下一行字,然后交给李世民,站在他身边,指着上面的字说道:
“陛下请看,这个‘萬’字,俗字便是‘万’。”
“‘無’,俗字是‘无’。”
“‘禮’,俗字是‘礼’。”
“‘亂’,俗字是‘乱’。”
李谟语气一顿,“我觉得俗字的说法,不太好,因此,我称呼其为简体字。”
说完,他望向高季辅,说道:
“高侍郎若是觉得我说的没有道理,大可以去坊间好好转转,你会发现,我说的是对的。”
高季辅顿时沉默不语。
就在此时,甘露殿内,响起李世民的夸赞声。
“好,说得好!”
看着众人投来目光,李世民放下双手,越看李谟越觉得顺眼,目光看着他也炽热了几分道:
“想不到,你不仅引经据典,还知道民间趣事,谁敢说你不是俊才,朕第一个不答应!”
说完,他笑吟吟望向高季辅,“高爱卿,你觉得他这个简体字如何?”
高季辅毫不犹豫道:“不好。”
李世民挑眉道,“嗯?”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竟然还会否定。
李承乾也不满看着他,“你这不是找茬吗?”
“臣不是找茬。”高季辅沉声道:“如果民间的这种做法,是对的,何必要用一个‘俗’字?”
“由此可见,这种写法,读书人并不认同。”
李谟摇头道:“读书人不认同,不代表简体字不好,简体字,可以让很多不识字的百姓,更快识字,这有益于培养人才。”
李世民闻言眯起了眼眸,若有所思起来。
高季辅看着他道:“但是你有悖礼法,让读书人所不耻!”
“你这是歪门邪道!”
李谟淡淡道:“秦朝始皇帝,定书同文国策,为的是江山社稷,事实也证明,书同文国策,强化了大一统之格局。”
说着,李谟指了指自己写的文字,说道:“如今我将文字简化,有益于百姓,可以让天下人都认识字,能读书,我可以这样说,简化字,是国家之未来!”
高季辅呵斥道:“荒唐!你区区小儿,也敢妄议国家未来?”
“还有你怎么敢拿暴秦皇帝作比!”
“你这无异于把陛下比作暴君!”
“为暴君说话,就是奸臣!”
高季辅对着李世民抱拳道:
“陛下,此等奸佞之徒,不可让他为官!”
此时,李承乾也吃惊看着李谟。
李谟先是一愣,随即才想起来,汉唐之时,始皇帝的风评,很是不好。
这个时候,给始皇帝说好话,就是站在读书人的对立面。
李谟却并不后悔,毕竟,身为穿越者,他所学到的知识,让他能更深度的看问题,而不是只流于表面,淡淡道:
“始皇帝真做的不对吗?”
“我看不尽然。”
话音甫落,李世民都不由挑了挑眉。
李承乾更是忍不住凑到李谟身边,压低声音劝道:
“李谟,别说了......”
再说下去,就是自断前程!
李谟看了他一眼,摇头道:
“有些事,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把对的事,说成错的,难道不该说出来了吗?”
说完,他望向高季辅,一本正经道:
“秦国之亡,因胡亥、赵高而起,与秦始皇何干?”
“如果没有秦始皇横扫六国,定天下千古人心,我大唐又如何能天下之一统?”
“若是没有秦始皇,恐怕现在的华夏,还在诸侯混战!”
“‘大一统’之理念,自秦始皇而始,怎能说他不对?”
李谟神色严肃质问道: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币同形,量同衡,自秦始皇而始,至今沿用,还说他不对,岂不荒唐?”
高季辅冷哼道:“前汉贾谊,著《过秦论》,其中提到,秦始皇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李谟驳斥道:“当时的情况,若不如此,焉能威振四海,镇压六国?”
高季辅厉声道:“秦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你怎么不说?”
李谟反驳道:“时政所需,就如开科取士,门阀垄断官吏之途径,朝廷不开科举,朝堂岂不是被门阀掌控,届时天子政令,不出帝宫,那还是天子吗?”
说完,他望向李世民,问道:
“陛下即位以后,其政令,难道与太上皇之时一样吗?”
“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做的事,你们觉得不对,是因为你们迂腐。”
李世民闻言,眸光再次一亮,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做的事?这小子说话,竟字字珠玑。
高季辅一直在观察着李世民的脸色,见他竟然露出认同之色,脸色一变,你要是认同他,给他授官,那我就完了啊,长孙无忌醒了不得扒了我的皮?!
恍惚间,高季辅仿佛听到太奶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