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3章:李国华的决断
会议室的人都离开了,沉重的红木门悄然合拢,将外界的一切声响隔绝在外。
李国华独自坐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刚才面对众人时的果决和威严,如同潮水般褪去,留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和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的巨大压力。他向后深深陷入宽大的皮质座椅中,抬起手,用力揉捏着紧锁的眉心。指尖传来的轻微刺痛,才能让他保持住绝对的清醒。
报告纸上那寥寥数行字,此刻却重逾千斤。
“赵义……失联……”
这两个词在他的脑海里反复盘旋,碰撞出无数种可能性和最坏的推测。他主政一方多年,经历过无数风浪,太清楚一个厅级实权干部在这种关键时刻“失联”意味着什么了。百分之九十九,是出逃。而出逃的背后,必然牵连着惊人的、足以让他锒铛入狱甚至掉脑袋的罪恶。
这不仅仅是一个干部的堕落,这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他这个新上任的省委书记脸上,抽在整个江东省委的脸上!中央派他过来,是让他稳定局面、促进发展、肃清吏治的。可现在倒好,他脚跟还没完全站稳,就爆出了如此恶劣的事件!这让他如何向上交代?如何向江东省的干部群众交代?
更重要的是,赵义的身份太敏感了。他不是一般的副市长,他是临州市委常委,是重量级副市长,手里掌握着巨大的资源审批权,尤其是直接分管着号称“江东未来引擎”的曙光峰项目!这个项目投资巨大,牵扯到无数利益方,是近期全省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赵义在这个位置上出事,其破坏力和冲击波将是难以估量的。他背后到底藏着多少黑洞?会咬出多少人?会不会直接冲击到临州市委班子甚至更高层?整个江东省的官场会不会因此而发生一场大地震?
一系列的问号,像一条条冰冷的毒蛇,缠绕在李国华的心头,让他感到一阵阵寒意。
绝不能乱!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考验主政者定力和智慧的时候。恐慌和掩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现在最关键的是控制、是秩序、是主导事态的发展方向。
他重新坐直身体,目光落在办公桌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上。犹豫仅仅持续了不到三秒,他便毅然拿起了话筒,拨通了一个直达北京的号码。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该面对的现实必须面对。他必须第一时间向中央报告,这是纪律,也是政治智慧。主动报告,总比被动地被中央询问要好得多。
电话接通了,李国华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足够的沉重和坚决:“……是,情况基本可以判定为恶性出逃事件……是的,这是我的失职,我请求中央批评……请您和中央放心,江东省委有决心、也有能力处理好此次事件,坚决控制住局面,将影响降到最低,并彻查到底……是,无论涉及到谁,绝不姑息手软……好的,随时向中央汇报进展!”
放下电话,李国华的后背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虽然中央领导并没有过多责备,更多的是指示和信任,但这通电话本身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他知道,从现在起,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他,盯着江东。他接下来的每一步决策,都将至关重要。
他按了一下会议桌上的呼叫铃。秘书长张文雄几乎是小跑着推门进来:“李书记?”
“两个事。”李国华语速很快,“第一,立刻以省委办公厅的名义,下发一份紧急通知,强调近期的工作纪律,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组织纪律、保密纪律和外事纪律。语气要严厉!第二,以我的名义,给临州市委书记刘建国打个电话,告诉他,稳住阵脚!正常工作不能乱,曙光峰项目不能停!让他管好自己的人,谁在这个时候出幺蛾子,我就摘谁的乌纱帽!”
“是,我马上去办!”张文雄迅速记录后,转身离去。
李国华需要先稳住面上的局势,防止恐慌情绪蔓延,确保省委的权威和掌控力。
接着,他再次拿起保密电话,直接接通了省公安厅厅长张伟的专线。
“张伟同志,到哪里了?”
“李书记,我已经到厅里指挥中心了,正在部署任务!”电话那头传来张伟急促的声音,背景音里还能听到各种指令和通信设备的声响。
“好!我只有三点要求!”李国华的声音斩钉截铁,“第一,速度!必须争分夺秒,动用所有技术手段和侦查资源,以最快的速度确定赵义的具体去向和下落!第二,保密!调查范围要严格控制,所有进展只向领导小组汇报,严禁外泄!第三,深挖!调查不要仅仅局限于赵义本人,要围绕他的社会关系、资金流向、项目审批等方面,进行拓展摸排,但要讲究策略,注意方式方法,目前阶段以摸清底数为主,不要打草惊蛇!”
他特意强调了“不要打草惊蛇”,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艺术。既要深入调查,又不能在证据不足、情况不明的情况下,过早地惊动可能存在的更大“老虎”。
“明白!李书记,请您放心,公安厅保证完成任务!”张伟的回答掷地有声。
放下电话,李国华沉思了片刻。纪委这条线同样重要,甚至更为关键。他需要田汉平那边从另一个角度同步切入。
他正要联系田汉平,桌上的另一部电话响了起来。是省纪委书记田汉平。
“汉平同志?”
“李书记,”田汉平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按照您的指示,我们已经派出了一个精干小组,会同临州市纪委的同志,正在对赵义的办公室和住所进行封存和控制。同时,我们启动了对赵义及其家庭成员银行账户、房产等资产的初步查询程序。目前发现了一些……一些异常情况。”
“什么异常?”李国华的心提了一下。
“赵义及其直系亲属名下的银行账户资金量并不算特别惊人,与其职务和收入相比,虽存在疑点,但尚在可解释范围内。但是,”田汉平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我们发现了一些以其远方亲戚、朋友名义持有的大量资产,包括多处豪宅、商铺,还有其女儿在海外留学期间,有不明来源的大额资金注入其海外账户。这些情况……非常可疑。”
果然!李国华心中冷笑,这些贪腐分子的手法如出一辙,自以为聪明地披上层层马甲,但在国家机器面前,瞬间就会露出马脚。
“汉平同志,做得很好!”李国华肯定道,“这些线索极其重要!你们纪委要顺着这些线,悄悄地、扎实地查下去!注意,目前阶段还是以外围证据固定为主,没有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不要轻易接触任何相关人员。”
“明白,李书记。我们会谨慎推进。”
结束了和田汉平的通话,李国华感到事情的轮廓正在一点点变得清晰,但随之而来的不是轻松,而是更深的沉重。赵义的问题,看来远比表面更复杂。
他需要一个人静一静,好好梳理一下思路。他起身,没有叫秘书,独自一人走出了会议室,沿着铺着厚地毯的安静走廊,走向自己的办公室。
走廊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历任省委书记的照片。他的目光从那些或严肃、或温和的面孔上扫过,心中感慨万千。权力和责任,从来都是双生子。坐在这個位置上,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乎千万人的福祉,也关乎自身的政治生命和历史评价。
推开办公室厚重的门,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天色已经大亮,雨后的城市显得干净而清晰,远处街道上的车流开始增多,新的一天开始了。这座城市,这个省,刚刚经历了一场深夜的震动,而绝大多数人还对此一无所知,依旧按照固有的节奏生活着。
这种平静之下暗流汹涌的对比,让李国华感到一种巨大的反差和压力。
他凝视着远方,目光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赵义的出逃,是危机,但未尝不是一个契机!一个彻底撕开缺口,深度净化江东省政治生态的契机!腐败是毒瘤,必须用刮骨疗毒的勇气去清除。否则,对不起组织的信任,对不起人民的期望!
他回到办公桌前,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重重地写下了几个字:
“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这既是他的决心,也是他下一步行动的总纲领。
他按下通话器:“请陈远同志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他需要和这位掌管政法系统的副书记,进行一次更深层次的沟通了。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掀起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