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9章:李国华的催促
专案组指挥部内的空气,仿佛凝固的沥青,粘稠而沉重,几乎停止了流动。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和一次次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的挫败感,像无形的枷锁,套在每个人的脖颈上。
墙上电子钟的红色数字,每一次跳动都像沉重的鼓点,敲打在张伟的心头,提醒着他时间正在飞速流逝。
追踪“碧水云居”和保险箱线索的彻底失败,匿名电话调查的无疾而终,像两盆冰水,浇灭了刚刚燃起不久的希望之火。
尽管张伟在每日呈送给省委的简报中,尽量使用客观、克制的语言描述困难,避免过多流露悲观情绪,只陈述调查遇到的客观障碍和下一步计划,但他心里清楚,以李国华书记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绝对能从那些字里行间,从几乎停滞的进展数据中,清晰地察觉到专案组目前面临的巨大困境、低落的士气以及那种深入骨髓的无力感。
案发后的第十天上午,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指挥部的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斑,却无法驱散弥漫在空间里的压抑。张伟正俯身在一张铺满材料的长条桌前,手指按着太阳穴,试图从一堆杂乱无章的信息碎片中再梳理出一丝头绪。就在此时,他桌上那部红色的、直通省委最高层的保密电话,骤然发出了尖锐、急促的铃声!
这铃声如同惊雷,瞬间打破了指挥部里死一般的沉寂,也让张伟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跳到了嗓子眼。所有正在埋头工作的人员都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张伟和他的办公桌。
来电显示屏上,那串熟悉的号码,代表着江东省最高权力的意志。
张伟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稳定了一下因疲惫和压力而有些紊乱的情绪,整理了一下因久坐而略显褶皱的衬衫领口,这才伸手,郑重地拿起了听筒。
“李书记。”张伟的声音保持着一贯的沉稳,但仔细听,能察觉到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紧绷。
“张伟同志,”李国华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没有了往常那种沉稳厚重、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中的语调,而是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灼人的急切和山雨欲来的压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你报上来的简报,我仔细看了。几天时间过去了,‘碧水云居’那条线,就这么彻底断了?那几个银行保险箱,查来查去,就只找到些钱和一张打不开的卡?还有那个打到你们指挥部的匿名威胁电话,也查不下去,变成无头公案了?”
一连串尖锐的问题,如同冰雹般砸来,没有丝毫寒暄和铺垫。
张伟感到喉咙一阵发干,像是有砂纸在摩擦,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试图解释:“书记,情况确实比较复杂。对手的反侦查能力超出我们预期,现场痕迹清理得非常彻底,而且我们在调查中,明显感觉到……”
“我不要听‘但是’!也不要听‘感觉’!”李国华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语气陡然变得异常严厉,甚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怒火,
“张伟同志!你现在必须清醒!必须认识到时间的极端紧迫性!这不是一般的刑事案件,可以让你按部就班地慢慢查!
赵义现在人在哪里?很可能已经在加拿大,或者别的什么国家,用着我们不知道的身份,住着安全屋,享受着转移出去的巨额资产!
每过去一天,他扎根就更深一分,转移资产就更彻底一分,甚至可能已经在寻求某些势力的政治庇护!国际司法协作的窗口期是有限的,黄金时间正在一分一秒地流失!
我们挽回国家损失、查明案件真相、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的难度,就在与日俱增!”
电话里的声音停顿了一下,听筒里传来沉重的呼吸声,仿佛在极力压制着翻腾的怒气,但接下来的话语却更加沉重,像一块巨石压在张伟胸口:
“张伟同志,你知道现在外面,社会上,甚至我们体制内部,都在传什么吗?有人说我们江东省委是雷声大、雨点小,成立这个专案组就是为了应付上面、做做样子,根本就没想动真格的!有人说这个案子水太深,牵扯的人和事太广太复杂,我们省里根本就查不动,也不敢再往下查了!还有更恶毒的!”
李国华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被污蔑的愤懑,“甚至还有人造谣生事,含沙射影地说我李国华新官上任,是想借这个机会排除异己、清洗队伍,结果没想到玩脱了手,搞出了赵义逃跑这档子事,现在收拾不了这个烂摊子,下不来台了!这些言论,不仅仅是针对你我的个人攻击,这是对我们新一届省委班子的公然挑衅!是对我们江东省政治生态和法治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践踏!”
每一句话,都像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在张伟的心上,让他感到一阵阵心悸和呼吸困难。他知道作为省委书记,李国华承受着来自各方更大的压力,但他没想到,外面的舆论环境和内部的暗流涌动,已经严峻、恶劣到了如此地步。这已经不仅仅是查案,更是一场关乎政治威信和全省局面的严峻斗争。
“书记,我明白!专案组全体同志都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我们……”张伟试图再次解释专案组面临的客观困难和对手的强大阻力,希望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困难?!哪个大案要案没有困难?!”李国华再次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他,语气变得不容置疑,甚至带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质问,
“要是查案子都那么容易,一帆风顺,还要你们这些全省选拔出来的精英干什么?还要我们投入这么多资源干什么?!我要的是结果!是突破!是在非常之时,采取的非常之策!你的魄力呢?你的胆识呢?你的那些侦查手段和智慧呢?难道就被眼前这点障碍吓住了?被几句匿名电话唬住了?!这不像我认识的张伟!”
李国华的语速加快,如同战鼓擂响,一声紧似一声,敲得张伟心头发颤,手心冒汗:“省委给你们专案组最大的信任、最高的授权,不是让你们像平常一样,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循规蹈矩地去查案的!那是常规状态下的做法!
现在是非常时期!我要你们拿出雷霆万钧的气势和魄力来!要敢于打破常规!怀疑谁,就果断去查谁!觉得哪个环节有问题,就大胆地去捅开它!遇到阻力,不管这阻力来自哪个部门、哪个层面,涉及到什么人,什么级别,不要有任何顾忌,直接向我报告!我给你们撑腰!我做你们的后盾!但是——”
李国华的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冰冷而决绝,下达了最后通牒:
“我再给你最后三天时间!七十二小时!从今天算起!三天之内,专案组必须给我拿出实实在在的、有份量的、能打破当前僵局的进展来!
要看到实质性突破!否则……”
电话那头的声音停顿了一下,留下一个令人窒息的空白,然后一字一顿地说道,
“否则,我就不得不考虑调整专案组的领导力量,甚至重新评估和调整整个侦查思路了!江东省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等不起!八千多万江东人民等不起!我李国华,也等不起!”
“啪!”
电话被干脆利落地挂断了,听筒里只剩下急促而冰冷的忙音,像是最终判决的槌声。
张伟手里握着电话,僵在原地,仿佛被施了定身法。听筒里传来的忙音像尖锐的锥子,刺穿着他的耳膜。
他感到手心里全是冰冷的汗水,后背的衬衫也早已被冷汗浸透,紧紧贴在皮肤上。办公室里明明开着空调,他却感到一股刺骨的寒意,从头顶直灌到脚底。
“调整领导力量”……这六个字,像一把淬了毒的冰冷匕首,精准地抵在了他的咽喉上。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张伟的能力受到了省委最高层的严重质疑,意味着省委可能已经对专案组目前的工作效率和方向失去了耐心,甚至可能……意味着将有更复杂、背景更深的势力介入这场本就迷雾重重、阻力巨大的调查。
届时,调查的主导权可能会旁落,整个案件的方向可能会被引向不可知的歧途,之前所有的努力和牺牲,都可能付诸东流。
一股巨大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如同泰山压顶般从天而降,沉重地压在了他的双肩上,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三天!只有短短七十二小时!要从眼下这种几乎完全停滞、线索全断、内外交困的僵局中,硬生生撕开一道口子,找到突破口,谈何容易?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但张伟却觉得眼前一片昏暗。
他缓缓放下电话,目光扫过指挥部里那一张张正紧张地望着他、充满担忧和询问的面孔,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沉重和责任。他知道,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漫长、最艰难、也最关键的七十二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