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这是体育课缓修申请,需要你填写一下,还有这个,是校外住宿申请。”

宋文玉接过纸张,按照老师的指示填写。

“还有,你需要单独写一份保证书,保证怀孕期间不要在学校逗留,影响学校风气。

“另外你的丈夫也需要写一份育儿承诺书,我们能给你的生产休养期是六十天,后续如果你有缺课的情况被发现,将视为自愿退学。”

宋文玉手中的笔一顿,虽说自己生产大致在寒假期间,可加上这六十天也未必就够。

她能克服,可孩子怎么办呢?喂奶就是个难点。

可这个大学她是非上不可的,现在是她离成为一名大学生最近的时刻,这一点是明确的。

她将视线投向唐行,唐行点了点头:“我可以照看孩子。”

唐行接过对方递过来的稿纸,留下一张,剩下的分给了妻子。

这位老师带着两人写好了材料整整消失了一个来小时,宋文玉等得焦急,好在他还是带着好消息回来了。

摸着手里的证件,宋文玉的心总算是安定下来了。

临近正午,天气虽热,但几人仍舍不得离开,决心绕着学校好好转转。

教学楼这些其实没什么好看的,也就是比高中大了些,几人逛了逛,反倒是觉得充满古韵的长廊颇具特色。

哪怕因为今日报道的原因,学校里有些嘈杂,也丝毫不影响园内的清雅气质。

长廊的尽头就是海城大学的图书馆。

海城大学作为海城首屈一指的综合性大学,其图书馆资源丰富度不逊于市图书馆。

入目是看不见尽头的书架和密密麻麻的书脊,给人的冲击力还是很强的,宋文玉可以肯定,唐行一定是被冲击到了。

唐行此前接触过书最多的地方就是镇子上的书店,他脚步微顿,周围的空气似是一下子都被夺走了。

他第一次正视这个世界的文明,而海城还只是广播里的一个平凡小城。

宋文玉拽了拽愣怔的丈夫,心里有些愧疚。

唐行来了这么多天,她都没带他好好转转,长长见识,真是太不应该。

简单地教会了唐行如何查找书籍,几人就各自分开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了。

宋文慧看着一排排书架上满满当当的小说,缓缓地伸出了右手。

啪。

“哎呦,姐,你打我干什么?”

“怕你控制不住,帮帮你。”宋文玉眯眼一笑,将妹妹抽到一半的书拿了过去。

宋文慧气闷转身,眼不见为净。

“姐,你说姐夫真是在看书吗?”

宋文玉拿着书回头,顺着妹妹指的方向看去,就看到唐行正不断翻动着手里的书页。

宋文玉尴尬地笑了笑:“你姐夫就这样,一目十行。”

“那姐夫不能高考也太可惜了,这绝对是人才啊。”

宋文慧丝毫不怀疑,心里只觉敬佩。

宋文玉领着她走了过去,发现唐行面前摆的一摞书最上面的一本是育儿百科。

“我还是头一次知道有讲带孩子的书。”

宋文慧拿起一本,翻看给姐姐看。

“现在真是什么书都有,唐行,时间不早了,咱们先去吃饭吧,你有哪几本还没看?我有借阅证,咱们可以借回家再看,到时候我也跟着学习学习。”

唐行听后立马加快了翻书的速度,将手里那本快速翻完,从桌上的书中找到几本交给了宋文玉。

“这几本还没看,不过这些书里有许多内容自相矛盾,回去我整理一份,你直接看我整理的就好了。”

宋文玉的饭票还没来得及领,几人只能带着书离开了学校。

好在学校对面不远处就有一家国营饭店,饥肠辘辘的三人立马走了进去。

一进去,扑鼻而来的不是饭菜的香气,而是闷热的酸气。

海城的早秋气温依旧很高,尤其是正午,包子出炉的蒸汽穿梭在人挨人的缝隙里,让人汗水直流。

“排队的都往后退退,屋里都不通风,热死人了。”

前方传来服务员的抱怨,可见这间屋子里的每一个人都不好受。

“退什么退,再退大家都去外面晒太阳了。”

宋文玉身后有个男人喊一句,队伍一动不动。

这时队伍最前方突然出现了一个高壮的光头男人,硬是从密不透风的队伍里挤出了一条路。

他走得不管不顾,横冲直撞,径直走到那男人跟前。

那男人顿时低下了头,不敢和他对视。

光头男人冷哼一声:“从这开始,都给我往后退。”

他用手将男人一推,人群瞬间东倒西歪。

泥人还有三分气性,稳住身形的人里立马又有人冒头了。

“我们都是来吃饭的,你什么态度啊?”

光头冷笑一声:“我们就这态度,爱吃吃,不吃滚,这多少人都没吃上呢,还缺你一个?”

光头说完便头也不回地又从队伍里挤了回去。

宋文慧和唐行连忙将宋文玉围在中间护了起来,才避免宋文玉又被挤了个踉跄。

后面排队的人少了,队伍宽松了些,可燥热依旧没被改善。

总算是排到他们了,可环顾四周根本没有空位,前面的客人都带着饭盒或暖壶,显然都有准备。

三人两手空空,只能要几个包子,可肉包子也要等下一锅。

排都排了,几人只能不情不愿地买了十个素包子。

宋文玉胃口都没了,只勉强吃了一个。

“这还是回来第一次下馆子呢,没想到还得顶着太阳在路边吃。”

“以后你就习惯了,现在可不是早些年吃不饱的时候了,大家有了钱,哪个饭店不是人挤人啊。”

宋文慧的食欲倒是丝毫没受影响,又从姐夫手里拿了一个包子。

该说不说,这饭店大厨的包子馅调得就是真好吃。

唐行也吃得两眼放光,三四口一个。

宋文玉笑了笑,脑子里突然冒出了报纸上J市有计划恢复老烤鸭店营业的消息。

有了先例,其它地区的老字号呢?有老就会有新……

公交车的鸣笛声打断了宋文玉的思路,几人匆匆上了车。

宋文玉侧头注视着窗外的街道,跟五年前相比,变化自然是有的。

可这些变化,依旧不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