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沙瑞金书记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李毅身上。

李毅神色平静,对着沙瑞金微微颔首,然后站起身。

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响。

“感谢沙书记和各位常委的肯定。”

“达康书记整顿干部作风的初衷是好的,但‘学习班’模式,更像是‘罚站’。”

“有惩罚性,却缺少激励性。”

“而我们过去在江南省江州市试行的这套‘末位淘汰制’,其核心并非‘淘汰’,而是‘激活’。”

“它是一套完整的、数据化的绩效管理体系,我将其总结为‘三维考评,双轨并行’。”

李毅伸出一根手指,语气不疾不徐。

“所谓‘三维考评’,就是打破过去仅以GDP论英雄的单一维度。”

“我们将干部的考核分为三个维度。”

“第一,经济发展指标。”

“这依然是基础,包括GDP增速、招商引资额、税收贡献等硬性指标。”

“第二,社会治理指标。”

“这直接关系到执政根基。我们将群众办事效率、窗口服务满意度、12345热线投诉率、信访案件办结率等全部纳入量化考核。”

“比如光明区那个‘蹲式窗口’,在我们的体系里,相关负责人当季度的社会治理分就会被直接清零。”

“第三,创新发展指标。”

“我们鼓励干部‘敢想敢干’。对那些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引入高新科技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额外加分。”

“这解决了‘不干不出错,多干多出错’的懒政心态。”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神情各异的常委。

特别是脸色越来越难看的李达康。

“而‘双轨并行’,则是这套制度的执行核心,即‘激励轨’和‘淘汰轨’。”

李毅示意秘书将PPT翻到下一页。

上面是一个清晰的数据图表。

“我们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评分排名。排名前5%的干部,进入‘激励轨’。”

“他们不仅能获得高额绩效奖金,更重要的是,将被列入‘后备干部优先提拔名单’,在晋升时享有绝对优先权。”

“这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而排名后5%的干部,则进入‘淘汰轨’。”

“第一次进入,黄牌警告,并进入为期三个月的‘待岗赋能培训班’。”

“注意,是‘赋能’不是‘回炉’。”

“培训期间只发基本工资,学习最新的政策法规和业务技能。”

“培训合格后,重新上岗,但会被重点观察。”

“如果连续两次或累计三次进入‘淘汰轨’,那么对不起,直接启动免职或辞退程序。”

“这解决了‘占着茅坑不拉屎’的问题。”

说到这里,李毅拿起了那份从江州带来的数据报告。

“这套制度在江州试行了两年,效果非常显著。”

“我只说几个关键数据。”

“第一,行政效率。政府行政审批的平均时间,从原来的12个工作日,缩短到了4.5个工作日,效率提升了62.5%。”

“第二,群众口碑。群众对窗口单位的差评率,从23%下降到了3%以下。因懒政怠政引发的信访量,两年内下降了78%。”

“第三,干部活力。两年间,江州市有47名干部因考核不合格被调整岗位或免职。”

“同时,我们破格提拔了32名来自一线的优秀年轻干部,整个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李毅放下报告,目光直视沙瑞金。

他的语气铿锵有力。

“所以,沙书记,我认为,解决懒政问题,不能靠运动式的、情绪化的手段。”

“而应该依靠科学、严谨、可持续的制度设计。”

“我们要做的,是建立一个能让‘孙连城’们不敢躺平、不能躺平,也让真正的‘李达康’们脱颖而出、大展拳脚的机制。”

“我的汇报完了。”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高育良率先打破沉默。

他推了推眼镜,由衷地赞叹道。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干部管理办法了,这是一套现代化的治理体系。”

“李毅同志的思路,有高度,有深度,更有精度!我完全赞同!”

其他常委也纷纷点头,交口称赞。

李毅的方案,逻辑严密,数据详实,有成功的先例,更有宏大的格局。

相比之下,李达康那个充满个人泄愤情绪的“学习班”,就像一个粗糙的草台班子。

瞬间被比得黯然失色。

沙瑞金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欣赏。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一锤定音。

“我看,李毅同志的这套方案,很有推广价值。”

“达康同志的提案,精神可嘉,但具体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我看就先搁置吧。”

一句话,宣判了李达康的“死刑”。

李达康在常委会上颜面尽失。

他强忍着怒气,会议一结束就黑着脸,第一个走出了会场。

他与李毅的梁子,越结越深。

然而,李毅对李达康的打击,还远未结束。

会议结束后的当天下午。

祁同伟就来到了李毅的办公室,送上了一份绝密情报。

他神色凝重。

“老板,我们的人发现,京州城市银行的副行长欧阳菁,最近在频繁办理一本外国护照。”

“而且有大额资金正在通过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

欧阳菁!

李达康的妻子!

这个信息让李毅的眼睛眯了起来。

他知道。

送给李达康的“第二份大礼”,自己送上门了。

欧阳菁因为收受了蔡成功的一笔巨额贿赂,自知问题即将暴露。

加上与李达康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便准备效仿丁义珍,持假护照外逃。

而李达康对此虽不知情,却也因为夫妻关系冷淡而疏于察觉。

李毅当机立断,对祁同伟下令。

“盯死她!”

“掌握她所有的动向和证据链,包括那本假护照的来源,以及她准备出逃的具体时间和航班。”

“但先不要动她。”

李毅要等的,就是一个最佳时机。

他要在李达康最意想不到的时候,抛出这张王牌。

给予他最沉重的一击。

几天后。

省政法委书记办公室。

祁同伟将一个牛皮纸的绝密档案袋,放在了李毅的红木办公桌上。

他的站姿笔挺,神情肃穆。

“老板,一切准备就绪。”

李毅的目光从一份文件中抬起,落在那份档案袋上。

他没有打开。

祁同伟继续汇报。

“物证确凿。”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银行转账记录的复印件。

上面的数字和流水,清晰指向一个事实。

汉东油气集团总经理刘新建,通过第三方账户,向欧阳菁的关联账户,转入了五十万元。

名目是“感谢费”。

“人证在案。”

祁同伟又拿出一份文件。

是大风厂董事长蔡成功的最新口供。

上面详细交代了欧阳菁如何利用职权,违规发放贷款。

又如何在山水集团的斡旋下,突然抽贷。

这份口供,将欧阳菁和“一一六事件”的导火索,牢牢绑在了一起。

“她准备潜逃。”

最后,祁同伟递上一张刚刚冲洗出来的照片。

高清的机场监控截图。

照片上,欧阳菁拿着一本崭新的护照和一张单程赴美的机票。

正准备通过VIP通道登机。

李毅拿起那张照片。

看着上面那个神色慌张的女人,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李达康这个人。

政治生命,高于一切。

亲情、友情、爱情,在乌纱帽面前,都可以被牺牲。

欧阳菁。

就是那把能彻底锁死李达康的钥匙。

他放下照片,伸手,拿起了桌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

他看着祁同伟,平静地开口。

“可以开始了。”

.......

京州国际机场

欧阳菁拿到了伪造的护照和签证,订好了一张飞往境外的机票。

她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收拾好行李,准备悄悄离开。

京州国际机场,VIP候机室内。

欧阳菁坐立不安地等待着登机。

就在广播响起,提示她乘坐的航班开始登机时。

几个穿着便衣的公安干警出现在她面前。

为首的正是祁同伟。

他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但眼神却不带一丝温度。

他向欧阳菁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欧阳行长,您的行程可能要改变一下了。”

“李毅书记想请您去省公安厅的贵宾室,喝杯茶,聊一聊。”

欧阳菁听到“李毅”两个字,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她手中的护照,“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她知道,一切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