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是学校。”
老头叹了口气,
趁着几个孩子在装菜,
他断断续续地讲述起自己和这些孩子的经历,方哲静静听着,眉头越拧越紧。
他们是十多里外山脚下清河小学的师生。
学校只有几间破瓦房,年久失修,外面下大雨,屋里就漏小雨。
桌椅更是破败不堪,有的孩子连写字都得小心翼翼,生怕桌子散架。
方哲面前这位老人,就是学校的校长,姓李。
李校长为了修缮教室给孩子换教具,不知往镇上、县里的教育局跑过多少趟,嘴皮子几乎磨破。
可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财政紧张”、“再等等”、“快了”“要克服困难”。
“克服困难……娃娃们不能一直在漏雨的房子里上课啊!”
老头说着,眼眶开始发红,“没办法,我就带着高年级的学生们,把学校后面那片荒地开了,种了点菜。好歹……好歹卖点钱,能买几张新桌子,找人修修房顶。”
此时几名学生已经把菜仔细装好,站在一边安静地听老头说话,稚嫩的小脸上不见抱怨,只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懂事。
听老头说着,方哲感觉心里某处地方被狠狠戳动,他做梦都没想到,林河县现在竟然还有这么贫困的学校。
“老校长,这蒜你们种了多少啊?”方哲指着袋子里的蒜问道。
“今年种的多,到现在学校仓库里还有一万多斤呢。”
说到这,老头面露苦涩,“谁也不知道今年的蒜价这么贱,往年能卖三块钱一斤,现在连两块都没人要。”
“剩下的那堆蒜,我也不准备再零散着卖了,这两天我准备便宜给处理了,多少能换点钱把几间教室的房顶给修修,让娃娃们有个好的地方上课。”
方哲一听着急了,“老校长,我一亲戚家是开饭店的,他家用蒜量大,你这剩下的蒜我全要了,如果方便,我跟你们回去看看吧!”
老头一听顿时激动起来,“那感情好那感情好,方便方便。”
见老头答应,方哲左右看了看,“你们怎么来的啊?”
“我蹬着三辆车,娃娃们跟着车来的。”老头说道。
方哲想了想,“这样,老校长,你们等一下。”
说完,方哲跑到对面的炒面摊,“老板,给我炒六份炒面,全都加量,加肠加蛋。”
交待完老板,方哲拿出手机开始打货拉拉。
他选了一辆轻卡,这样既能坐人也能装三轮车,省得他们再骑回去。
炒面很快炒好,方哲过去招呼老头和几个孩子过来吃饭。
几个孩子很懂事,虽然表情很馋,但全都望着老头。
“这可不行这可不行。”
老头连声拒绝,“小哥,你把我们的菜买完,又要买我们大蒜,已经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怎么能再让你花费,这可真不行......”
“老校长。”方哲笑着劝道:“面已经炒好了,不吃也只能扔掉,您也反对浪费对吧。”
“您要是实在过意不去,等到时候我把您的大蒜收了,再从蒜钱里扣行不行?”
听方哲这么说,老头叹了口气,“娃娃们,谢谢大哥哥请咱们吃饭。”
“谢谢大哥哥!”
“谢谢大哥哥。”
“哇,可以吃香喷喷的炒面啦!”
几个孩子欢呼雀跃。
刚吃过面,货拉拉来了,方哲帮着把三轮车抬上车,让两个孩子坐在货拉拉后面的驾驶室。
剩下的老头和三个孩子方哲让上了自己的车。
车子出了林河县不久道路就变得难走起来,年久失修的柏油路坑坑洼洼布满厚厚的尘土。
今年从过完年后林河县几个月就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雨,
方泽从车上放眼望去,路边许多土地都干裂出了口子。
两辆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颠簸了足足半小时,
终于在一个山坳里停下。
看到眼前的景象,方哲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这哪里是学校?分明就是几间快要被遗弃的破旧瓦房。
斑驳的墙壁裂着大口子,房顶上的瓦片残破不全,许多地方还用砖块压盖着塑料布......
唯一能标识这里是一所学校的,是门口那块歪斜挂着、字迹模糊的木牌:“清河小学。
在几名孩子的簇拥下,方哲走进校园。
校园收拾的很干净,但教室内部比方哲想象的更糟糕。
阴暗,潮湿,霉味扑面而来,熏得方哲脑仁发胀。
墙壁上布满灰黑色污痕,
桌椅更是五花八门,有的桌腿用铁丝绑着,有的桌面裂开能塞进手指的缝隙。
黑板一片斑驳,粉笔写上去的字迹甚至难以辨认。
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后,老校长招呼方哲来到办公室。
办公室更寒酸,
两张办公桌比学生用的还要破,
在墙上挂着一个相框,里面是一张已经泛黄的黑白照片。
当时还年轻的老校长站在一群衣衫褛褴的孩子中间,孩子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老校长用刚洗过的搪瓷缸子帮方哲倒了一杯开水过来,不好意思的说道:“小方啊,真对不住,也没茶叶了,只能委屈你喝点白水了。”
“老校长太客气了,白水才解渴,谢谢!”说着,方哲双手接过漆釉斑驳的搪瓷缸子,也不嫌弃,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
喝完水,老校长带着方哲出了办公室,来到最西侧的一个空闲教室。
教室里,靠后墙位置整整齐齐地堆放着一座小山般的大蒜,
空气中充斥着浓郁的蒜味。粗略看去,至少有一万五千斤。
“老校长,咱们也不议价了,这些蒜两块钱一斤我全要了,我先给你两千块钱订金,剩下的我会在四天内来拉走,如果四天内不来算我违约,我订金不要,蒜你可以卖给别人。”
方哲要做的就是帮学校保住这批蒜,在大蒜价格起飞前不让他们贱卖掉。
等大蒜涨到十多块钱的时候出手,这笔钱就够他们修缮学校了。
听说方哲要两块收蒜,老校长连忙摆手,“别别别,我卖才两块,就一块七吧,咱们虽然穷,但也不能占便宜,你已经帮了我们大忙了。”
方哲点头,“行,一块七就一块七。”
“老校长,您V信收款码给我一下,我把订金先给您。”
老校长拿出收款码,方哲扫了三千块钱订金,然后老校长跑到办公室执意给他打了个收条。
时间紧任务重,方哲还要回去想办法筹钱,
遂告别老校长,开车离开清河小学。
回去的路上,方哲满脑子只有一个字:钱!
去哪筹钱?
如果父亲在位,自己轻轻松松能借到几十上百万,
可现在,这些人避自己如避瘟疫,
躲都来不及,谁还敢和自己产生瓜葛。
但是这个机会如果错失那可真就太可惜了!
他想到去找孙玉山,
可自己刚拒绝了他的一千万酬谢,
现在又去找人借钱,
极有可能会给人留下出尔反尔的坏印象!
另外,借了钱,这个人情就抵消了很多!
银行抵押贷款?
这个念头刚生起便被他掐灭,
等贷款下来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网贷?
方哲眼睛一亮,
网贷!
他曾听自己大学舍友张洋说过,他表哥就是做网贷的,而且规模还挺大。
那就网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