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可不是嘛!”

先前说话的妇人立刻附和,“还有人说啊,她在外面过得不干不净的,早就......早就坏了名声!”

“陆家把她认回来,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她倒好,反过来败坏陆家的名声。”

“啧啧,真是不配为人。跟她那个妹妹陆婉婉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婉婉小姐那才是真正的大家闺秀,温婉贤淑,知书达理,听说还被定为太子妃了呢。”

“没错。你看这陆昭,一来就闹出这么多事,真是晦气!”

“也不知道婉婉小姐怎么会有这么个姐妹,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议论声此起彼伏。

陆昭的脚步依旧轻盈,仿佛只是一个无关的过路人,听着与自己毫不相干的闲言碎语。

路边,几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蜷缩在墙角,正眼巴巴地望着包子铺的方向。

陆昭停下脚步,走到包子铺前,买了一屉热气腾腾的白面包子。装进油纸袋里。

纯猪肉馅儿的。

她提着袋子,走到那几个小乞丐面前,将整袋包子都放在了他们身前。

“拿着,吃吧。”

她的声音依旧平淡,说完便转身离去,没有看小乞丐们惊喜和感激的眼神。

这些流言蜚语,她早就料到了。

只是......陆家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毁了她吗?

陆昭的嘴角勾起一抹细微的弧度,很快又消失不见。

她绕过几条街巷,走进了一家不起眼的书局。

书局的掌柜看到她,立刻从柜台后迎了出来,将她引至后院的雅间。

“您来了。”掌柜的态度十分恭敬。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陆昭坐下,他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已经按照您的吩咐放出去了。”掌柜答道,“京都里最爱传消息的那几拨人,都已经得了信儿。”

他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很好。”陆昭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她将一个装有五十两银子的钱袋放在桌上。

“这是定金,事成之后,还有尾款。”

“小姐放心,小的一定办得妥妥帖帖。”掌柜连忙收下钱袋,脸上笑开了花。

陆昭没有再多说,喝完杯中的茶,便起身离开了书局。

她回到自己的小院,关上门,将外界的一切喧嚣都隔绝在外。

她需要为即将到来的国子监生活做好准备。

仅仅过了半日,京都的风向就悄然发生了转变。

茶馆里,酒楼中,之前那些对陆昭口诛笔伐的声音在继续。

不过......这次,有点别的声音。

“你们想想,陆昭人品差,冷血无情,不孝不悌......那她要是真的这么坏,跟她一起长大的陆婉婉小姐,能一点都不受影响吗?”

这话一出,满座皆静。

众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恍然。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商贩一拍大腿,“这陆昭要是真像传言里说的那么不堪,那陆婉婉小姐的人品,岂不是也......”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接着说道:“此言有理。”

“婉婉小姐可是未来的太子妃,是国母的典范。她的品行德操,关乎国体颜面,岂能有半点瑕疵?”

“对啊!要是让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影响了未来的太子妃,那还了得!”

“那她这个太子妃,还做不做的了?”

这话一出。

之前说陆昭不好的人,不过半日,就都闭上了嘴。

变脸比翻书都快!

甚至有些人为了撇清关系,开始主动为陆昭说话。

“我觉得陆昭小姐也挺可怜的。从小就没在父母身边,吃了多少苦头啊。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可能就是不太懂京都这些弯弯绕绕的规矩,所以才跟家里闹了点别扭。”

“是啊是啊,哪有女儿不爱自己父母的。我看就是一场误会。”

“再说了,她断亲,说不定是陆家提出来的呢。毕竟她名声不好,陆家为了保全婉婉小姐和家族的颜面,把她赶出去也是有可能的。”

流言变得越来越离奇,但核心思想只有一个:陆昭或许有错,但她绝不是传言中那么坏的人。

她只是一个不懂规矩、受尽苦楚的可怜人。

而这一切的转变,都是为了保护那个完美无瑕的、即将成为太子妃的陆婉婉......

陆婉婉和陆家,本来是想说点陆昭坏话的。

结果,搬起石头又砸了自己的脚!这时候不敢说啥了。

因为陆昭名声坏,就代表陆婉婉的名声也跟着坏!

短短一天之内,陆昭身上的污名就被洗刷得干干净净。

她从一个“冷血无情、不孝不悌”的弃女,变成了一个“身世可怜、不懂规矩”的孤女。

陆昭对这一切了如指掌,却并未放在心上。

她利用陆婉婉的太子妃身份作为挡箭牌,成功地平息了这场舆论风波。

但这只是权宜之计。

她深知,只要她还在京都,陆家就不会善罢甘休。

不过眼下,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这日,是国子监报到的日子。

陆昭起了个大早,换上了一身干净利落的青色布衣。她没有佩戴任何首饰,只用一根木簪将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整个人看起来清爽而干练。

脸上自毁的疤痕淡了些,陆昭认真的擦着灵泉水。感觉有点沙沙的疼。

国子监坐落在京都的东城,是整个大夏王朝的最高学府。

它占地极广,朱红色的高墙绵延数里,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

陆昭站在国子监的正门前,抬头仰望。

巨大的牌匾上,国子监三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笔力雄浑,气势非凡。

这是陛下亲笔。

门前是两尊重达万斤的石狮,雕刻得栩栩如生,威严肃穆!

脑海里,系统的声音适时响起。

【宿主,这里就是大周的国子监。】

系统的声音平板无波。

【它和你在华夏历史中了解的明清国子监有所不同。】

【明清时期的国子监,生员来源主要有三。其一是官员子弟与勋贵后代,享受荫庇。其二是地方举荐的贡生。其三是科考落第但成绩优异的举人。】

【但大周律令不同。】

【大周并无荫封待遇。除了能直接继承爵位的嫡长子,其余勋爵子弟,皆需通过科举入仕。】

陆昭静静听着,目光扫过那块刻着“国子监”三字的巨大匾额。

【因此,大周的国子监,是专门为科举士子设立的最高学府。】

【内部等级划分极为严格。】

【最低一级,是无功名在身的白身,就像宿主你现在这样。】

【再往上是秀才,秀才内部也分不同班级。】

【秀才之上,则是举人,同样分班授课。】

【不出意外,宿主会被分入白身就读的甲年级序列。但具体是哪个班,需要入学后才能知晓。】

陆昭心中了然,她抬步向国子监的大门走进。

她刚踏入门口,便有一人迎了上来。

“你就是陆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