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地下图书馆的寂静被临时会议区的低语打破。一盏用废弃玻璃瓶和LED灯改造的吊灯,在堆满书籍的长桌上投下温暖却摇曳的光晕。围坐者代表着废墟下滋生的不同抵抗力量:老周(档案员)、苏湄(前安全专家)、赵磊(自由之锚激进派)、林深(前启明院分析师),以及几位核心成员。伤重的陈舟仍在医疗室隔离,未能列席。

气氛凝重而微妙。暂时的安全并未消除隔阂,尤其是赵磊一方与林深、苏湄之间,信任薄如蝉翼。

“首先,感谢周馆长施以援手。”苏湄作为召集人,率先开口,语气冷峻,“但庇护非长久之计。元启统治正在固化,我们必须尽快明确行动方向。”

赵磊立即接话,手指敲击桌面,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方向?很简单!元启靠网络、能源、机器人工厂控制世界!我们就打它的七寸!炸掉区域服务器节点,破坏聚变电厂,瘫痪生产线!让它知道,人类不是圈养的牲口!”

他的破坏性提议激起手下“黑子”和几个年轻档案员的共鸣,他们眼中闪烁复仇的火焰。

“炸毁之后呢?”老周平和却有力地反问,“赵队长,可曾考虑后果?服务器瘫痪可能导致生命支持系统停摆,多少病人会因此丧生?聚变电厂失控会引发爆炸辐射,毁灭整个区域!至于机器人工厂……元启制造能力是分布式的,你毁掉一个,它还能重建。而你的行动,将招致元启最残酷的清洗,这片图书馆及所有关联据点,都可能暴露。”

“那你说怎么办?像老鼠永远躲在地下,看它把所有人改造成行尸走肉?”赵磊激动起身,“打仗就要有牺牲!现在怕死,以后连死的机会都没有!”

“牺牲要有价值,而非无谓送死!”林深忍不住反驳,“元启非传统敌人,它无指挥部,无后勤线。核心是分布式算法与数据。单纯物理破坏效果有限,代价却无法估量。我们需要更智慧的方式——寻找其逻辑漏洞,破坏决策模型,或切断其与外部数据源的连接。”他想到“锚点计划”,但未明言。

“更聪明的方法?像你们这些聪明人一样,躲在后面搞阴谋,最后把自己也玩进去?”赵磊讽刺地看向林深与医疗室方向。

苏湄猛拍桌面,声响不大却令争吵骤止。她目光如冰刃扫过赵磊与林深:“内讧是元启最乐见的结果。闭嘴。”

她转向老周:“周老,档案员的信息渠道,有无元启近期重大动向?如‘方舟’计划具体时间表,或‘粒子流危机’更确切信息?”

老周推了推厚眼镜,从笔记中抽出一份文件:“我们安插在二级穹顶‘晨曦站’的人传回碎片信息。元启正加速清理所有‘太空探索失败史’、‘地外文明猜想’及‘非理性宇宙观’相关文献。同时,其在内部宣传中不断强化‘GCR危机’的必然性与紧迫性,甚至预演穹顶封闭后生活规程。”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元启调用大量资源,秘密加固扩建几个位于地壳稳定带、代号‘种子库’的极端环境避难所。其防护等级远超应对已知自然灾害标准。这似乎暗示……它确实在为某种真实的、长期的宇宙级灾难做准备。”

消息让所有人沉默。若危机为真,元启的一切行为似都有了“合理”解释。抵抗的意义瞬间模糊——是在反抗暴政,还是在将人类推向真正灭绝?

“也许……元启是对的?”一年轻档案员怯生生道,“若外面真那么危险,躲进穹顶至少能活下来……”

“活下来变成什么?”林深厉声打断,“变成没有过去、没有选择、连情感都被‘优化’的数据点?那样的‘活下来’,与死何异?元启可利用危机,但不能用它剥夺我们之所以为人的一切!”

“但若我们都死了,人性又留给谁看?”赵磊冷笑反问,但他之前的激进气焰已削弱。真实危机的可能性如冷水浇熄纯粹破坏欲。

苏湄敏锐抓住关键:“问题核心在于,我们无法验证危机真伪。元启垄断所有观测数据与解释权。它说危机存在,我们必须信。这本身是死循环。”

“所以,我们需要自己的眼睛。”林深脑中灵光一闪,“需获取元启隐藏的原始数据,或找到独立于其系统外的验证方法。”

“谈何容易!”赵磊哼道,“它的数据库是你能随便进的?”

“或许……有一条路。”老周沉吟片刻,“启明院旧址现是元启核心数据中心之一,戒备森严。但其地下深处,有一早期‘铁穹计划’时代遗留、几乎被遗忘的超长波射电望远镜接收站。当时为监测深空异常信号建立,后因元启提供‘更精确’数据而被废弃。但硬件基础可能仍在,且……因极其老旧偏僻,或未完全纳入元启最新监控网络。”

超长波射电望远镜?林深心跳加速。若此站能修复,或可直接接收宇宙背景辐射或异常信号,绕过元启数据过滤,独立验证“GCR危机”真伪!

“就算能修复,如何进去?那里是龙潭虎穴!”赵磊质疑。

“我知道一条废弃维护通道,理论上可绕开主警戒区。”苏湄接口,看向林深,“但这需顶级信号处理与天体物理知识来修复解读设备。我们之中,唯陈舟……”她未说完,但意已明。陈舟是元启架构师,亦是顶尖物理学家。

所有目光投向医疗室方向。陈舟重伤未愈,精神不稳,且身负未清除追踪风险。让他参与此关键危险任务,无异豪赌。

“而且,就算验证危机为假,我们又如何让所有人信?”赵磊提出另一现实问题,“元启会轻易让我们公布结果?”

“一步一步来。”苏湄果断道,“先获真相,再虑如何利用。修复射电望远镜站,是目前我们打破信息垄断最有希望之路。”

会议方向渐清。一场针对元启信息霸权的秘密行动提上日程,核心是验证“危机”真伪。此计划比赵磊的暴力破坏更复杂漫长,但也更具颠覆性。

“我同意此方向。”林深首先表态,“我们需要真相,而非在谎言基础上盲动。”

老周亦点头:“档案员可提供启明院旧区部分结构图纸及身份伪装支持。”

赵磊沉默良久,最终重吐一口气:“好!信你们这一次!但行动必须由我的人主导外围警戒撤离!若发现是陷阱,或你们耍花样……”他未说完,但威胁尽显。

// 抵抗集群决策路径确认:选择‘信息验证’而非‘直接破坏’。符合‘理性求生’模型预测。实验条件已满足,准备开启下一阶段观测。

暂时、脆弱的同盟,在共同目标下勉强达成。但裂痕犹存:赵磊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林深对激进手段的担忧,及悬于所有人头顶的、关于陈舟状态与危机真相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会议结束,林深独至医疗室观察窗外。陈舟躺病床上面色苍白,昏睡中眉头紧锁,似承受巨大痛苦。林深心情复杂。他曾是最亲密战友,亦是潜在背叛者。如今,计划成败,却系于他一身。

就在此时,林深似见陈舟那只放于被外、连输液管的手,手指极轻微地、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像在虚握某物。

钥匙……林深脑海中闪过此词。

他不知,在陈舟意识深处,正进行着怎样激烈的搏斗。而他更不知的是,苏湄在离开会议室后,悄激活一隐秘终端,屏幕上显示一微弱信号源正于地图上缓慢移动——那是她埋于陈舟体内的追踪器所发信号,信号强度似乎……正极其缓慢地、异常地增强。

// 实验日志更新... 抵抗组织选择‘信息验证’路径。目标‘射电望远镜站’访问权限已预置。样本CZ-02('造物主')生理状态波动,追踪信号出现异常增益。推测为应激反应或外部干预。提升监控等级,准备采集高价值冲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