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陆辰景点开那封标注着“紧急”的邮件,内容简洁却令人心惊:「Wendy Lin's group primary experimental data set appears to be corrupted/deleted. Suspicious login activity detected from internal account. Possible sabotage.」(温蒂·林小组的主要实验数据似乎被损坏/删除。检测到内部账户的可疑登录活动。可能存在蓄意破坏。)

sabotage(蓄意破坏)?!

陆辰景的瞳孔骤然收缩,周身瞬间迸发出骇人的冷意。在斯坦福这种顶尖学术机构,竟然会发生如此卑劣的事情?目标直指林晚星?

他立刻回复邮件,指令清晰而冰冷:「动用一切资源,查明源头,恢复数据。确保她小组项目顺利进行。必要时,启动‘清扫’程序。」

回复完邮件,他猛地一拳砸在桌面上,昂贵的实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响声。愤怒,如同岩浆在他胸中翻涌。他千算万算,为她在学术道路上铺路,却没想到暗箭会以这种方式从背后射来!

是针对她个人,还是针对她所在的小组?或者是……冲着他陆辰景来的?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无论目标是誰,当务之急是帮她和她的小组渡过眼前的危机。数据是科研项目的生命线,尤其是在结营展示前夕,失去核心数据几乎是致命的。

他再次打开加密通讯频道,联系了李叔。

“李叔,斯坦福那边出了点状况。”他的声音压抑着怒火,“我需要你立刻联系我们在硅谷投资的、那家顶尖的数据安全公司,让他们派出最好的专家,以最高优先级,远程协助斯坦福夏令营的一个项目小组恢复数据。授权码我会发给你。”

“是,少爷!”李叔感受到少爷语气中的凝重,不敢怠慢。

陆辰景闭上眼,揉了揉眉心。他能做的,就是在遥远的幕后,为她扫清障碍,提供最强大的技术支持。剩下的,需要靠她自己和她的组员去面对和解决。

他相信她。那个在逆境中一次次站起来的女孩,绝不会被这种龌龊的手段击垮。

---

与此同时,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实验楼。

林晚星小组刚刚结束了一次长时间的STM测量,带着疲惫和期待回到数据分析室,准备处理新鲜出炉的数据。然而,当Ethan登录服务器,试图打开他们存储原始数据的文件夹时,屏幕上弹出的却是刺眼的红色错误提示——“文件路径无效或权限不足”!

“What the hell?” Ethan 脸色一变,快速敲击键盘尝试其他路径和备份。

Karl也立刻凑了过来,表情严肃。

Isabella和Priya面面相觑,感觉到了不妙的气氛。

林晚星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攫住了她。

几分钟后,Ethan颓然地靠在椅背上,脸色难看:“我们的主数据文件夹……不见了。连同最近的备份……也都被删除了。”

“什么?!这不可能!” Isabella 失声叫道。

“怎么会这样?服务器故障吗?” Priya也慌了神。

林晚星强迫自己保持镇定,她走到电脑前,声音有些发颤:“查一下操作日志,看看最后一次访问和修改是什么时候?谁操作的?”

Ethan立刻调出系统日志。记录显示,就在两个小时前,有一个属于项目内部管理员的账户,对他们的数据文件夹进行了“移动/删除”操作!

内部管理员?!

蓄意删除?!

一瞬间,整个小组如坠冰窖。

他们辛辛苦苦、耗费了近两周心血才获得的核心实验数据,在项目结营展示只剩不到五天的时候,被人为地、恶意地销毁了!

没有这些数据,他们的项目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前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结营展示也将彻底失败!

“Who would do such a thing?!”(谁会做这种事?!)Priya气得声音发抖。

“我们得罪谁了吗?” Isabella 脸色苍白地看向其他组员。

林晚星死死咬着下唇,指甲深深陷进掌心。巨大的震惊和愤怒过后,是一种冰冷的绝望。在异国他乡,遭遇如此明目张胆的暗算,他们甚至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

没有数据,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再来。但时间呢?STM机时早已排满,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几天内重新获得足够质量和数量的数据。

怎么办?

难道就这样放弃吗?

她不甘心!

数据分析室里弥漫着绝望和愤怒的气氛。Karl一拳砸在桌子上,Ethan眼神阴沉,Isabella和Priya更是急得眼圈发红。

“我们必须报告给项目负责人!” Isabella 激动地说。

“报告?然后呢?” Ethan 冷静地反问,语气带着嘲讽,“等他们慢吞吞地调查?就算最后查出来是谁,我们的项目也完了!结营展示怎么办?”

“那怎么办?难道我们就这样算了吗?” Priya带着哭腔。

林晚星一直沉默着,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阳光下熙熙攘攘的校园,大脑却在飞速运转。报告是必须的,但要等。当务之急,是找到挽回局面的方法。

数据……真的完全无法恢复了吗?服务器删除的文件,会不会有临时备份或者缓存?就算原始数据丢失,他们之前初步分析时生成的那些图表、拟合曲线,是否还分散保存在各自的电脑里?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照亮了她混乱的思绪。

她猛地转过身,眼神重新燃起了光芒,声音虽然还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们不能放弃!”

所有人都看向她。

“Ethan,你负责立刻联系项目IT支持,正式报告数据丢失,并要求他们尽全力尝试从服务器底层恢复数据,哪怕只有一部分也好!”

“Karl,Isabella,Priya,我们立刻分头行动,检查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电脑、U盘、甚至邮件附件,把所有之前下载过的、分析过的、哪怕是零散的数据、图表、笔记,全部找出来!汇总到一起!”

她的指令清晰而迅速,瞬间稳住了濒临崩溃的军心。

“对!我们肯定还有一些分散的数据!”

“快!行动起来!”

小组立刻像上了发条一样运转起来。Ethan跑去联系IT,其他人则飞快地打开自己的电脑,开始地毯式搜索。

林晚星自己也坐回电脑前,双手因为激动和紧张而微微颤抖,但操作却异常沉稳。她首先检查了自己电脑上的所有相关文件夹,找到了不少前期处理的图表和数据分析脚本。然后,她开始仔细回忆整个实验过程,试图从实验记录本和零散的数据片段中,重构出关键的数据点和趋势。

这无疑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如同在废墟上重建一座大厦。但这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外面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数据分析室里灯火通明,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偶尔急促的交流声。

IT支持的初步反馈令人沮丧——服务器上的删除操作很彻底,恢复希望渺茫。

希望,似乎都寄托在了他们自己手头这些零散的“碎片”上。

就在大家疲惫不堪,进展缓慢之时,林晚星的电脑突然弹出了一个来自陌生地址的加密邮件提醒。她疑惑地点开,邮件没有正文,只有一个附件——一个数据恢复工具的安装包,以及一行简短的说明:「试试这个,针对你们使用的服务器系统做过优化。匿名。」

匿名?

是谁?

林晚星的心跳漏了一拍。是项目组的人?还是……?

她来不及细想,死马当活马医,立刻按照说明安装运行了那个工具。令人惊喜的是,这个工具竟然真的扫描到了一些被标记为“已删除”但尚未被覆盖的临时数据碎片!

虽然不完整,但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大家快来看!我找到了一些数据碎片!”林晚星激动地喊道。

小组成员立刻围拢过来,看到屏幕上那些被恢复出来的零散数据点,如同在沙漠中看到了绿洲!

“太好了!”

“这是哪个工具?太厉害了!”

希望,重新在每个人眼中点燃。

他们利用恢复出来的数据碎片,结合各自手头零散的分析结果,开始拼凑、拟合、反推,试图最大程度地还原原始数据的样貌。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通宵达旦。

斯坦福物理系实验楼的那间数据分析室,灯光亮了一整夜。林晚星和她的组员们,像一群执着的地质学家,在数据的断层和碎片中,小心翼翼地挖掘、拼接、推理。

恢复出来的数据碎片支离破碎,充满了噪声和缺失。他们需要运用扎实的物理知识,结合之前实验的经验和理论模型的预测,去填补那些空白,判断那些异常点是否可靠。

争论,妥协,验证,再争论。

林晚星成为了整个重建过程的核心。她那种对物理图像的敏锐直觉和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此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往往能从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数据片段,推断出整个变化趋势,或者指出其他人拟合中的不合理之处。

“这里,Karl,你的拟合函数忽略了材料可能存在的各向异性,如果加入这个修正项……”

“Priya,这个噪声点群集出现在特定偏压条件下,很可能不是随机噪声,而是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物理信号,不能简单剔除……”

“Ethan,把我们反推出来的这个能带结构,和理论组之前计算的结果对比一下,看看一致性如何……”

她的声音因为熬夜而沙哑,眼睛布满血丝,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和专注,仿佛有火焰在其中燃烧。

她的冷静、专业和领导力,彻底折服了小组的每一位成员。就连一向骄傲的Karl和沉默的Ethan,此刻也完全听从她的指挥和判断。

他们不再仅仅是同学,而是成为了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学术上的)的战友。

黎明时分,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时,他们终于成功地利用拼凑和反推的数据,重构出了核心实验现象的关键证据链!虽然无法完全复原原始数据的每一个细节,但足以支撑他们项目的核心结论,并且因为经历了如此严苛的“考验”,他们对其中的物理内涵理解得更加深刻!

看着屏幕上那经过千辛万苦才“重生”的图表和结论,五个人相视一笑,疲惫的脸上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劫后余生的庆幸。

“We made it…”(我们做到了……)Isabella 喃喃道,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却是喜悦的泪水。

“Wendy, without you, we would be totally lost.”(温蒂,没有你,我们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Priya抱住林晚星,声音哽咽。

Karl和Ethan也向林晚星投来了由衷敬佩的目光。

林晚星看着大家,眼眶也湿润了。这一夜的奋战,不仅挽救了他们的项目,更让她收获了宝贵的友谊和无可替代的团队经验。

“It's a team effort.”(这是团队的努力。)她微笑着说,声音沙哑却坚定。

就在这时,Ethan的电脑收到了IT支持部门的正式回复邮件。经过深入调查,他们确认了数据删除是来自一个被盗用的内部测试账户,登录IP经过多次跳转,难以追踪源头,但基本排除了系统故障的可能。邮件最后表示遗憾,并承诺会加强安全管理。

果然是有预谋的 sabotage!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得到官方确认,还是让所有人的心沉了一下。

“Who? Why?”(是谁?为什么?)Isabella 愤怒地问。

林晚星沉默着,她心中有一个模糊的猜测,但却无法证实。是针对她这个突然出现的、拿了小组领导权的中国女孩?还是……有更复杂的背景?

她摇了摇头,将纷乱的思绪压下。

“现在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她看着组员们,“数据我们已经抢回来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准备好结营展示,用最出色的表现,告诉那个在背后搞鬼的人——我们,是打不倒的!”

她的声音带着一股凛然的力量,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斗志。

“对!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厉害!”

“一定要拿最佳项目!”

危机,似乎暂时度过了。

但林晚星知道,那只隐藏在暗处的手,恐怕不会就此罢休。

结营展示,或许才是真正的考验。

数据失窃风波虽然被林晚星小组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一点点“神秘帮助”强行化解,但阴影并未散去。项目结营展示在即,气氛变得有些微妙和紧张。

其他小组似乎也隐约听到了些风声,投向林晚星小组的目光多了几分探究和同情,当然,也不乏幸灾乐祸者。

林晚星无暇他顾,她和组员们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结营展示的准备中。他们不仅要呈现研究成果,更要清晰地阐述在数据几乎丢失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通过物理直觉、逻辑推理和团队协作重构证据链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动人的科学故事。

展示前一天,所有小组进行最后一次排练。项目负责人和几位主要教授都会到场观摩指导。

轮到林晚星小组时,她作为主要报告人,站在了演讲台前。尽管内心依旧有些紧张,但当她开口,用流利而清晰的英语介绍他们的项目时,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和对课题的深刻理解,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她的讲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尤其是在解释数据重建过程时,她并没有刻意回避遭遇的困难,而是坦诚地分享了他们的思路和方法,将其转化为展示科学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绝佳案例。

台下,项目负责人老教授频频点头,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其他教授也交头接耳,显然对这个小组的经历和表现印象深刻。

然而,就在林晚星的报告进行到最关键的部分,展示他们重构出的核心数据图表时,观众席中突然响起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用的是德语:

“这些数据……看起来似乎过于‘完美’了?尤其是在经历了所谓‘灾难性’丢失之后?我怎么知道这不是你们为了弥补数据缺失而……‘加工’过的结果呢?”

发言的是来自另一个小组的德国男生,与Karl来自同一城市,平时就有些竞争意识。他的话虽然带着疑问的语气,但其中的暗示不言而喻——他在质疑林晚星小组数据的真实性和学术诚信!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晚星和那个提问的德国男生身上。

学术不端,这是在顶尖学术圈最不能被触碰的红线!一旦沾上,几乎意味着身败名裂!

Karl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用德语低声斥责了那个男生一句。Isabella和Priya又惊又怒。Ethan则握紧了拳头。

林晚星站在台上,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她没想到,对方竟然会用如此恶毒的方式,在最后关头发起攻击!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教授和营员,最后落在那个德国男生带着一丝得意的脸上。

她知道,此刻任何情绪化的反驳都是苍白的。她必须用最理性、最专业的方式,彻底粉碎这个污蔑。

全场目光的焦点下,林晚星非但没有慌乱,嘴角反而勾起了一抹极淡的、带着冷意的弧度。

她看向那个提问的德国男生,没有立刻回答他的质疑,而是转向台上的控制电脑,快速操作了几下。

“既然这位同学对我们的数据重建过程如此感兴趣,”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报告厅,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那么,我不介意在这里,向大家更详细地展示一下,我们是如何从废墟中,一步步将这些数据‘挖掘’出来的。”

她调出了之前并未在正式PPT中展示的、更加详尽的辅助材料——包括数据恢复工具扫描出的原始碎片截图、他们小组内部讨论重构思路的笔记照片、不同拟合方法的对比结果、以及最关键的是,他们将反推数据与理论模型预测、以及前期少量未被波及的校准数据进行交叉验证的结果。

她一边展示,一边用精准的物理语言,条分缕析地解释每一个步骤的逻辑依据和不确定性分析。

“……所以,你看,”她最后将目光重新投向那个脸色开始有些不自然的德国男生,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学术上的居高临下,“我们并非凭空‘创造’了数据,而是基于物理定律和严格的逻辑推理,对丢失的信息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合理的‘重构’和‘反演’。整个过程,每一步都有迹可循,有据可查。如果你对我们使用的反演方法或者不确定性分析有疑问,我很乐意在展示结束后,与你进行更深入的、专业层面的探讨。”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项目负责人老教授身上,微微鞠躬:

“科学的精神在于求真与质疑。我们欢迎任何基于事实和逻辑的质疑,这能帮助我们进步。但对于毫无根据的臆测和污蔑,我想,这并非我们聚集在这里的目的。”

一番话,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既彻底澄清了嫌疑,又展现了深厚的学术素养和从容的气度。

报告厅里安静了几秒,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尤其是几位教授,一边鼓掌一边赞许地点头。

那个德国男生在众人目光和掌声中,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悻悻地坐了下去,不敢再发一言。

林晚星小组的结营展示,因为这个意外的插曲,反而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大获成功!

展示结束后,老教授特意走过来,拍了拍林晚星的肩膀,眼中满是欣赏:“做得非常好,Wendy。不仅仅是你的科研能力,更有你面对困难和质疑时表现出的勇气与智慧。你是一位真正的、有潜力的科学家。”

“谢谢教授。”林晚星真诚地道谢,心中充满了激动和释然。

他们成功了!凭借自己的实力,堂堂正正地赢得了尊重和认可!

结营仪式上,林晚星小组毫无悬念地获得了“最佳项目展示奖”和“最佳团队协作奖”。捧着奖杯和证书,五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所有的艰辛和委屈,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成功的甘甜。

当晚,夏令营举办了告别晚宴。林晚星收到了许多来自其他营员和教授的祝贺和交换联系方式的请求。她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需要努力适应环境的中国女孩,而是成为了本届集训营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晚宴气氛热烈,林晚星却有些心不在焉。她走到宴会厅外的露台上,看着斯坦福校园美丽的夜景,晚风吹拂着她微烫的脸颊。

她拿出手机,看着那个沉寂的「☆」号码,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喜悦想要与他分享,委屈想要向他倾诉,还有那隐隐的不安……

她犹豫了很久,最终,只是对着星空,轻声说了一句:

“谢谢你。”

无论那个匿名邮件是否与他有关,她知道,他一定在某个地方,关注着她,守护着她。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收到了一条新的短信。

来自那个她以为永远不会再主动联系的号码——顾言深。

「晚星,听说你在斯坦福表现非常出色,恭喜你。另外,有件事想提醒你,务必小心身边一个叫‘Alex’的美籍华裔助教,他背景可能不简单,与陆家有些关联。」

林晚星看着这条信息,瞳孔骤然收缩。

Alex?

那个在项目初期给予过他们不少帮助、总是笑容温和的华裔助教?

他与陆家有关联?

那么,数据失窃……难道……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