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志愿表交上去后,林栀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为自己勇敢一次的释然,也有对即将到来的家庭讨论的隐隐担忧。她知道,那张表上的第三个选项,在父母眼中,很可能意味着“不稳定”和“偏离轨道”。
果然,周五晚上,一家三口坐在客厅里,气氛有些不同于往常的温馨。妈妈拿着手机,屏幕上正是学校老师反馈回来的模拟志愿表截图。
“栀栀,”妈妈放下手机,语气尽量温和,但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前两个志愿,P大和T大,爸爸妈妈都很支持,也相信你的实力。只是这第三个……C大的人文科学试验班,是不是太……宽泛了些?”
爸爸也推了推眼镜,接话道:“是啊,栀栀。金融、经济、管理,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专业,未来就业方向清晰。这个人文科学试验班,听起来固然不错,博雅教育嘛,但具体学什么?以后做什么?会不会有点……务虚了?”
林栀坐在沙发上,双手放在膝盖上,微微收紧。她早就准备好了说辞,但真正面对父母关切而不解的目光时,心里还是有些紧张。
“爸,妈,”她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眼神努力保持镇定,“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P大、T大是我的目标,我会尽全力去争取。但是……高考也存在不确定性,填报C大作为一个保底和选择,我觉得是合理的。”
她停顿了一下,观察着父母的脸色,继续谨慎地说道:“而且,C大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并不是务虚。它强调的是通识教育和跨学科视野,第一年结束后可以根据兴趣和能力再选择具体方向,比如社会学、人类学、甚至环境科学。我觉得……这能让我在决定最终专业前,有更多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她没有直接说出“可可西里”,也没有提及内心对纯粹文字和远方那种朦胧的渴望,而是选择了更理性、更符合父母逻辑的方式去解释。
妈妈沉默了片刻,看着女儿清亮而坚定的眼神,语气软了下来:“栀栀,妈妈不是要逼你。只是希望你以后的路能走得顺遂一些。这个世界竞争很激烈,一个好的、实用的专业,是一块很重要的敲门砖。”
“我知道,妈。”林栀轻声回应,“但我相信,无论学什么,只要学得好,学得精,都能找到自己的路。而且……外婆也支持我多看看,多想想。”
她适时地搬出了外婆。果然,提到外婆,父母的脸色都缓和了些。外婆在这个家里,有着独特而受尊重的地位。
爸爸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许多:“你外婆是经历过风雨的人,她看事情有她的道理。既然你这么想,那……爸爸尊重你的想法。不过,前提是,前两个志愿,必须全力以赴。”
“我会的!”林栀立刻保证,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涌起一股暖流和感激。她知道,这已经是父母能做出的最大程度的理解和让步。
这场温和的“谈判”,没有激烈的冲突,只有两代人之间基于爱的沟通与磨合。林栀庆幸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虽然有着期望,但最终愿意尊重她选择的家庭。
四月底,第二次全市模拟考试如期而至。气氛比一模时更加紧张,仿佛真正的高考已经提前拉开了序幕。
考数学那天,林栀状态不佳。或许是前一夜没睡好,或许是压力太大,一道她平时十拿九稳的立体几何题,竟然卡壳了。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她的额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思路像打了结的毛线,越急越乱。
周围的同学都在奋笔疾书,沙沙的书写声像无形的鞭子,抽打着她紧绷的神经。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感攫住了她——如果高考也这样怎么办?如果让父母失望了怎么办?如果……她离他可能存在的世界更远了怎么办?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这道题时,目光无意间扫过笔袋里那支深蓝色的星辰钢笔。它静静地躺在那里,笔帽顶端的珍珠在考场明亮的灯光下,泛着温润柔和的光。
陆沉送她笔时,那副漫不经心却又带着某种认真的样子,突兀地闯进她的脑海。
“觉得好用就行。”
他当时是这么说的。
莫名的,一股奇异的力量仿佛顺着那支笔,传递到她的指尖,稍稍抚平了她焦躁的心绪。她深吸一口气,将那道暂时无解的题搁置一旁,先去做后面的题目。
当她顺利完成后面的试卷,重新回头审视那道几何题时,心境已然不同。她不再慌乱,而是冷静地重新审题,在草稿纸上画着辅助线。忽然,灵光一现,之前堵塞的思路瞬间贯通!
她立刻拿起那支星辰钢笔,流畅地在答题卡上写下了解题步骤。笔尖划过纸张,顺滑而稳定,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林栀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看着那道几乎让她崩溃的题目最终被完美解答,心里充满了后怕与庆幸。
走出考场,秦悠悠哭丧着脸跑来:“完了完了,栀栀,最后那道几何题好难,我都没做出来!”
林栀拍了拍她的背,轻声安慰了几句。
她抬头,望向远处湛蓝的天空,心情复杂。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让她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高考的残酷与不确定性,也让她对那支笔,以及送笔的人,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更深层次的依赖与联想。
他随手送出的礼物,竟在她最紧张慌乱的时刻,成了安抚她心绪的镇定剂,和带来好运的护身符。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某种冥冥之中的暗示?她不敢深思,只是将钢笔更加珍惜地收好。
晚自习时,她在日记本上写道:
4月29日,阴转晴
二模数学,险些崩盘。关键时刻,竟是那支笔……让我冷静下来。陆沉,你知不知道,你无意间的一个举动,可能真的影响了我人生的轨迹?也许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但这份力量,是真实的。谢谢。最后几十天,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