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在一种略显奇异,但总体平和的气氛中结束。父亲王大强虽然没再多说什么,但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些许,饭后罕见地没有立刻出门溜达或者打开那台噪音巨大的老旧电视机,而是坐在那里,又点了一支烟,目光时不时地扫过坐在饭桌另一头、已经重新摊开数学课本的王铭。母亲林淑芬收拾着碗筷,动作轻快,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欣慰。妹妹王莹则趴在里屋的门口,好奇地探望着突然变得“不一样”的哥哥。
王铭对周遭的一切似有所觉,但他并未分心。他的全部精神,已经聚焦于眼前的任务——理解并掌握“有效实践”的规律,尽快提升【数学·代数】的熟练度,为72小时后的数学小测做准备。
他摒弃了以往那种摊开书就发呆,或者漫无目的翻页的习惯。他回想着系统灌输的信息,以及下午在英语课上初步成功的经验。
“专注”、“理解/意图”、“重复/应用”。
这三个要素,是关键。
他首先尝试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抄写公式。
他找到代数部分的核心公式,比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开始在草稿纸上一遍遍地默写。
x = [-b ± √(b² - 4ac)] / (2a)
x= [-b ± √(b² - 4ac)] / (2a)
……
写了五六遍,手腕有些发酸,但脑海中一片寂静,没有任何系统提示音响起。
王铭停下笔,皱起了眉头。
无效?
是因为缺乏“理解”和“意图”吗?他只是机械地重复书写,并不知道这个公式具体如何应用,也没有带着“掌握它”的明确目的去写。
他立刻改变策略。
他翻到课本上介绍这个公式的章节,不再只看公式本身,而是逐字阅读公式的推导过程,试图理解为什么公式长成这样,每个字母代表什么,±号又意味着什么。
【专注: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逻辑和符号意义。】
【意图:掌握该公式的原理,为后续解题打下坚实基础。】
这个过程比单纯抄写困难得多,那些数学符号和逻辑步骤像是缠绕在一起的线团。他不得不放慢速度,反复阅读,在草稿纸上跟着课本的步骤一步步演算。有好几次,他的思路卡住,不得不退回前一步重新思考。
但当他终于跟随着课本,勉强理解了推导的大致思路(尽管还有些模糊),明白了 a, b, c 代表系数,± 代表两个可能的根时——
【叮!通过有效实践,【数学·代数】熟练度+1。】
提示音响起!
王铭精神一振,心中豁然开朗。
果然!单纯的机械重复无效,必须带有理解和思考!
他趁热打铁,没有停留在理解层面,立刻翻到后面的例题部分。找到一道直接应用求根公式的简单题目。
题目:解方程 x² - 5x + 6 = 0。
【专注:应用刚理解的求根公式解题。】
【意图:验证理解,掌握公式应用方法。】
【重复/应用:识别 a=1,b=-5, c=6,代入公式计算。】
他对照着公式,小心翼翼地将数字代入。
x= [5 ± √(25 - 24)] / 2
=[5 ± 1] / 2
得出 x1 = 3, x2 = 2。
然后他还不放心,将结果代回原方程验算。
3²- 53 + 6 = 9 -15 +6 = 0。
2²- 52 + 6 = 4 -10 +6 = 0。
验证正确!
就在他完成验算,确认自己不仅代入了公式,而且得到了正确结果,并理解了为什么是这个结果的那一刻——
【叮!通过有效实践,【数学·代数】熟练度+2!】
这次竟然增加了2点熟练度!比单纯理解理论时还多!
王铭的眼睛亮了起来。
他明白了!
“有效实践”是一个递进的过程:
· 专注 是基础,心无旁骛。
· 理解/意图 是方向,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为什么学。
· 重复/应用 是深化和验证,将理解的知识付诸实践,解决具体问题。
而实践(应用)环节,尤其是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带来的反馈,似乎比单纯的理解理论提供的熟练度更高!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立刻寻找下一道同类题型。
题目:解方程 2x²+ 3x - 2 = 0。
【专注:应用求根公式解题。】
【意图:巩固公式应用,提升解题熟练度。】
【重复/应用:识别 a=2,b=3, c=-2,代入公式计算。】
这次他熟练了不少,很快得出 x1 = 1/2, x2 = -2。验算正确。
【叮!通过有效实践,【数学·代数】熟练度+1。】
虽然只增加了1点,但王铭并不失望。他意识到,随着对同一类型题目熟练度的提升,每次实践获得的熟练度可能会递减,除非遇到更复杂或全新的应用场景。这很合理,符合学习规律。
他没有纠结于一点熟练度的差异,而是继续投入到下一道题中。他开始有意识地挑选不同类型的代数题,不仅是解方程,还包括因式分解、不等式等等,不断重复着“理解概念 -> 尝试应用 -> 验证总结”的循环。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
他发现,当自己完全沉浸在这种“有效实践”的状态中时,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反而像是一场不断解锁新成就、获取经验值的冒险。每一次系统提示音的响起,都是对他努力的最直接肯定。
他甚至开始享受这种挑战。遇到难题时,他会调动三十岁心智带来的更强韧性和分析能力,不急不躁,拆解问题,回顾基础知识,一步步尝试。而当他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攻克一道之前看来无从下手的题目时,那种成就感,远比前世用拳头摆平某个对手要强烈和持久得多。
不知不觉,墙上的老式挂钟敲响了九下。
王铭从题海中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长舒了一口气。他看向系统界面。
【数学·代数 LV0 (63/100)】
短短两个多小时,从最初的12点,提升到了63点!距离升级只剩37点!这个效率,堪称恐怖!
虽然他知道,这是因为起点太低,而且前期升级所需熟练度较少,但这也足以证明“有效实践”这条路径的强大。
他合上课本,感觉脑海中关于代数的基础知识清晰了不少,那种面对数学题时的茫然和畏惧感,也减弱了许多。
“有效的规律……” 王铭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他已经初步摸清了系统“有效实践”的判定标准,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这不仅仅是针对数学,对于其他任何学科,任何技能,这条规律都同样适用。
掌握了这把“钥匙”,他就有信心打开通往任何领域的大门。
夜已深,窗外万家灯火。
王铭收拾好书本,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昂扬的斗志。
数学小测及格?
那只是检验他初步成果的第一块试金石。
他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今夜摸索出的这条“有效的规律”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