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更新时间:2025-11-13 16:45:37

小会议室的椭圆桌旁,围坐着五六个人。除了陆时衍和苏晓冉,还有张姐、林薇,以及另外两位负责渠道和设计的男同事。

这是苏晓冉第一次参加项目组级别的会议,她选择了一个靠近末尾的位置,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将打印好的资料库摘要分发给众人。

陆时衍坐在主位,没有多余的开场白,直接切入主题:“校庆文创项目前期调研阶段正式启动。今天会议明确两件事:目标高校的优先级排序,以及初步的接洽策略。”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面前的资料上,“先从资料库汇总的情况开始讨论。”

林薇率先开口,笑容得体:“陆主管,我看了一下资料,觉得A大和F大可以作为首批重点。A大综合实力强,校友资源丰富;F大艺术氛围浓厚,他们的设计社团在全国都拿过奖。从影响力和产出效果看,这两所应该是首选。”她侃侃而谈,显然事先做过功课。

负责渠道的同事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陆时衍不置可否,目光转向苏晓冉:“苏晓冉,资料是你整理的,你的看法呢?”

突然被点名,苏晓冉心跳漏了一拍,感受到几道目光瞬间聚焦在自己身上,尤其是林薇那边投来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她深吸一口气,翻开自己面前那份做了密密麻麻笔记的资料:“林姐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根据近期活跃度和项目匹配度来看,我认为师范大学也值得列入首批重点考虑。”

林薇轻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指导”的意味:“晓冉,师范大学虽然不错,但影响力和辐射范围比起A大、F大还是有差距的。我们项目资源有限,肯定要优先投向声量最大的地方。”

苏晓冉没有退缩,她将面前一份整理好的数据往前推了推,声音清晰却坚定:“我同意资源需要优化配置。但我筛选的重点不仅是学校声誉,更看重其社团与‘校庆文创’主题的契合度和执行潜力。”

她看向陆时衍,尽量让自己的表述专业、客观:“师范大学的‘非遗传承社’和‘文创设计协会’有多次成功合作的经验,他们去年举办的‘校园记忆器物再造’活动,从创意到落地都非常完整,在学生中口碑很好。而且,他们社团负责人反馈的接洽意愿非常积极,沟通成本可能会相对较低。”她顿了顿,补充了最关键的数据,“相比之下,A大相关社团近期活动偏向商业竞赛,F大设计社目前正在承接另一个大型商业项目,精力可能分散。这是我根据他们社媒更新频率和互动内容做的初步判断。”

会议室内安静了一瞬。另外两位男同事低头翻看着苏晓冉提供的资料,似乎被她的分析吸引了。

林薇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语气微冷:“晓冉,你毕竟是新人,对高校资源的判断可能还停留在纸面数据。实际接洽中的变数很多,不是光看几个活动案例和互动数据就能决定的。”

这话带着明显的质疑,几乎是在否定苏晓冉工作的价值。

苏晓冉感到脸颊有些发烫,正要开口,主位上一直沉默的陆时衍却开了口。

他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一下,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集中过去。

“数据分析是决策的基础,苏晓冉的调研方向没有问题。”他先定下了基调,语气不容置疑,随即话锋一转,看向林薇,眼神平静却带着压力,“林薇,你提到实际接洽变数,很好。那么,基于你的经验,针对A大和F大社团目前可能存在的精力分散问题,你的接洽策略和风险预案是什么?”

林薇一时语塞,她显然没有准备到这么细的程度,脸上闪过一丝慌乱:“这个……需要实际接触后才能具体判断……”

陆时衍没有追问,目光重新回到手中的资料上,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平稳:“首批目标暂定五所,A大,F大,师范大学,C大,D大。苏晓冉继续负责资料库的动态更新和维护,确保信息时效性。林薇,你负责制定这五所高校的初步接洽计划,包括优先级排序、接洽话术和风险预案,明天下班前发我。”

他三言两语分配了任务,肯定了苏晓冉的工作,也给了林薇更具体的、无法推诿的责任。

“散会。”

众人起身离开。苏晓冉默默收拾着东西,手心因为刚才的紧张而有些潮湿。

“晓冉。”张姐走过她身边,低声快速地说了一句,“资料准备得很充分,不错。”

苏晓冉心里一暖,点了点头。

林薇面无表情地快步走了出去,没有看她一眼。

苏晓冉落在最后,当她抱着笔记本走到门口时,走在前面的陆时衍脚步微顿,没有回头,声音清晰地传来:

“保持住你的细致。”

说完,他便径直离开,背影挺拔而冷峻。

苏晓冉站在原地,看着他消失在走廊转角,耳边回响着他最后那句话。

没有表扬,只是一句简短的提醒。

却像一缕强心剂,瞬间抚平了她所有的不安和委屈。

她明白了,在这个战场上,流言蜚语是暗箭,但扎实的能力和成果,才是她最坚固的铠甲。

而他那句“保持住”,是她此刻最需要,也最珍贵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