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更新时间:2025-11-19 00:48:24

晨会结束。

燕帝回到书房。

书桌上,摆满了奏折。

燕帝让一旁的总管太监张德顺,把有关慕容庆的密奏挑出来。

这些密奏,皆是由鹰眼卫呈上。

大燕六卫。

青龙卫镇守东方,白虎卫镇守西方,玄武卫镇守北方,朱雀卫镇守南方,麒麟卫守护京畿要地。

而鹰眼卫,是独属于燕帝负责的特务组织。

专门从事监视,缉拿,情报等特务工作。

燕帝打开第一封密奏,看到慕容庆离开皇宫,第一个见的是太子,并且全身而退,在心里暗自点评,“还算不笨!”

第二封,面见蜀商。

燕帝点评,“还算聪明。”

第三封,以大燕律令,当街强压冯家三公子冯士晖下拜。

燕帝:还算机敏。

第四封,一张白纸抢花魁。

燕帝先是一怒,觉得此子轻佻,不堪大用。

随后便看到了那首震惊四座的《一剪梅》。

当读到最后一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燕帝不禁浑身一震,暗自赞道,“此词可称千古佳作,只是少了点英雄气!”

总管太监张德顺看他的神色阴晴不定,在一旁小心斟茶。

燕帝问道,“今天可还有六皇子的消息?”

张德顺马上回道,“鹰眼卫的奏报还没有来,不过奴才刚刚得到一件与六皇子有关的坊间戏闻。”

“哦?”

燕帝颇感兴趣道,“说来听听。”

他放下奏章,端起茶水喝了口。

张德顺恭敬回道,“听说,六殿下昨晚与花魁娘子柳如意共度春宵。早上花魁娘子传出消息,说是六皇子很强,她很满意!”

燕帝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吓得张德顺赶紧递上锦帕。

燕帝拿过锦帕抹了把嘴,冷着脸骂道,“堂堂皇子,流连于烟花之地。戏于坊间,成何体统!”

“六殿下此举,确实不妥!”

张德顺尴笑着附和。

燕帝沉默了下,突然问道,“你有没有发现,老六最近突然变了许多?或者,他之前隐藏了许多?”

张德顺猫着腰,脑子急转,一时摸不透燕帝的心思,只是谨慎回道,“六殿下与之前的表现,确实有些不一样。”

“这小子,倒是有些让朕看不懂了!”

燕帝沉吟了下,让张德顺下诏鹰眼卫,继续盯着慕容庆。

他从书桌上,翻出兵部提交的,有关增兵云州前线的奏折。

当下批奏,“同意!”

闲郡王府。

慕容庆让管家福伯送走了蜀商会长褚元良。

在一番宏图大志的PPT洗脑下,褚元良终于决定赌上一把。

他答应在三天内,筹集百万两银子交给慕容庆。

不过,老狐狸给慕容庆出了一个考验。

让慕容庆在三天内,将蜀州的盐引交给他。

一手交盐引,一手给钱。

如果慕容庆办不到,蜀商马上掉头。

这倒是给慕容庆出了个难题。

如果说,他在当上征北大将军后,靠着兵权要一个盐引轻轻松松。

现在,他无兵无权。

没有盐引,就没有一百万两。

没有一百万两,就没有兵权。

没有兵权,就要不来盐引。

似乎,陷入了一个套娃循环。

虽然慕容庆理解褚元良的谨慎,但是在心里还是大骂老小子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朝廷的盐引,掌握在盐运使司的手里。

负责人是盐运使,吴承禄。

正三品官职,宰相上官策的嫡系。

想要拿下盐引,就得让上官策点头。

虽然上官策是太子的人,但是这件事情求太子没用。

从来都是太子听上官策的,没有上官策听太子的。

这位宰相大人,可是出了名的权臣。

要从他的手里分取利益,那可不是一件易事。

慕容庆躺在摇椅上头疼了一会,福伯突然来报,说是国子监的一群监生在门外求见。

慕容庆正烦心盐引的事情,本来不想搭理这些穷酸腐儒。

福伯提醒,说是领头的监生正是盐运使吴承禄的小儿子,吴友良。

慕容庆一个翻身坐起,暗道老天爷这是瞌睡送枕头啊?

他赶紧让福伯设宴,在正堂招待众人。

为表正式,他特意去了后堂让蕊儿给他换了一身青衣儒装。

到正堂时,里面正一阵热闹。

这些监生不断在里面品鉴《一剪梅》。

一个个说的是口沫横飞,恨不得把这首词掰碎了品鉴。

这些监生有的衣着华丽,有的穿着普通儒生的青袍。

显然,有的是官生,有的是民生。

国子监有两种学生。

官生即是官宦子弟。

民生则是寒门子弟。

“恕罪,恕罪,诸位仁兄久等了!”

慕容庆一身寒门青衣,在这里倒是与寒门的儒生打成一片。

“六殿下客气了!”

吴友良带着众人,马上起身下拜。

见到慕容庆彬彬有礼的模样,大家的心里都对他多了几分好感。

他伸手招呼着众人落座,让蕊儿马上给大家奉茶。

领头的吴友良第一个拱手说道,“殿下,学生吴友良。今日带大家过来,是想专门领教殿下的才学,与殿下探讨一下这首《一剪梅》得创作心得。还请殿下不吝赐教啊!”

“贤弟客气了,才学不敢当,只是会做几首酸词而已!”

慕容庆打量着他,好像打量着财神爷一样。

暗道你图我的词,我还图你的盐呢!

一行人交流探讨了一番。

慕容庆告诉大家,他创作此词,只是思念一个姑娘,有感而发。

吴友良这个八卦精,张口就问,这个姑娘是谁?可是如意小姐?

慕容庆摇头,哪里敢这么回答。

要是让父皇知道,他整天惦记一个花魁,还不得打死他?

他想了想,模棱两可道,“为了这位小姐的名声,名字就不提了。不过可以说,她绝对称得上是燕京第一才女。”

“原来如此!”

众监生一听,心中各有判断。

有人猜测就是柳如意,她正是燕京成最有才的花魁。

有人猜测是宰相之女,上官婉儿。

她也有燕京第一才女的称呼。

更有甚者,猜测是太尉冯家之女,冯玉雁。

“雁子回时,月满西楼。”

可不就是在思念冯玉雁嘛!

慕容庆一头冷汗,被这些吃瓜群众的八卦精神打败了。

他赶紧转移话题,有意讨好吴友良。

让蕊儿取了文房四宝,提笔送了吴友良一首诗当今日词会的结尾:

送友良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叶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