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个多月的忐忑等待后,部队的消息终于传来。林晓收到沈军的加急信件,信中表明药品临床试验成果斐然。跌打损伤药膏对战士们高强度训练造成的各类损伤疗效显著,能迅速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风寒感冒冲剂也有效减轻感冒症状,缩短康复周期,深受试用战士们的好评。不过,部队方面强调,药品若要正式列入医疗物资采购清单,量产时必须严格保证质量的稳定性与标准化。
林晓得知消息,心中大石落地一半,立刻将喜讯告知参与药品研发的村民。大家齐聚在村子的老槐树下,脸上洋溢着喜悦。
“乡亲们,咱们的药在部队试验成功啦!”林晓兴奋宣布。
“真的吗?晓丫头,那可太好了!”王大爷笑得合不拢嘴。
“不过,部队要求实现量产标准化,这可得下番苦功夫。”林晓接着说道。
李婶担忧地问:“晓丫头,咱一直凭经验做药,要做到每回都一模一样,能行吗?”
林晓坚定地看着大家:“能行!从现在起,详细记录每一道工序,精确药材用量、熬制时间和温度。这不仅是完成任务的关键,也是村子药品迈向更广阔市场的契机。”
此时,沈军刚好回村探亲。他在部队时便一直心系稻香村药品量产标准化的进展,这次一有探亲机会,立刻赶回村子。看到众人,他说道:“部队会提供技术指导,协助大家解决量产标准化难题。咱们携手努力,定能成功。”
在沈军协调下,部队派来经验丰富的药剂师,指导药品量产标准化工作。药剂师一到,就与林晓及村民投入紧张工作。
“大家瞧,这药膏熬制,温度需控制在120到130摄氏度之间,时间精确到30分钟,才能保证药效一致。”药剂师边操作边讲解。
林晓和村民们认真学习、反复试验。然而,过程中问题不断。
一次,按标准流程熬制的药膏,药效却未达预期,众人气馁。
“怎么回事呢?明明按要求做的呀。”林晓眉头紧皱。
药剂师仔细检查发现,是采购的一批药材质量有细微差异。
“药材品质对药效影响重大,必须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药剂师严肃说道。
林晓当即决定,亲自前往采购药材的山区,与药农沟通。
在山区,林晓见到药农老张。
“张大叔,药材质量至关重要,关乎部队战士健康与村子发展。”林晓诚恳说道。
老张面露难色:“晓丫头,我们也想保证质量,可收成受天气影响,难免有波动。”
林晓思索片刻,说:“张大叔,我们提供种植指导,按我们方法种,保证收购价格,您看如何?”
老张眼前一亮:“那敢情好,晓丫头,就听你的!”
解决药材质量问题,量产标准化工作渐入正轨。可这时,村里那个出了名的二流子刘二,看着大家忙得热火朝天,却在一旁阴阳怪气。
“哼,我看林晓就是想自己出风头,把大家累得半死,这对村子有啥好处?说不定就是想给自己捞点好处罢了。”刘二抱着双臂,吊儿郎当地说道。
这话一出口,原本热闹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村民们的脸色都变得不好看。
村长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指着刘二大骂:“刘二,你说的这叫什么话!晓丫头为村子做了多少事,大家都看在眼里。从带着咱们和外贸公司合作,到研发这些产品,哪一样不是为了村子好?现在和部队合作,更是难得的机会,你不帮忙也就罢了,还在这儿说风凉话,简直是混账!”
一旁的王大爷也忍不住骂道:“刘二,你平时游手好闲也就算了,这种时候还出来捣乱。晓丫头一心扑在村子发展上,你别在这儿抹黑她。”
李婶也气愤地说:“就是,刘二,你看看晓丫头为村子操了多少心,你不感恩也就罢了,别在这儿搅和大家的积极性。”
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对,刘二,你要是不想干活就一边待着去,别在这儿胡说八道。”
刘二被众人骂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还想嘴硬:“我……我就是说说而已,你们别这么大火气嘛。”
村长瞪着他,严肃地说:“刘二,我警告你,别在这儿捣乱。村子发展好了,对你也有好处。要是你再敢说这种风凉话,破坏村子团结,村里可容不下你!”
刘二见状,不敢再吭声,灰溜溜地溜走了。
林晓感激地看着村长和村民们,说道:“谢谢大家相信我,咱们别因为他影响了心情,村子的发展还得靠咱们一起努力。”
村民们纷纷点头:“晓丫头,你放心,我们都支持你!”
在林晓解释及沈军、村长、村民们的共同支持下,大家的干劲更足了,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经不懈努力,稻香村实现药品量产标准化。部队派专人验收,看到合格药品,验收人员满意点头。
“林晓同志,你们的努力与成果我们看到了,这些药品将正式列入部队医疗物资采购清单。”验收人员说道。
林晓激动落泪:“感谢部队信任,我们一定保证药品质量。”
消息传开,村子沸腾,村民对林晓愈发敬佩。
“晓丫头,你是咱村大功臣!”
“没错,跟着晓丫头干,准没错!”
因成功完成系统任务,林晓获得丰厚奖励。系统解锁高级种植技术模块,林晓得到优化农产品品质的专属配方,还有系统导师一对一专业指导权限。
林晓立刻召集村民分享喜讯。
“乡亲们,我们不仅完成与部队合作,还获系统奖励。今后,农产品品质更好,发展前景更广!”
沈军看着兴奋的村民,对林晓说:“林晓,恭喜你,也恭喜稻香村。一路走来,着实不易。”
林晓感激地看沈军:“沈军,这次多亏你,没你我真不知如何是好。”
沈军微笑:“别客气,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稻香村定会越来越好。”
此后,稻香村借助系统奖励,农产品品质大幅提升。养生豆干和新型酱菜口感与营养价值更上一层楼,市场供不应求。
县里和市里得知稻香村与部队成功合作,且获系统奖励迎来发展新契机,加大支持力度。
县里拨款为稻香村修建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厂,引进先进设备。县长亲自前来鼓励林晓和村民:“林晓啊,你们为全县乡村发展树立榜样。有困难,县里全力支持!”
市里出台优惠政策,助力稻香村拓展销售渠道,推向更广阔市场。市领导表示:“稻香村要成全市乡村振兴标杆,带动其他村子共同发展。”
在各方支持下,稻香村发展加速。林晓并未满足,开始规划乡村旅游。
“乡亲们,咱们不能满足现状。如今条件更好,要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人走进稻香村,了解文化与产品。”林晓在村民大会提出设想。
“晓丫头,这乡村旅游咋搞啊?”村民好奇询问。
林晓笑着说:“咱们可以利用村子的自然风光,打造一些简单的游览步道,再把咱们的农产品加工过程展示出来,让外来的客人看看咱们的特色美食是怎么做的。还能收拾出几间屋子,让客人体验一下咱们农村的住宿生活,尝尝农家饭菜。另外,咱们不是有中医养生的产品嘛,也可以搞一些简单的养生体验活动,像中药泡脚之类的。”
村民们听了,都觉得这个想法很不错,纷纷表示支持。
于是,稻香村开启新一轮建设。林晓带领村民们清理村子里的闲置房屋,将其改造成干净整洁的民宿。大家一起动手,用村里的土布、稻草等材料,为房间增添乡村特色装饰。同时,在村子周边的山林间,开辟出一条条游览步道,沿途设置一些介绍本地植物和乡村文化的小牌子。
在准备接待游客的过程中,林晓发动村民们向周边县城的机关单位、工厂企业发出邀请,介绍稻香村的乡村旅游项目,邀请他们组织员工前来体验。此外,村里的年轻人还在县城的主要街道、集市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张贴自制的宣传海报,上面画着稻香村的美景、特色美食和有趣的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迎来了第一批客人。这些客人大多是县城工厂的工人和机关单位的职工,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被稻香村独特的乡村风光和丰富的体验项目所吸引。
“哇,这里空气好清新,和城里完全不一样啊!”一位客人一下车,就忍不住赞叹。
“是啊,你看这青山绿水,还有这些农家小院,真有生活气息。”另一位客人附和道。
村民们热情地迎接客人,带着他们参观农产品加工厂,介绍养生豆干、新型酱菜的制作过程。客人们看着一块块豆干在传统工艺与现代改良的结合下制作成型,闻着酱菜散发的诱人香气,纷纷表示大开眼界。
“这豆干看着就好吃,而且还融入了养生的理念,真是太棒了!”一位客人说道。
接着,客人们来到民宿,体验农村的住宿生活。虽然住宿条件比不上城里的宾馆,但干净整洁的房间、充满乡土气息的布置,让他们感受到别样的温馨。
中午,村民们端出一道道丰盛的农家饭菜,养生豆干、特色酱菜、新鲜的农家时蔬,让客人们大快朵颐。
“这饭菜太香了,好久没吃到这么地道的农家味了。”一位客人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
下午,客人们有的沿着游览步道欣赏自然风光,有的参与农事体验活动,在田间地头学习除草、采摘。还有些客人尝试了中药泡脚,感受中医养生的奇妙。
“这中药泡脚感觉真舒服,泡完之后浑身都轻松了。”一位客人说道。
一天的体验结束后,客人们对稻香村赞不绝口。
“下次我们一定带家人朋友一起来!”一位客人说道。
稻香村的乡村旅游项目取得开门红,吸引越来越多客人前来。村子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农产品销量也随之大增。
就在这时,一家报社听闻稻香村的发展故事,派记者前来采访。
记者一到村子,就被热闹景象吸引。他看到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以及客人们尽情享受乡村生活的场景,深感震撼。
记者找到林晓:“林晓同志,能给我们讲讲稻香村是如何取得如此大的发展吗?”
林晓微笑着讲述稻香村从贫困到发展的历程,从与外贸公司合作、研发特色产品,到与部队合作、发展乡村旅游。
记者边听边记录,感慨道:“稻香村的发展模式太值得推广了,这是乡村振兴的典范啊!”
采访结束后,报社以大篇幅报道了稻香村的发展故事,将稻香村的成功经验传播出去。这篇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更多人知道了稻香村,慕名而来的客人络绎不绝。
在这过程中,林晓和沈军联系虽不频繁,但每次交流都围绕村子发展。两人关系愈发密切,彼此心意也逐渐明晰。
“林晓,看到稻香村现在的变化,真为你高兴。”沈军在信中写道。
林晓回信:“这都靠大家努力,还有你的支持。沈军,谢谢你。”
然而,就在稻香村发展蒸蒸日上时,邻村看到稻香村的成功,心生嫉妒,打算联合其他几个村子,在农产品市场上对稻香村进行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