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时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瞬,但对于扎根于无名岛屿地下的“铁砧”基地而言,却是一场天翻地覆的狂飙突进。方舟反应堆0.1版那幽蓝的光芒,不仅稳定地燃烧着,更在持续不断的优化中,输出功率提升了15%,稳定性也大为增强。澎湃到近乎奢侈的电力,如同奔涌不息的血液,滋养着这片钢铁丛林,催生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工业怪兽。
曾经那个带着自嘲意味的“铁砧”代号,在武器行销四海、名号响彻地下世界之后,终于被一个更简洁、更具标识性、也更能承载尼古拉斯·赵四(或者说托尼·斯塔克)野心的名字所取代——斯塔克公司 (Stark Industries)。这个名字,如同一个冰冷的钢铁烙印,随着每一支“跳蚤”、每一挺“铁砧”、每一具“城管”火箭筒,深深打入购买者的记忆深处,也敲响了所有潜在竞争者的丧钟。
斯塔克公司的核心,依然是那座代号“锻炉”的超级武器工厂。但与半年前相比,它已经历了数轮扩建和升级。规模扩大了近三倍!新的自动化生产线如同钢铁巨蟒般盘踞在巨大的地下空间内:
原料处理区:巨大的电磁起重机将成吨的廉价钢材、铜锭、特种合金(少量自产)以及化工原料投入熔炼炉。电弧熔炉在反应堆电力驱动下,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将金属熔化为炽热的钢水。精密的连铸机将钢水拉成粗坯,再由高压水刀切割成标准尺寸的钢锭或钢板。
冲压与铸造区:数十台不同吨位的水压冲床和锻压机组成钢铁交响乐团,在程序控制下,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和精度,将钢锭、钢板“冲压/锻造”成枪械机匣、握把护木、弹匣、刀剑粗胚、盔甲板片……冲压模具的撞击声、锻锤的轰鸣声、冷却液的喷淋声交织在一起,震得地面都在微微颤抖。效率是半年前的三倍!
精密加工区:这里是数控机床的王国。数十台经过改进的数控车床、铣床、钻床、磨床在伺服电机驱动下高速运转,超硬合金刀头切削出膛线、闭锁机构、枪机组件、刀剑的精确开锋线、盔甲关节的连接件……火花四溅,金属碎屑被强大的吸尘系统瞬间抽走。精度和一致性远超手工打磨。
表面处理与组装区: 巨大的电解酸洗槽、磷化池、喷砂房、自动喷漆线(采用更耐用的新型涂料)对零件进行防锈和美化处理。多条并行的自动化装配线上,机械臂在精密传感器的引导下,如同最灵巧的工匠,将成千上万的零件快速、准确地组装成最终成品。激光打标机在每一件产品上刻下醒目的“STARK INDUSTRIES”LOGO和独一无二的序列号。
弹药与化工区: 专门开辟的区域,利用反应堆电力驱动的大型混合机、压药机、弹壳冲压机、引信组装线,日夜不停地生产着海量的9mm手枪弹、12.7mm重机枪弹、火箭筒战斗部装药以及新型工程塑料原料。这里是硝烟与化学气息的源头。
整个“锻炉”工厂,就是一个高效运转、永不停歇的钢铁有机体。反应堆提供心脏动力,自动化设备是强健的肌肉和骨骼,而尼古拉斯·赵四植入其中的工业软件和优化算法,则是支配一切的中枢神经。人力被压缩到最低限度,只负责监控、维护、抽检和关键节点的决策。日产量,已经膨胀到一个令外界匪夷所思的数字!斯塔克公司的武器,如同真正的钢铁洪流,源源不断地涌向东海、南海、西海乃至伟大航路入口的黑市网络。
热武器的迭代与模仿者的绝望:
“跳蚤”冲锋枪推出了改进型 LC-2“跳蚤王”!在保持极端可靠性和低成本的同时,优化了人机功效,增加了简易的折叠枪托和皮卡汀尼导轨接口(斯塔克标准),允许用户加装(需另购)简易反射式瞄具或战术手电。售价微涨至12万贝里,但性能提升明显,立刻成为新的爆款。
“铁砧”重机枪升级为 HMG-5“堡垒”!改进了散热系统,枪管寿命提升30%,增加了可快速拆卸的三脚架/舰载支架转换套件,并推出了供弹箱兼容的弹链(100发、200发、500发)。售价调整为55万贝里(带基础三脚架和100发弹链)。
“城管”火箭筒推出了串联战斗部型号 PGP-1“破城者”,专门针对加固掩体和小型钢铁船只(如海军巡逻艇),威力更上一层楼,售价相应提高到70万贝里。
斯塔克公司的新品发布节奏快得令人窒息!而与此同时,在东海、南海的某些阴暗角落,以及世界政府加盟国中个别被腐败官僚或黑帮控制的“地下兵工厂”,模仿者们正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罗格镇,某个被当地黑帮头目重金扶持的秘密作坊。昏暗的油灯下,几十个衣衫褴褛、眼神麻木的“工匠”正汗流浃背地忙碌着。空气中弥漫着劣质金属、汗臭和绝望的气息。他们面前的工作台上,散落着几支被拆解得七零八落的“跳蚤”冲锋枪原型,旁边是手工测绘的粗糙图纸和一堆勉强仿制出来的零件。
“快!再快点!这个月的交货量还差一半!”监工挥舞着鞭子,声音嘶哑。一个工匠正用锉刀小心翼翼地打磨着一个仿制的枪机闭锁凸笋,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颤抖,额头上全是汗水。精度要求太高了!手工打磨,十次有九次报废!
“老板,不行啊!”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工匠哭丧着脸,对着幕后老板——一个面色阴沉的秃顶男人说道:“这‘跳蚤’看着简单,可零件配合太刁钻了!公差要求严!我们手工做,良品率不到三成!成本…成本比斯塔克卖价还高啊!”
秃顶男人脸色铁青。他投入了几乎全部身家,还借了高利贷,就指望靠仿制“跳蚤”翻身。结果呢?仿出来的东西要么卡壳,要么打不准,成本还压不下来!他拿起一支勉强组装好的仿制品,对着远处的木靶扣动扳机。
“砰!咔!” 第二发就卡住了!
“废物!一群废物!”他愤怒地将仿制品砸在地上,零件崩飞。
就在这时,一个手下连滚爬爬地冲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皱巴巴的、从黑市高价买来的斯塔克公司新品目录。
“老…老板!不好了!斯塔克…斯塔克又出新枪了!‘跳蚤王’!带什么导轨,还能装镜子!比我们仿的这个强多了!卖…卖12万!”
秃顶男人一把抢过目录,看着上面线条流畅、充满工业美感的“跳蚤王”图片,再看看自己作坊里那一堆粗制滥造的破烂和面黄肌瘦的工匠,一股冰冷的绝望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他眼前一黑,踉跄几步,瘫坐在肮脏的地面上。完了…全完了!他刚勉强摸到“跳蚤”的门槛,斯塔克已经站在了“跳蚤王”的山巅!这种令人窒息的迭代速度,根本是降维打击!用锄头,怎么跟挖掘机赛跑?
同样的绝望,在南海一个试图仿制“铁砧”重机枪的小型船厂秘密车间里上演。当他们好不容易用简陋的机床和手工敲打出几挺能勉强连射、但精度和可靠性一塌糊涂的“山寨铁砧”,正为高昂的成本和低下的效率焦头烂额时,“堡垒”HMG-5横空出世!更长的寿命,更好的散热,更灵活的支架……消息传来,船厂老板看着车间里那几台老掉牙的蒸汽机床和疲惫不堪的工人,绝望地关闭了车间大门。这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