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天气渐凉,镇上的槐树黄叶纷飞,一地碎金。

钱丽君坐在教室角落,抱着厚厚的资料册,默写着单词。她的笔记密密麻麻,翻得起毛,手指因长时间握笔而微微泛红,眼神却始终坚定。

重生后的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知识才是她通往命运彼岸的船桨。

她如今就读于镇上的普通高中,而不是母亲一意安排的职高。对面的职高里,孙强依旧吊儿郎当,却与她的人生彻底分道扬镳。

自开学以来,她仿佛脱胎换骨。语文成绩稳居年级前列,英语从二三十分冲上七十多分,被老师称为“黑马中的黑马”。她刻苦努力、上课专注、笔记详尽,不再与人闲聊、不浪费一分一秒。

有人私下嘀咕:“她是不是吃了什么开窍药?”

可真相是,她曾在最黑的深渊挣扎过,如今每一分进步,都是血汗换来的重生。

在一次县级英语能力竞赛推优中,学校特别推荐她作为代表之一参加集训。因为表现优异,她与邹明远一同获得了参加市级英语竞赛的资格。

“你真的只用了几个月就从二三十分考到八十?”

训练课后,邹明远一边喝水一边忍不住问。

钱丽君点点头:“我每天背单词表到晚上十一点,有时候早上五点就起。比起在厂里拧螺丝,我觉得这点苦根本不算什么。”

他一时难以置信。

期中考试后,学校召开表彰大会。

校长站在升旗台前,语气郑重:“钱丽君同学,因学习态度突出、成绩进步显著,特授予五千元特别奖励。”

全校哗然。

五千元,对于一所资源紧张的县高中来说,是极为罕见的巨奖。而那个领奖的女孩,穿着洗得泛白的校服,站在台上时微微发抖,却目光清亮、挺直脊背。

当天下午,她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去小卖部庆祝,而是悄悄回了家。

她把五千块现金捋平,小心地塞进一个红包袋,放进外婆手里:“外婆,这钱你拿着,买点补品,也给自己添件新棉衣。”

外婆一愣,眼泪瞬间涌了出来:“你……这是学校奖励你的钱,咋能都给我?”

钱丽君微笑,眼眶却红了:“我读书,是为了你。你照顾我这么多年,这点回报不算什么。”

那晚,外婆一夜未眠。

她摸着那厚实的红包,仿佛摸着这个没人要的外孙女儿送回的安稳生活。她悄悄把红包压在了衣柜夹层,给丽君掖了一下被褥。

“我们丽君,长大咯。”她喃喃着。

与此同时,邹明远家也悄然起了变化。

邹妈妈早就注意到这个经常来家里自习的女孩,干净整洁,说话温和,极有礼貌。有一次因为干活手腕扭了,钱丽君自告奋勇包了顿饺子,手法熟练得让她惊讶不已。

“这孩子不简单,吃过苦,也有韧劲儿。”她跟丈夫说。

“我看明远跟她学学。”她又笑着补了一句。

这天是周五,丽君刚放学回家,就被外婆告知明远妈妈打了电话,让她别忘了明天去家里吃饭。

第二天上午,钱丽君带了点自制的小点心提着去了。

邹家厨房飘着香气,邹妈妈正炒着一大锅红烧狮子头。

“丽君来了呀,快进来,阿姨手上的活儿快好了。”

“阿姨,这些是我外婆做的山楂糕,您尝尝。”

邹妈妈接过糕点,满脸笑容:“哎哟,以后来家不要带东西来,你这孩子太客气了。谢谢外婆啊!”

饭桌上,邹妈妈亲自给她夹菜,一边还叮嘱她:“你太瘦了,要多吃点,这菜都是专门为你做的。”

饭后,她又拉着丽君坐在沙发上,耐心询问她的学习情况,听她讲备赛、背单词的趣事,还不时笑出声来。

“以后周末就来这儿吃,我给你炖鸡汤。你外婆年纪大了,得让她歇歇。”

她又望向厨房忙碌的背影,叹“我要是有个女儿和她这样的就满意了。”

邹明远站在门口,看着母亲笑意盈盈的模样,挑了挑眉,心中不知为何忽然升起一点复杂的滋味。

那天临走时,邹妈妈还塞给丽君一小袋青枣:“带回去给你外婆尝尝,都是新摘的。”

她接过,重重点头:“谢谢阿姨。”

窗外温暖阳光,悄悄照亮她过去冰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