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被同行排挤的第二天,李颂言还是硬着头皮来摆摊。不为别的,为了那60块钱的债。距离还款期限还有二十多天,她必须抓紧每一天赚钱。

但今天的运气似乎特别差。

一大早生火就出了问题。李颂言按照昨天的方法,先用报纸引火,再放煤球。但不知道怎么回事,火总是着不起来。报纸烧完了,煤球还是黑的。

"怎么回事?昨天明明好好的。"李颂言嘀咕着,又撕了几张报纸。

小悦站在一边,小手紧紧抓着妈妈的衣角:"妈妈,是不是炉子坏了?"

"不会的,妈妈再试试。"李颂言强颜欢笑,但心里已经开始着急了。

连续试了五六次,煤球就是点不着。眼看着别的摊贩都开始营业了,老王的烧饼香味已经飘过来,李颂言急得满头大汗。

在现代,她用的都是电磁炉和燃气灶,按个开关就能精确控制温度。现在这个破炉子,连最基本的生火都这么费劲。

"是不是风不够?"李颂言想起老王昨天说过的话,拿了个破扇子在炉子旁边扇风。

这下火倒是旺了,但烟也更大了。黑烟直冲她脸上,熏得她眼泪哗哗流,嗓子也被呛得直咳嗽。

"妈妈!"小悦吓坏了,看到妈妈被熏得满脸黑灰,眼泪流个不停。

好不容易把火生着了,李颂言的脸已经被熏得像个煤球。她顾不上洗脸,赶紧开始准备食材。

但今天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煎饼用的铁锅已经用了好几天,锅底开始粘了。在现代,她用的都是不粘锅,什么高档的陶瓷涂层、钻石涂层,煎什么都不会粘。现在这口破铁锅,没有任何涂层,全凭技术。

第一张煎饼,她刚把面糊倒进锅里,就听到"滋滋"的粘锅声。等她想翻面的时候,铲子根本铲不起来,硬铲的话饼就破了。

"怎么会这样?"李颂言懊恼地看着锅里的一团糟,"昨天还好好的。"

她想起现代做煎饼的经验,应该是锅子不够热,或者油放少了。于是加大火力,多放了点油。

但90年代的菜籽油和现代的精炼油不一样,加热后会产生很多油烟。火一大,油烟立刻冲天而起,李颂言又被呛得够呛。

更要命的是,火候掌握不好。电磁炉可以精确控制温度,现在只能凭感觉。火小了煎不熟,火大了会糊,她总是掌握不好这个度。

第二张煎饼,她把火调小了一点,但又太小了,面糊半天都不凝固。第三张,火稍微大一点,结果一面糊了,一面还是生的。

连续毁了几张煎饼,李颂言的心情越来越烦躁。在现代,她做个煎饼轻而易举,现在却连最基本的都搞不定。

"妈妈,你别着急。"小悦懂事地安慰道,"慢慢来,会好的。"

李颂言摸摸女儿的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越是着急,越容易出错。

中午时分,终于出事了。

李颂言正在煎鸡蛋饼,锅里的油已经很热了。她按照习惯,想像现代那样快速翻面,铲子一铲,没想到饼没翻成,反而溅起一大片热油。

"啊——"李颂言惨叫一声,热油直接溅到了她的右手臂上。

那种疼痛是钻心的,就像被火烧一样。李颂言疼得直哆嗦,右手瞬间就红肿起来,起了好几个大水泡。

"妈妈!妈妈你怎么了?"小悦吓坏了,眼泪一下子涌出来,"妈妈,你的手好红!"

李颂言疼得几乎站不稳,但看到女儿害怕的样子,她强忍着疼痛,用左手抱住小悦:"没事,妈妈没事,就是被油溅了一下。"

但手臂上火辣辣的疼痛让她根本无法继续工作。她想去医院,但一摸口袋,只有三块多钱。去医院买药至少要五六块钱,她根本拿不出来。

更重要的是,如果现在去医院,今天就没法做生意了,那就意味着一天的收入泡汤。距离还债期限越来越近,她一天都耽误不起。

"忍忍就过去了。"李颂言咬着牙,用左手舀了瓢凉水,浇在烫伤的地方。

冰凉的水浇在烫伤处,稍微缓解了一些疼痛,但治标不治本。她知道这样不行,烫伤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感染。

但她别无选择。

接下来的半天,李颂言是用左手坚持工作的。右手肿得像萝卜一样,碰什么都疼,但她不敢停下来。

翻煎饼的时候,她只能用左手拿铲子,动作笨拙得很。好几次差点又被烫到,吓得小悦在旁边直叫:"妈妈小心!"

生意本来就不好,她这副模样更是让客人不敢靠近。有个大妈路过,看到她手上的伤,摇着头说:"这样的手还做什么吃的,看着就不卫生。"

李颂言听了心如刀割,但只能默默忍受。

更糟糕的是,因为用左手操作不熟练,她接连出了几次错。煎饼糊了,茶叶蛋煮过了,调料也放错了比例。

"妈妈,你的手还疼吗?"小悦看着妈妈苍白的脸色,心疼得直掉眼泪。

"不疼,妈妈不疼。"李颂言勉强笑笑,但疼痛让她的笑容很勉强。

下午的时候,手臂肿得更厉害了,疼痛也加剧了。李颂言感觉整个右臂都在发烫,像有无数根针在扎。

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发烧了,头也有些晕。但她不敢停下来,只能咬牙坚持。

"要不我们回家吧?"小悦担心地说,"妈妈,你的脸很白。"

李颂言看了看天色,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再坚持一会儿,到晚饭时间还能卖一些。

但就在这时,她差点又出事。因为右手使不上力,左手拿锅的时候没拿稳,热锅差点掉下来。幸好她及时用身体挡住,才没砸到小悦。

"不行,这样下去要出大事。"李颂言终于认输了。

她开始收拾摊子,每一个动作都牵扯到右臂,疼得她直咧嘴。小悦帮着收拾,小手忙得团团转,但帮倒忙的时候居多。

回到地下室,李颂言终于可以好好处理伤口了。她打了盆凉水,把手臂浸在里面,那种凉爽的感觉让她稍微舒服了一些。

但看着右臂上那几个硕大的水泡,还有周围红肿的皮肤,李颂言心里很清楚,这不是用凉水冲冲就能好的。

"怎么办?"她看着镜子里狼狈的自己,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脸被烟熏得乌黑,头发也乱七八糟,右臂肿得像个萝卜,手上还有好几个水泡。这哪里还是现代那个光鲜亮丽的美食博主?

她想起2024年的精致生活:恒温厨房、顶级厨具、专业摄影设备。那时候别说烫伤,连手都不会弄脏。现在却连最基本的煎个饼都会伤到自己。

"妈妈,你哭了吗?"小悦走过来,小手轻轻擦着妈妈的眼泪。

"没有,妈妈没哭。"李颂言赶紧擦掉眼泪,"妈妈只是眼睛进灰了。"

但眼泪越流越多,怎么也止不住。所有的委屈、愤怒、绝望都在这一刻爆发出来。

她从全网800万粉丝的美食博主,跌落到连煎个饼都会烫伤自己的街头小贩。这种巨大的落差,比任何身体上的疼痛都要残酷。

但哭过之后,李颂言开始冷静地思考问题。

"不能这样下去。"她看着肿胀的手臂,"我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是生火问题。她仔细回想今天的情况,发现可能是煤球受潮了。昨天晚上下过雨,煤球放在外面,肯定吸了湿气。

她想起现代学过的化学知识,湿煤球不容易燃烧,需要先晾干。于是她把剩下的煤球搬到屋里,准备晾一晚上。

其次是粘锅问题。铁锅粘锅主要是因为温度不够或者没有形成油膜。她想起一个老办法,用猪油擦锅,这样能形成天然的防粘层。

虽然猪油贵一点,但比起每天损失的食材,还是值得的。

最重要的是温度控制。她决定做个简单的温度指示器。用一滴水测试锅温:水滴在锅里立刻蒸发说明温度刚好,如果滋滋响说明太热了,如果水滴在锅里滚来滚去说明还不够热。

这些都是她在现代学到的基础知识,只是在那个时代用不上,现在却成了救命稻草。

"妈妈,你在想什么?"小悦看到妈妈不哭了,好奇地问。

"妈妈在想办法,让以后不再受伤。"李颂言擦干眼泪,重新燃起斗志,"明天我们要做得更好。"

她开始在脑海中整理所有的现代烹饪知识。虽然设备简陋,但原理都是一样的。火候、时间、温度、调味,这些基本功她都懂,只是需要适应90年代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她想起了一个关键点:标准化。

在现代,所有成功的餐饮品牌都有标准化的操作流程。麦当劳的汉堡、肯德基的炸鸡,之所以味道稳定,就是因为有严格的标准。

她也可以给自己制定标准:煤球晾干多长时间,油放多少毫升,火候调到什么程度,每个步骤都可以量化。

"对,就是这样。"李颂言越想越兴奋,"我要把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用到这个小摊上。"

夜深了,小悦已经睡着。李颂言还在昏暗的蜡烛光下,用左手在纸上写着明天的改进计划。

"煤球要提前晾干,至少六个小时。"她小声嘀咕着,一边写一边在脑子里演练,"锅子刷猪油,用水滴测温度。"

手臂还在隐隐作痛,但她顾不上了。明天还要摆摊,后天也要,一天都不能耽误。

外面又下起了雨,雨水顺着破窗户缝滴进来,滴在地上发出"嗒嗒"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