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堂站在衣柜前,第三次更换衬衫。最终他选定了一件浅蓝色牛津纺衬衫,搭配深灰色休闲西裤——既不过于正式,又不失体面。今天是抖音创作者沙龙的日子,也是他重生后第一次公开亮相。
手机震动,林小微发来消息:"到了吗?我在酒店大堂等你。"
"马上到,五分钟。"王本堂回复完,最后检查了一遍背包里的名片和资料。这些名片是他前天特意印的,简洁的白底黑字设计,上面只印着"王本堂 内容创作者"和一个电话号码。前世他总觉得印名片是"装腔作势",现在却明白专业形象的重要性。
推开酒店旋转门,冷气扑面而来。王本堂一眼就看到了站在签到台旁的林小微。她今天穿了一件白色衬衫和黑色高腰裤,马尾辫比视频会议里看起来更加利落,胸前挂着抖音的工作证。
"本堂!这里!"林小微挥手示意,脸上挂着职业微笑。
王本堂快步走过去,注意到林小微的目光在他身上短暂停留了一秒。"没迟到吧?"他问道,声音比平时略高。
"刚好。"林小微递给他一个参会证,"这是你的通行证,上面有分组信息。你是B组,等会儿的小组讨论就在隔壁茉莉厅。"
王本堂接过通行证,发现上面不仅印着他的抖音ID,还有一张小小的照片——应该是从他的账号头像截取的。"你们准备得很细致。"
"平台对这次沙龙很重视。"林小微压低声音,"生活类内容下半年会有大动作,今天来的都是潜力创作者。"她看了看手表,"我先带你去认识几个人。"
跟着林小微穿过大堂,王本堂注意到会场已经聚集了五六十人,大多是20-35岁的年轻人,三三两两地交谈着。有些人他认出来了——几个在抖音上小有名气的生活类博主。
"这位是'本堂的深夜食堂'的王本堂。"林小微向一个小群体介绍道,"他的沉浸式生活内容很有特色,一个月做到20万粉。"
"哇,就是那个烧烤摊视频!"一个扎着丸子头的女孩惊呼,"我是'小碗厨房'的李萌,你的声音录制太棒了,简直像ASMR!"
王本堂微笑着与每个人握手交换名片。前世的社交恐惧早已被重生后的目标感取代,他游刃有余地与每个人交谈,既不过分热情,也不显得冷淡。
"听说你是素人起步?没有MCN背景?"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问道,语气中带着些许怀疑。
"纯素人。"王本堂坦然承认,"但我之前研究过两年自媒体运营。"他故意模糊了时间线,毕竟总不能说自己有"前世经验"。
林小微适时插话:"本堂的内容规划非常专业,平台很看好这种原创性强的内容。"她的背书让周围人看王本堂的眼神明显多了几分尊重。
沙龙正式开始后,抖音的高管分享了平台最新数据和战略方向。王本堂全神贯注地记录着每一个数字和关键词。当高管提到"下半年将重点扶持20个垂直生活类账号"时,他的笔尖在纸上重重地顿了一下。
小组讨论环节,王本堂被分到了一个由六位创作者组成的小组。让他意外的是,组里居然坐着一位百万粉丝的大V——"城市猎人"周浩。这个以探索城市隐秘角落闻名的博主,在前世曾是王本堂仰望的对象。
"我看过你的视频,"周浩主动开口,声音低沉,"沉浸式体验是个不错的角度。"他三十岁出头的样子,留着精心修剪的胡茬,手腕上戴着一块价值不菲的机械表。
"谢谢,你的城市探索系列才是真的厉害。"王本堂真诚地说。在前世,他曾经模仿过周浩的风格,但始终不得要领。
周浩笑了笑,眼神中闪过一丝王本堂熟悉的情绪——那种已经成功的人看待新人的复杂眼神,混合着欣赏、警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坚持下去,等你做到50万粉,我们可以考虑联动。"
小组讨论的主题是"内容同质化破局"。轮到王本堂发言时,他结合前世经验,提出了"垂直领域深挖+跨界元素融合"的思路。
"比如美食内容不一定要局限在吃播,"他举例道,"可以结合都市情感、职场故事,甚至社会观察。关键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容基因'。"
他的发言引起了小组热烈讨论,连周浩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讨论结束后,几位组员主动加了他的微信,其中包括"小碗厨房"的李萌。
"你的观点太棒了,"李萌眼睛发亮,"我一直困在食谱教学里出不来,听你一说明白该怎么突破了!"
午休时的自助餐会上,王本堂刻意避开了扎堆的人群,选择了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他正往盘子里夹水果时,林小微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身旁。
"小组讨论表现不错嘛,"她拿了一杯橙汁,"连周浩都被你震住了。"
王本堂摇摇头:"他只是客气。百万粉丝的大V看我们这种小透明,就像看幼儿园小朋友。"
"别小看自己,"林小微压低声音,"知道为什么我特别关注你吗?平台数据组分析过,你的用户留存率是同类账号的1.5倍。这才是真正的价值。"
这个内部数据让王本堂心头一热。前世他直到账号倒闭都没弄明白自己的核心优势是什么,而现在,平台运营亲自告诉他答案。
"下午有个闭门会议,"林小微突然说,"只有特邀创作者参加,我帮你争取了一个名额。两点,兰花厅,别告诉其他人。"
王本堂郑重地点头,知道这可能是获取关键信息的机会。
下午的闭门会议果然不同寻常。会议室里只有十几个人,周浩也在其中。抖音的副总亲自出席,透露了平台即将推出的"城市生活家"计划——将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活类账号,给予流量扶持和商业资源对接。
"我们希望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代言人'。"副总的话让王本堂心跳加速。这正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机会!
会议结束后,参会者获准提前体验平台新开发的"同城热榜"功能。王本堂试用了还在内测阶段的"商家定位联动",发现它能让创作者的内容直接与线下商家挂钩,用户点击视频中的定位就能看到商家信息、优惠活动甚至直接预订。
"这功能太强大了..."王本堂暗自思忖。这意味着生活类内容将不再局限于品牌广告,而是可以直接为本地商家导流,创造更丰富的变现模式。
沙龙接近尾声时,王本堂已经收获了满满十几页笔记和二十多个新联系人。他正在整理资料,周浩走了过来。
"没想到你也被邀请参加闭门会议,"周浩的语气比上午多了几分认真,"看来平台很看好你。"
"运气好而已。"王本堂谦虚地说。
周浩递给他一张名片:"我在组建一个创作者联盟,有兴趣可以聊聊。小账号抱团才能对抗那些MCN机构。"说完,他拍了拍王本堂的肩膀,转身离去。
王本堂看着名片上烫金的字体,若有所思。前世记忆中,周浩确实发起过一个所谓的"独立创作者联盟",但后来被曝出利用联盟资源为自己谋利。他将名片收进钱包,但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保持距离。
"累了吧?"林小微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旁,已经取下了工作证,"沙龙结束了,我的工作也完成了。"
王本堂看了看手表,已经是晚上七点半。"谢谢你今天的安排,闭门会议的信息太重要了。"
"走吧,请你吃饭。"林小微突然说,"附近有家不错的云南菜,不是商务宴请那种。"她眨了眨眼,瞬间从专业运英变成了一个普通女孩。
他们选了餐厅角落的一个小桌。林小微脱掉西装外套,卷起衬衫袖子,整个人看起来放松了许多。"终于能好好吃顿饭了,一天都没怎么吃东西。"
王本堂点了汽锅鸡和凉拌米线,又要了两杯酸梅汤。"你们运营工作这么忙?"
"比你们创作者忙多了,"林小微喝了一大口酸梅汤,"我手上管着三十多个账号,每天看数据看得眼睛都要瞎了。"
在轻松的氛围中,林小微透露了自己的一些情况:北大新传院硕士毕业,在抖音工作两年,专门负责生活类内容运营。
"所以你是真的看好我的账号?"王本堂半开玩笑地问,"不是因为抽签抽到我的资料?"
林小微放下筷子,表情突然认真起来:"你知道我每天要看多少账号吗?大部分内容扫一眼就过去了。但你的视频..."她停顿了一下,"那天晚上我加班到凌晨,偶然刷到你的烧烤摊视频,居然看完了,还觉得饿。"
她的话让王本堂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前世他的内容从未得到过这样的认可。
"对了,"林小微从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这是'城市生活家'计划的内部资料,比今天会上说的详细。你回去好好研究,下周平台就会公开招募。"
王本堂接过文件夹,手指微微发抖。这样的内部资料在前世他根本接触不到。"这...不会给你带来麻烦吧?"
"别外传就行。"林小微狡黠地笑了,"我看好你能入选。不过..."她犹豫了一下,"周浩那边你要小心,他最近在拉拢有潜力的本地账号,但条件很苛刻。"
晚餐持续到餐厅打烊。他们从平台算法聊到内容创作,再到各自的大学生活。王本堂惊讶地发现,褪去运营身份的林小微是个如此健谈而幽默的人。
分别时,林小微拦了辆出租车:"下周平台会公布'城市生活家'计划,你第一时间报名。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她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私人微信也可以。"
回到出租屋,王本堂顾不上换衣服,立刻打开林小微给的资料。文件中详细列出了"城市生活家"的评选标准、扶持政策和预期目标。最让他心动的是"优质账号将获得专属运营指导和商业资源对接"这一条。
正当他沉浸在资料中时,手机震动起来。是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
"您好,请问是王本堂先生吗?"一个男声客气地问道,"我是'味觉中国'的品牌总监赵明,今天在沙龙上见过您的作品,想跟您谈谈跨城合作的可能..."
挂断电话后,王本堂站在窗前,望着城市的夜景。这个电话意味着他的影响力已经突破了本地圈层,开始吸引全国性品牌的注意。但伴随机会而来的,是更复杂的商业考量和内容平衡问题。
手机又响了一声,是林小微发来的微信:"安全到家了吗?别忘了下周的申请截止日期。"
王本堂回复:"到了,正在研究你给的资料。太感谢了,改天再请你吃饭。"
发完这条消息,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与林小微的关系已经超越了纯粹的工作往来。这个认知让他既期待又忐忑——在前世的失败经历中,他从未学会如何平衡事业与人际关系。
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王本堂深吸一口气,回到电脑前,开始起草"城市生活家"的申请材料。这一次,他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不再重蹈前世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