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李大来到三弟身后,想着怎么打招呼才不会吓到他。

没想到小三像脑袋后长了眼睛,人没有回头却说:“大哥,你怎么来了?”

“怎么知道是我?”李大还是有点吃惊的。

李三回头看大哥,笑着回答:“我的鼻子可灵了!今天你在朱叔父家吃的酒肉,我闻着味儿就知道是你。”

李大拍拍他的肩膀说:“三弟,是不是娘又说你了?”

李三也没有矫情,家里那么点事儿,谁都知道没必要隐瞒。

“大哥真厉害,一猜就中。”

他娘打心底里想做诰命夫人,都快想疯了。

“做的什么这么香?”李大看到篝火上的锅,锅里飘着香气。

“今天去赶庙会,在后山上掏了鸟蛋。本想着今天回来的早,做蛋花汤喝,没想到被二哥给搅了。大哥也一起吧。”

李大当然是不拒绝的。

碗筷只有一副,李大只能用锅吃。

他少时就在山上学艺,每年只有农忙的时候才放几天假回家帮忙。

对家中的两兄弟,了解的都不够深。

…………

一会儿汤做好了,李三从边上的布包里捏出一小撮盐,放进锅里,缓慢的搅动。

尝了一下味道,鲜的很。

自己盛了一碗,再把那烫烫的锅子从支架上拿下来递给大哥。

并且十分慷慨的说:“大哥,不用客气!”

李大别扭的接过那烫人的锅,瞪着大眼对他说:“我还没练到水火不侵。”

李三心里笑的慌。

看来这一世的武功,一样是外强内弱。

但面子上还是装作惊讶的说:“过年的时候我在镇子上看到过卖艺的,都吐火,嚼铁钉,大师父没有教你们这些吗?”

李大苦笑了一声,师傅无上的武功要与江湖卖艺的相比?

某些时候还比不过。

师傅知道了肯定要跳脚的。

没法搭话的他,能运功提气吹汤。

李三被他哥逗笑了。

李大到底武功深厚,与弟弟一起喝完了那锅汤。

“小弟,你做饭还真行!”

李三不客气的点点头,拿起锅勺在池塘边洗了起来。

先粗略的洗一下,后面还是要用井水再洗的。

李大要来帮忙,李三就让贤了。

兄弟俩坐在火堆,说起了话儿。

此时的深夜还是有一些霜气。

“小弟,今天是怎么回事?”李大出口问。

“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主要是二哥他们那几个人嘴贱。”李三无所谓的说。

然后就把当时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跟大哥说了。

当然把那个叫阿枝的少年落下马说成不小心。

李大听了心中马卖匹。

那个叫阿枝的可能是他的小舅子。

今天和县丞家少爷混在一起,并且叫阿枝的少爷,只有朱玉枝。

“小弟,你是怎么脱身的?”李大连忙问这个。

“坐轿的一位大姐,说他们都是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就放我们走了。”

“你有没有受伤?我听老二在房间里大呼小叫。”李大忙问小弟。

李三真说道:“被人抽了一鞭子,在头发里看不太出来。我也没镜子,晚上黑灯瞎火的,明日再说吧。”

“明天我给你一瓶好的伤药抹一下。”李大想起自己那还有金疮药。

“多谢大哥。当时那位叫阿枝的少年问我叫什么名字?我随便说了一个名字给他,没有说真名。”

李大听后夸他:“你可比老二聪明多了!做了这样的事,千万别告诉咱们的真名。”

“好,我听大哥的。”

哥两个聊着聊着听到了鸡叫,天快亮了。

李大骑马进城“上班”前,给了李三一小瓷瓶金疮药。

…………

李二大清早的根本起不来。

被李春吼了起来,揉着眼,披着棉衣下炕,到院子里洗脸。

一看水缸里还没有水。

不由的说:“这一天天的日子怎么过的?水缸里连一瓢水都没有!我怎么洗脸啊?”

话音刚落,李三从地里回来,把牛拴在门口,进了院子。

“小三儿,从井里提几桶水。”

李三给提了水,自己洗手洗脸。

用水桶里的水,照着自己梳了头。

又拿出大哥给的药,慢慢的抹上。

至于二哥洗脸?自己去井里提。

井在院子里,比从外边挑水省事多了。

李二还真把自己当做娇小姐了,连桶水都不提。

这时孟氏从灶间出来,正要说教小儿子。

见他正在抹药,连忙上前帮忙。

李三把手中的药瓶给了她。

孟氏问他:“小三,你也受伤了,昨个怎么不说?”

手上倒是仔细的擦药。

李二望着李三手里的药瓶,看那瓶子就知道很金贵,不由的一不眼热!

如果这瓶药在他手里,拿到学堂里炫耀一番?

于是张口就说:“阿三,这瓶药你也用不完,就送给我吧?”

这时孟氏听了二儿子的话,也顺嘴说了:“你也查不了多少,给你二哥吧!他脸上伤多留了疤,将来可考不得状元!”

李三从他娘手中拿回药瓶,那瓶子在他手里,把玩了一会儿。

孟氏和李二,认为他是舍不得多玩一会儿,二人对眼一笑等着李三一会儿给他们。

李三见那娘俩真等上了,就把那药随手一丢,丢进了面边井里。

然后面无表情的回屋里吃饭。

孟氏见他这个样子,张口就骂他:“败家子!以后你二哥高中了,有种你别来沾光!”

李三回头对他娘说道:“放心!我有种。”

孟氏气得头顶冒烟,要撒泼了。

以后还是没有撒泼成功。

李春也从地里回了。

见到李二还没有上学堂,先骂了他一顿!

孟氏忙给二儿子提了一桶水,让他梳洗,赶紧吃饭上学堂。

李二洗好脸连饭都没吃,抓了个饼子往学堂跑去。

跑到半路才想起这几日先生布置的作业,他没有写。

这家伙是个精明的,躲在村口等爹和兄弟出门到田里,就溜回家里。

软磨硬泡的央求孟氏,得了二十文钱,揣了一个白馍才算吧。

孟氏在临走时又递给他一个。

“我的亲娘,待儿黄腾达了,你天天吃白馍。”李二嘴甜的说。

孟氏听这个,嘴角乐的开了花。

…………

朱玉枝早饭时听曹氏说起李绍达。

不由的问他娘:“娘不是说,大姐,非四品大官不嫁吗?怎么定了个没品的捕快?”

朱师爷乐呵呵的哄他的儿子:“小孩子饿不得,先吃饭吧。你娘也就嘴上说说,肯定得先看人品的。李家不如我们殷实,更不会三妻四妾,绝对委屈不了你姐姐!”

“我觉得他还是配不上我姐!”朱玉枝嘴上虽然如此说。

心里却在想:李捕快家里有什么高官亲戚?

天天跟着他爹钻营的朱玉枝,根本就不信他爹刚才的说辞。

肯定有事瞒着他。

朱玉匣见弟弟真心为自己着想,能给弟弟盛了一碗粥。

低声道:“李郎是去年打死大虫的英雄!阿弟不是很想见识他的武艺吗?”

朱玉枝听后,欣喜道:“是他?那可真是太好了!我以后可以跟着姐夫学几招!”

心里也哈哈大笑:吴彦祖!你还能比老虎厉害?等着老子给你抽筋扒皮吧!

又想到自己原先的武艺师傅真是个半吊子,教的什么破武功?害的他李子面子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