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殿下,您慢些!”小桃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
安乐郡主赵明瑶却像只撒欢的小兔子,提着鹅黄的裙摆,熟门熟路地直奔漱玉轩偏室。阳光穿过窗棂,在她粉嫩的脸颊上跳跃,乌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期待。
“林先生!林先生!我来学‘格物’啦!”清脆的童音打破了偏室的沉静。
林筱放下手中正在打磨的一块水晶石薄片(这是他以“为郡主磨制新奇玩意儿”的名义,从府库要来的废料),脸上不自觉地浮现一丝温和的笑意。肩伤虽未痊愈,动作间仍有些滞涩,但小郡主身上那种纯粹的好奇与活力,是这阴霾重重的公主府里难得的光亮。
“参见郡主。”他起身行礼。
“免礼免礼!”小郡主毫不在意地摆摆手,凑到书案前,一眼就看到了那块晶莹剔透的水晶薄片,“哇!这是什么?好漂亮!是宝石吗?”
“这是水晶,一种特殊的石头。”林筱拿起薄片,对着阳光,“郡主请看。”
阳光透过水晶薄片,在书案的白纸上投下清晰的光斑。林筱缓缓移动薄片,光斑也随之移动。
“咦?它在动!”小郡主惊奇地拍手。
“这还不是最神奇的。”林筱微微一笑,又拿起一块边缘磨得厚、中间磨得极薄的水晶片(一块简陋的凸透镜雏形),叠放在之前那块薄片上,调整角度。几经尝试,当两块水晶片的角度恰好时,纸上的光斑骤然收缩,变成一个极其明亮、刺目的小点!
小郡主下意识地眯起眼,小手捂住了嘴:“好…好亮!比上次那个镜子还亮!”
“对,”林筱的声音带着引导,“两块形状不同的水晶片叠在一起,就能把更多的阳光聚拢在一个点上,让它的力量变得更强。这就像…”他想了想,拿起案头一支毛笔,“郡主你看,如果我用手指捏住笔的尾端,笔尖就软软的,写不好字。但如果我握在靠近笔尖的地方,”他示范着,“笔就能听我的话,写出有力的字。力量,需要聚集和引导。”
小郡主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大眼睛里闪烁着思考的光芒:“那…先生,我们能不能用这个‘聚光’,来…来烤栗子吃?”她舔了舔嘴唇,显然想到了某个冬日里香甜的记忆。
林筱哑然失笑,心中却是一动。孩童的思维总是如此直接而充满生活气息。“理论上可以,”他谨慎地回答,“但需要更大、更精密的透镜,还要有足够的阳光。现在这个,只能点燃非常干燥的纸屑。”
“哦…”小郡主有些失望,但很快又被新的想法吸引,“那先生,水为什么是湿的?火为什么是烫的?鸟儿为什么会飞?它们也都是‘格物’的道理吗?”
一连串稚气却触及本质的问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筱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他仿佛看到了无数双这样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在简陋的屋檐下,在广袤的土地上,渴望着被点亮。
“是的,郡主。”林筱的声音不由自主地放轻,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温和,“天地万物,日月星辰,草木虫鱼,飞鸟走兽,它们的存在、变化、运行的规律,都是‘格物’要去探究的道理。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甚至…改变它。”
他拿起一块木炭,在纸上画下一个简单的杠杆示意图,用最简单的话语解释着省力的原理。小郡主听得入神,不时发出“原来是这样!”“好厉害!”的惊叹。
窗外,负责照顾郡主的管事嬷嬷安静地立在廊下阴影里,脸上带着惯常的、略显刻板的恭敬。只是,当林筱提到“改变世界”时,她低垂的眼睫几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目光如同最细的针,透过窗棂缝隙,精准地落在林筱专注的侧脸和被水晶片折射出的光斑上。
接下来的几日,小郡主几乎天天都来。林筱避开了一切敏感和危险的内容,用她能理解的方式,演示着浮力(用木片和小石子)、磁力(用天然磁石吸引铁屑)、甚至是最简单的酸碱变色(用捣碎的花瓣汁液滴入厨房要来的白醋)。每一次小小的实验成功,都让小郡主兴奋不已,对“格物”的兴趣越发浓厚。
公主始终没有露面,但漱玉轩的供应却悄然提升了一个档次。除了更好的吃穿用度,林筱试探性地提出需要一些“稀奇古怪”的材料——如纯度更高的水晶、各种金属丝线、不同种类的矿石粉末——竟然也大多能得到满足,只是送来时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查,并由那位沉默寡言的老管事亲自交接。
林筱心知肚明。公主在用小郡主这枚最“无害”也最“珍贵”的棋子,一方面安抚他、观察他、试探他的底线和真正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在无声地提醒他——郡主在他身边,他的一举一动,都牵系着巨大的责任和风险。
平静的表面下,暗流从未停歇。青鸢被抓后再无声息,仿佛人间蒸发。但公主府内的气氛却更加凝滞,仆役们走路都放轻了脚步,侍卫的轮换也变得更加严密。偶尔有陌生的、眼神锐利的“工匠”或“账房先生”被引入府内深处,一去便整日不露面。林筱知道,公主的“格物”核心力量,正在她认为更可靠的人选手中秘密组建。而他这个“先生”,暂时只被允许教导一位懵懂的郡主。
一日午后,小郡主正兴高采烈地用林筱制作的简易滑轮组(竹片和丝线构成)尝试吊起一个小香囊,老管事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门口,手中捧着一个紫檀木雕花锦盒。
“林先生,郡主殿下。”老管事躬身行礼,声音平淡无波,“殿下有命,此物赐予林先生。”
锦盒打开,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副极其精巧的、用黄铜和天然水晶打磨镶嵌而成的……眼镜!
镜框线条流畅,镜片打磨得异常均匀光滑,在阳光下折射出璀璨的光芒。旁边还放着一张折叠的素笺。
林筱拿起素笺展开,上面是公主娟秀中带着力道的字迹:
> **格物穷理,需明察秋毫。此物助汝观微。**
> **瑶儿好学,甚慰。**
> **“小礼物”已备,静候佳音。**
没有落款。
林筱的心猛地一沉。这副眼镜,是工具,更是枷锁!公主在告诉他:你的眼睛,从此要为我所用,去观察那些更细微、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朝堂动向、技术细节?)。“小礼物”…是指新的“学生”?还是新的任务?那句“静候佳音”,带着不容拒绝的催促和冰冷的审视。
小郡主好奇地凑过来:“哇!好漂亮的眼镜!先生快戴上看看!”
林筱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依言戴上眼镜。世界瞬间变得无比清晰!窗棂的木纹、纸页的纤维、甚至空气中漂浮的微尘都历历在目!这副眼镜的工艺,远超这个时代应有的水平!它清晰地昭示着公主手中掌握的资源和她对“格物”之力的野心。
“先生戴上真好看!”小郡主拍手笑道,“像故事里的神仙!”
神仙?林筱透过晶莹剔透的镜片,看着小郡主天真无邪的笑脸,只觉得眼前这清晰的世界,仿佛一个巨大而精致的牢笼。他摸了摸冰冷的铜制镜框,指尖触到内侧一个极其微小的凸起。他不动声色地移开手指。
“多谢殿下恩典。”他对老管事说道,声音平静无波。
老管事深深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仿佛能穿透水晶镜片,直抵人心。他躬身退下。
“先生,”小郡主拉了拉林筱的衣袖,小声说,“我刚才看到王嬷嬷在窗外,看你的眼神…好奇怪,像…像母妃宫里那只总盯着鸟笼的老猫。”
林筱背脊瞬间绷紧。王嬷嬷?就是那个总在廊下阴影里、负责照顾郡主的管事嬷嬷?老猫盯着鸟笼…这个比喻,精准得令人心惊!
他透过那副能“明察秋毫”的新眼镜,缓缓转向窗外。廊下空无一人,只有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但一种被毒蛇窥伺的冰冷感觉,却顺着脊椎悄然爬升。
公主的“小礼物”还未至,暗处的“老猫”已悄然亮出了爪牙。这看似平静的启蒙时光,不过是暴风雨前短暂的喘息。他扶了扶鼻梁上冰冷沉重的眼镜,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正站在一个更加危险的漩涡边缘,而小郡主纯真的身影,也被这漩涡的阴影悄然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