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琉璃幻梦·天工开物
凯旋的喧嚣与宫廷的盛宴渐渐平息,萧辰的目光却并未停留在无上的荣光与温香软玉之中。狼居胥行省的设立与定北军的组建,如同在帝国北疆钉下了一根坚实的楔子,但这仅仅是开始。帝国的根基,在于民生,在于国力,在于那源源不断、推动文明车轮滚滚向前的——**工业之力**!
东宫深处,一间被严密守卫、挂有“天工院京都分院”牌匾的巨大工坊内,炉火熊熊,热浪灼人。这里汇聚了工部最顶尖的匠人,以及从黑石山“神机营”抽调而来的核心骨干。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矿石粉尘、焦炭气息和某种奇异期待的紧张感。
工坊中央,一座经过特殊改造、温度远超寻常的高炉正发出沉闷的轰鸣。炉口处,橘红色的火焰翻腾跳跃,散发出令人窒息的高温。工部侍郎李岩亲自督阵,汗水浸透了他的官袍,脸上却满是亢奋的潮红。赵铁锤则带着几名亲传弟子,紧张地操控着几根长长的铁管和特制的坩埚。
“温度!再高些!石英砂必须完全熔融!”萧辰的声音在工坊内响起,平静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他并未穿太子常服,而是一身利落的工匠短褂,站在稍远处一个特制的、镶嵌着厚厚水晶观察窗(早期实验品)的指挥台上,目光锐利如鹰隕,紧盯着炉内那翻滚的、炽白粘稠的熔浆。
“是!殿下!”赵铁锤嘶哑着嗓子回应,亲自拉动巨大的风箱杠杆!呼呼的风声灌入炉膛,火焰瞬间由橘红转为刺目的白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所有工匠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石英砂(二氧化硅)、石灰石(氧化钙)、纯碱(碳酸钠)…这些看似寻常的矿石粉末,按照殿下赐予的“琉璃秘方”精确配比,投入这神火熔炉,究竟会诞生何物?
终于!
“殿下!熔浆已清亮如水!气泡尽除!可以吹制了!”赵铁锤的声音带着颤抖的激动。
“好!”萧辰眼中精光一闪,“按本宫所示之法!吹!”
一名被挑选出来的、肺活量惊人的年轻工匠,深吸一口气,鼓起腮帮,将一根特制的、中空的长铁管末端,小心翼翼地探入炉口,蘸取了一团炽热、粘稠、散发着惊人高温的熔融玻璃液!
“转!匀速转动!”赵铁锤在一旁厉声指挥。
年轻工匠憋红了脸,一边用力吹气,一边双手飞速旋转铁管!奇迹发生了!那团粘稠的、橘红色的“岩浆”,在气流的作用下,如同被赋予了生命般,开始膨胀、延展、变薄!一个透明的、带着流动光泽的、内部似乎蕴藏着火焰的…**气泡**,在铁管顶端逐渐成型!
“天啊…透明的!真的是透明的!”
“琉璃!无暇的琉璃!不…比琉璃更纯净!”
“神迹!这是神迹啊!”
围观的工匠们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他们见过西域进贡的琉璃器,色彩斑斓却浑浊不堪,何曾见过如此纯净、透明、仿佛凝固了空气和阳光的造物?!
吹制工匠的技艺在巨大的兴奋和压力下超常发挥。他不断吹气、旋转、用特制的湿木板塑形…一个造型规整、晶莹剔透的**玻璃瓶**雏形,在众目睽睽之下诞生了!虽然瓶壁厚薄尚不均匀,瓶口有些歪斜,但这前所未有的透明感,足以震撼每一个人的心灵!
“送入退火窑!缓慢降温!不可急躁!”萧辰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他知道,这看似简单的瓶子,意味着什么!
数日后。
当那个经过精心退火处理、通体晶莹、毫无杂质、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的玻璃瓶,被李岩用颤抖的双手捧到萧辰面前时,整个天工院京都分院陷入了死寂,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成了!殿下!我们成了!真正的…**玻璃**!”李岩老泪纵横,声音哽咽。他手中的瓶子,不再是浑浊的琉璃,而是如同水晶般纯净透明!透过瓶壁,可以清晰地看到对面人的面容!
“好!”萧辰接过玻璃瓶,感受着那光滑冰凉的触感,眼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光芒。他举起瓶子,对着窗外的阳光。阳光毫无阻碍地穿透瓶身,在地面上投下清晰的光斑。这一刻,他仿佛握住了开启一扇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传令!”萧辰的声音响彻工坊:
“一、将此配方及吹制、退火工艺,列为‘天工院’最高机密!所有参与者,重赏!签署保密契约,泄密者,诛九族!”
“二、立即扩大生产!先期目标:制造平板玻璃!要尽可能大,尽可能平,尽可能透明!此物,将取代窗纸,让光明普照千家万户!”
“三、研究玻璃器皿、透镜、反射镜制造工艺!此物用途之广,远超尔等想象!未来,它将用于观星望远(望远镜),用于窥探微观(显微镜),用于聚光引火(凸透镜)…此乃天工开物之基石!”
玻璃的诞生,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东宫核心圈层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当第一块面积约两尺见方、虽略有波纹但已堪称奇迹的平板玻璃被安装到枢机阁的窗户上时,连向来清冷的苏清雪,都忍不住在那片前所未有的清澈光明前驻足良久。阳光毫无阻碍地倾泻而入,将室内照得亮如白昼,纤毫毕现!
“此物…竟能囚禁光明?”她伸出纤纤玉指,轻轻触碰那冰凉的、透明的平面,清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叹。她无法理解其原理,却能直观感受到它对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这比那些毁天灭地的火器,更让她感到一种…贴近凡尘的神奇。
林婉儿更是欣喜异常。她亲自为萧辰的书房更换了玻璃窗,看着阳光洒满他伏案工作的书桌,心中充满了甜蜜与骄傲。她的夫君,不仅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更能创造出如此改变生活的神物!
很快,“东宫琉璃窗”的神奇传说便悄然流出宫闱,引得京城勋贵们心痒难耐,重金求购而不可得。玻璃,成为了继火器之后,太子殿下创造的又一个神话,也成为了未来帝国重要的财源与科技象征。
---
### 第二节:大地之筋·磐石筑基
玻璃的光芒尚未散去,萧辰的工部振兴计划已迈入更坚实、更基础的领域——**水泥**。
工部下属的“将作监”大匠们,看着太子殿下亲赐的又一份“神方”,面面相觑。石灰石、粘土、铁矿渣、石膏…这些随处可见的、甚至被视为废物的东西,按照特定比例混合煅烧、磨成细粉,就能得到一种遇水则硬、坚如磐石的神物?名为“**水泥**”?
若非萧辰的威望如日中天,若非玻璃的神迹就在眼前,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几乎要以为太子殿下在开玩笑。
“此物,乃筑城、修路、建坝之无上神物!”萧辰在将作监的试验场上,面对着一群将信将疑的老匠人,语气斩钉截铁,“其坚,可抗刀劈斧凿;其速,遇水数日便固若磐石;其韧,可粘合碎石成一体!用之筑城,可挡千军万马;用之修路,可令车马如履平地,风雨无阻;用之建坝,可锁蛟龙,驯江河!”
他指向试验场上一处刚刚用传统糯米灰浆和三合土砌筑的矮墙,又指向旁边一堆按照“神方”混合的灰黑色粉末(水泥熟料磨粉)和碎石沙砾。
“今日,便让尔等亲眼见证,何为‘磐石筑基’!”
“一组!用糯米灰浆砌墙!”
“二组!按本宫之法,水泥、砂、碎石混合,加水搅拌成‘混凝土’,然后砌筑同样大小的墙体!”
在萧辰的亲自指挥下,两组工匠同时开工。糯米灰浆组动作娴熟,但进度缓慢。水泥组则显得手忙脚乱,按照萧辰的指导,将灰黑色的粉末、砂子、碎石按比例混合,加入清水搅拌成粘稠的泥浆状物(混凝土),然后倾倒入木制的模具中,用木槌夯实。
仅仅半日功夫。
糯米灰浆墙刚刚砌好,尚需时日阴干。
而水泥混凝土,则已在模具中初步凝结成形!萧辰下令拆掉模具。
一堵灰扑扑、表面略显粗糙、但棱角分明、结构致密的灰色墙体,赫然矗立在众人面前!
“这…这就好了?”有老匠人难以置信地上前,用手敲了敲。墙体发出沉闷的实响,纹丝不动。
“拿锤子来!”萧辰命令道。
一名力士抡起大铁锤,狠狠砸向糯米灰浆墙!
“砰!”一声闷响,墙面顿时凹陷下去一大块,灰浆簌簌掉落。
再砸向水泥墙!
“铛!”一声清脆的金石交击之声!铁锤被狠狠弹开!墙面上只留下一个浅浅的白印,主体结构完好无损!
“嘶——!”全场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所有匠人眼睛都瞪圆了!这硬度!简直堪比青石!
“再泼水!连续泼三日!”萧辰继续下令。
接下来的三日,试验场上,糯米灰浆墙在连续的水淋下,渐渐变得松软、剥落。而水泥墙,却在水分的滋养下,颜色愈发深暗,质地愈发坚硬!三日之后,再以铁锤猛击,水泥墙竟发出更响亮的金铁之声,白印都几乎看不见了!其坚硬程度,远超普通石材!
“神物!真乃神物啊!”将作监的老大匠扑通一声跪倒在水泥墙前,激动得浑身颤抖,老泪纵横,“殿下!此物一出,天下再无难筑之城!再无难行之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传令!”萧辰的声音带着掌控未来的豪迈:
“一、于京郊选址,兴建大型‘**磐石窑厂**’!全力煅烧水泥!此乃国策基石,列为战略物资!”
“二、工部即刻制定章程,优先以水泥重修京城至洛阳、至扬州等帝国主干官道!要求路面平整宽阔,可并行四辆马车,两侧设排水沟渠!务必做到‘雨停路干’!”
“三、调集精干工匠,研究水泥拱券、梁柱结构!为未来大型建筑、桥梁、乃至…**巨坝**奠基!”
水泥的出现,如同为帝国注入了“大地之筋”。它的廉价(原料易得)、速干、坚硬、可塑性强的特性,将彻底改变这个时代的建筑与基建格局。一条条平坦如砥、风雨无阻的“水泥官道”蓝图,开始在工部官员的脑海中勾勒;一座座坚固无比、高耸入云的城池要塞,仿佛已在眼前拔地而起。
消息传出,朝野再次震动!勋贵们看到了更便捷的商路和更安全的城堡;商贾们看到了降低运输成本、加速货物流通的希望;百姓们则憧憬着不再泥泞的出行之路。太子萧辰“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威名,更加深入人心。
---
### 第三节:缚龙锁江·水力初鸣
玻璃与水泥的光芒,并未让萧辰停下脚步。他的目光投向了帝国奔腾的江河。火力的局限(依赖煤炭运输、效率相对较低)和蒸汽机的庞大笨重,让他将能源的希望寄托在更清洁、更持久的动力之源上——**水力**!
这一次,他并未直接拿出图纸,而是以“勘察水利,兴修灌溉”为名,带着工部精通水利的官员和苏清雪等护卫,亲自离京,沿黄河支流渭水一路西行考察。
半月后,渭水上游一处名为“**龙门峡**”的险峻之地。
两岸高山夹峙,壁立千仞,如同斧劈刀削。湍急的河水在此被骤然收束,形成巨大的落差,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白色的浪涛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下,撞击在嶙峋的礁石上,碎玉飞琼,水雾弥漫,声势骇人!
“好一处‘龙门’!”萧辰立于岸边高崖,劲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袍。他俯瞰着脚下那奔腾不息、蕴藏着恐怖力量的激流,眼中闪烁着灼热的光芒,“水力之雄,莫过于此!此地,便是本宫为帝国缚住的第一条‘能源蛟龙’之处!”
“殿下…您是说…在此筑坝?”随行的工部水部郎中张浚看着下方那如同发怒巨龙般的激流,感受着脚下大地的微微震颤,脸色有些发白,“此地水流湍急,地质复杂,两岸山势虽险,但…但如此巨力,如何能锁?古之大禹治水,亦以疏导为主啊!”
“疏导?不。”萧辰嘴角勾起一丝自信的弧度,手指点向峡谷最狭窄、基岩裸露最为坚固的咽喉处,“本宫要的,是**锁**!是驯服!是让它为我所用!”
他的意识沉入系统,调出早已解锁的【基础水利工程学】知识,结合实地勘察的数据,在脑海中飞速勾勒。
“在此处,”他指向峡谷最窄点,“以钢筋(新式炼钢厂已能小批量生产高强度钢筋)为骨,以混凝土为肉,浇筑一座重力拱坝!坝高…三十丈(约百米)!坝体嵌入两岸山体,浑然一体,坚不可摧!”
“坝顶设泄洪闸门,可控水势。”
“坝后,形成巨大水库,蓄水调洪,灌溉良田!”
“最关键的是——”萧辰的目光投向坝体下方预设的位置,声音带着一种开启新纪元的激昂:
“于坝体内部,开凿引水隧洞!利用这巨大的水位落差,驱动特制的**水轮机组**!带动发电机!将奔腾江水的力量,转化为源源不绝的…**电力**!”
“电力?”张浚和一众工部官员面面相觑,对这个词完全陌生。水车磨坊他们知道,但“电”为何物?如何“发”?又如何使用?
萧辰并未过多解释,他知道概念太过超前。“尔等只需明白,此电力,其能远超水力、畜力、乃至火力!可驱动更精密的机器,可点亮比烛火明亮百倍千倍的‘电灯’,可让信息瞬息传递千里(电报雏形)…乃是未来工业之血脉,文明之基石!”
他转身,目光扫过被这宏伟蓝图震撼得说不出话的众人,声音斩钉截铁:
“张浚!”
“下官在!”
“由你总领‘龙门峡水电工程’!工部、将作监、磐石窑厂全力配合!所需钢筋、水泥,优先供应!所需人力,由朝廷征调民夫,按双倍工钱给付,确保饮食医药!胆敢克扣贪墨者,立斩不赦!”
“本宫会亲绘坝体及引水发电系统核心图纸!天工院将负责水轮机及发电机组的研制!”
“此工程,乃帝国百年大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下官…遵命!肝脑涂地,必成此功!”张浚激动得声音颤抖,他虽不完全理解“电”的玄妙,但太子殿下描绘的前景和那不容置疑的决心,让他热血沸腾!他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项足以名垂青史的伟业!
勘察结束,庞大的工程机器开始轰然启动。京郊的磐石窑厂日夜不息,浓烟滚滚,一袋袋标着“磐石”徽记的水泥被装上马车、牛车,源源不断运往龙门峡。黑石山炼钢厂的高炉全力运转,锻造着特制的钢筋。工部征调的数万精壮民夫,在军队的护卫下,如同蚂蚁般涌向那处天险之地。开山凿石、平整地基、修筑道路…热火朝天的景象,取代了峡谷千年的荒凉。
巨大的工地上,一座由水泥和钢筋构筑的、前所未有的宏伟巨坝,正一点点从图纸走向现实。它如同一条即将锁住蛟龙的钢铁臂膀,预示着帝国能源结构的一次革命性飞跃。奔流的渭水依旧在咆哮,但它的力量,终将被人类驯服,转化为照亮帝国未来的光芒。
而在东宫深处,天工院的匠师们,正对着萧辰提供的“水轮发电机”原理图,绞尽脑汁。金属的切削声、线圈的缠绕声、还有那对“电火花”既敬畏又好奇的议论声,交织成一曲工业文明最初的、略显生涩却充满希望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