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核心舱的温度高达四十七度,即使穿着防护服,姜云也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浪。高雷走在前面,手中的辐射检测器不断发出警告声。当他们转过最后一道防护墙时,眼前的景象让姜云屏住了呼吸。
殖民地的心脏——那个直径二十米的球形反应堆——被数十根粗大的管道和支撑结构环绕着。但现在,这些本应银光闪闪的金属表面覆盖着一层蓝黑色的物质,像某种恶性的苔藓般爬满了每一寸表面。更可怕的是,这些物质在有规律地脉动,仿佛在呼吸。
"稳定器在哪里?"姜云问,声音在防护面罩中显得沉闷。
高雷指向反应堆底部一个圆柱形结构:"那里。已经失去了78%的效率。"
他们小心地靠近,避开地面上可疑的蓝色水洼。近距离观察下,稳定器的外壳上布满了蜂窝状的孔洞,每个孔洞边缘都呈现出诡异的结晶化特征。高雷用多功能工具轻轻刮下一小片样本,金属在工具下脆得像干枯的树皮。
"不是普通的腐蚀。"高雷将样本装入隔绝盒,"看这个。"
在便携显微镜下,样本表面呈现出分形图案,与尘暴能量波动完全一致的几何结构。姜云的探测器显示,这些图案正在缓慢但持续地向金属深处延伸。
"它在重组金属的晶体结构。"姜云轻声说,"就像在农场看到的那样,但速度更快。"
高雷点点头,指向稳定器控制面板:"频率干扰。尘暴的能量场与稳定器的运作频率产生了共振,加速了腐蚀过程。"
姜云调出反应堆的历史数据。果然,每次尘暴能量尖峰后,稳定器的损耗率就会跳升。他迅速计算了一下:"按照这个速度,36小时后稳定器将完全失效。"
"保守估计。"高雷纠正道,"如果尘暴再次增强,可能更快。"
他们沉默地站在反应堆前,只有设备的嗡鸣和偶尔的金属疲劳声打破寂静。姜云突然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腐蚀物质似乎在避开反应堆的某个特定区域,形成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安全圈"。
"高雷,看那里。"姜云指向那个异常区域,"为什么那里没有腐蚀?"
高雷眯起眼睛,然后突然转身走向控制台。他的手指在全息键盘上飞舞,调出了一组复杂的频率图表。"明白了!"他难得地提高了声音,"主磁场调节器!它的运作频率与尘暴不同步,所以没有形成共振。"
姜云立刻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如果我们能调整整个稳定器的工作频率..."
"需要完全重新编程。"高雷打断他,"而且有风险。频率错误可能导致核心失控。"
"比稳定器完全失效更糟吗?"
高雷没有回答,但姜云从他紧绷的下颌线看出了答案。他们都知道,没有稳定器,反应堆将无法控制,殖民地将失去所有能源——包括生命支持系统。
"我们需要总督的授权。"姜云最终说。
当他们返回临时指挥中心时,李振总督正在听取王博士的汇报。老人看起来比几小时前更加憔悴,眼下的阴影深得像淤青。
"阁下,"姜云直接切入主题,"稳定器的腐蚀是由频率共振引起的。我们有一个解决方案,但需要冒险。"
总督示意他继续。姜云简要解释了频率调整的原理,高雷则补充了技术细节。王博士在一旁听着,表情从怀疑逐渐变为震惊。
"这太冒险了!"王博士果然反对,"频率调整可能导致连锁反应!我们有备用稳定器——"
"备用件也会被腐蚀。"高雷冷静地指出,"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弱点。"
总督的目光在三人之间游移:"成功率?"
"75%,"高雷说,"如果我们能在12小时内完成。"
"50%,"王博士立刻反驳,"而且那只是稳定器本身的风险评估。如果失败,可能引发核心熔毁!"
姜云看到总督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那是老人思考时的习惯。整个殖民地的命运悬于这个决定。指挥中心突然安静得可怕,连设备的嗡鸣声似乎都变小了。
"执行。"总督最终说,声音低沉但坚定,"但有一个条件——先在小范围测试。如果有效,再全面调整。"
高雷点点头,立刻转身去准备工具。姜云刚要跟上,总督叫住了他:"姜修复师,我需要你同时做另一件事。"
老人调出一组尘暴监测数据:"能量读数显示尘暴中心有一个异常平静的区域,直径约两公里。气象部门认为那只是风眼,但..."他指向一组波形图,"这些能量波动模式与你在农场记录的'共鸣'极为相似。"
姜云仔细查看数据。确实,那些波形几乎是他探测器记录的放大版,只是频率更低,强度更高。更奇怪的是,这些波动似乎在与稳定器的腐蚀速率同步变化。
"你认为尘暴有某种...智能?"姜云小心地问。
总督的眼神变得锐利:"我认为我们需要所有可能的解释。稳定器交给高雷,你负责分析这些信号。如果有任何发现,直接向我汇报。"
当姜云回到临时实验室时,苏月已经在分析那些从下层通道采集的尘埃样本。她抬头时,眼镜后的眼睛布满血丝。
"这些样本..."她的声音因兴奋而略微发颤,"它们对特定频率的光有反应!"
姜云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义。他调出总督给他的尘暴中心数据,与苏月的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当两组波形在屏幕上重叠时,他的呼吸为之一窒——它们完美地互补,就像锁和钥匙。
"这不是巧合。"姜云轻声说,"尘暴中心在发出某种信号,而这些尘埃..."他指向样本,"它们是接收器。"
苏月的眼睛瞪大了:"你是说...整个尘暴是一个通讯系统?"
姜云没有立即回答。他看向窗外——如果那里还能被称为"窗"的话。临时指挥中心位于地下十五层,所谓的窗户只是墙上的实时监控屏幕。屏幕上,尘暴依然肆虐,但在那血红色的漩涡中心,那个诡异的"风眼"静静地注视着一切。
姜云的探测器突然发出一声提示音。他低头查看,发现一组新的波形正在形成——不同于之前记录的任何模式,这些波动更加有序,几乎像是...语言。
"它在尝试沟通。"姜云突然确信,"而我们需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