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役院的起床钟声还未响起,凌天尘就已经睁开了眼睛。连续三天的饥饿惩罚让他的胃部隐隐作痛,但体内那股新生的星辰之力却在经脉中缓缓流动,带来一种奇异的充实感。他悄悄摸了摸胸前的玉佩,它此刻冰凉如常,仿佛昨夜的一切只是一场梦。
"天尘,起来了!"同屋的杂役弟子王石头推了推他,"今天轮到我们去清理剑阁外围的落叶。"
凌天尘应了一声,迅速穿好衣服。自从那夜在藏经阁接受老邋遢的指导后,他发现自己需要的睡眠时间大大减少,而且精力反而更加充沛。这显然是星辰之力带来的变化。
晨雾笼罩着剑阁,凌天尘和王石头挥动着竹扫帚,将落叶聚集成堆。剑阁是青冥剑宗的核心区域,只有内门弟子才有资格进入修炼。透过敞开的窗户,凌天尘能看到里面的人影舞剑的英姿,剑气纵横,令人神往。
"看什么呢?"王石头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叹了口气,"别想了,我们这种杂役,一辈子也别想摸到真正的剑。"
凌天尘没有回答,只是默默扫着地。若是以前,他或许会和王石头一样绝望,但现在不同了——他拥有星核和星河剑脉,只要按照老邋遢的指导修炼,终有一日能踏上真正的剑道。
"喂,你们两个!"一个尖锐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凌天尘回头,看到周明带着两个跟班大摇大摆地走来。自从上次挑水事件后,周明似乎更加针对他了。
"赵执事说了,今天厨房缺人手,你们两个去帮忙劈柴。"周明得意地宣布,"这里交给我们来扫。"
王石头脸色一变:"可剑阁外围的落叶一直是我们的任务..."
"怎么?有意见?"周明眯起眼睛,"要不要我去告诉赵执事,说你们拒绝干活?"
凌天尘拉住想要争辩的王石头:"我们这就去。"
离开剑阁后,王石头愤愤不平地踢了一脚石子:"凭什么总是我们干最累的活?那个周明,仗着有个当执事的舅舅,整天欺负人!"
"忍一忍吧。"凌天尘低声说,"跟他硬碰硬没有好处。"
厨房后院堆满了待劈的木柴。王石头拿起斧头,狠狠地劈向木桩,仿佛把它当成了周明的脑袋。凌天尘也拿起斧头,却惊讶地发现自己挥动起来毫不费力——以前这种重活总会让他手臂酸痛,但现在却轻松自如。
"你今天力气怎么这么大?"王石头擦了擦汗,惊讶地看着凌天尘连续劈开几块硬木。
"可能...是饿过劲了吧。"凌天尘含糊地回答。他不敢告诉王石头,这是星辰之力在潜移默化地改造他的身体。
午休时分,凌天尘借口上厕所,偷偷溜到了后山一处僻静的角落。这里有几块平整的石头,是他最近发现的秘密场所。他盘腿坐下,从怀中掏出玉佩,在阳光下仔细观察。
玉佩在日光下呈现出暗红色,表面的纹路比夜晚更加清晰。凌天尘按照老邋遢教导的方法,尝试引导体内的星辰之力流向玉佩。起初没有任何反应,但当他静下心来,调整呼吸节奏后,玉佩突然微微发热,一丝熟悉的凉意从指尖流入体内。
"果然可以..."凌天尘心中一喜。老邋遢说过,白天的星辰之力更加狂暴难以控制,但如果有星核辅助,还是能够修炼的。
他小心翼翼地引导那股力量在体内运行,感受着它流经每一条经脉。与夜晚的温和不同,白天的星辰之力更加炽热,像是一道细小的闪电在体内游走,带来阵阵刺痛。但凌天尘咬牙坚持,他知道这是必经的过程。
一个时辰后,凌天尘浑身被汗水浸透,但体内的星辰之力却壮大了一分。他长舒一口气,正准备结束修炼,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脚步声。
"谁在那里?"一个清脆的女声传来。
凌天尘慌忙将玉佩藏入怀中,抬头看到苏璃站在不远处的小路上,手里捧着一卷竹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她白色的长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凌师弟?"苏璃认出了他,走近几步,"你怎么在这里?"
"我...我只是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凌天尘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苏璃的目光在他汗湿的额头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异常,但没有多问。她微微一笑:"后山虽然安静,但偶尔会有妖兽出没,你要小心。"
"谢谢师姐关心。"凌天尘低头行礼,突然注意到苏璃手中的竹简上写着《青冥心法》几个字,"师姐在修炼?"
苏璃点点头:"剑阁人太多,我喜欢来这里研读心法。"她犹豫了一下,"你...最近身体好些了吗?"
凌天尘知道她指的是上次的伤:"好多了,多亏师姐的药膏。"
"那就好。"苏璃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轻轻颔首,"我先走了,你保重。"
看着苏璃离去的背影,凌天尘心中涌起一丝愧疚。老邋遢告诫过他不要向任何人透露星河剑脉的事,包括苏璃。但这位师姐是宗门中少数对他友善的人,隐瞒秘密让他感到不安。
回到厨房后,凌天尘继续劈柴直到日落。晚饭时,他终于领到了三天来的第一顿饭——一碗稀粥和半个馒头。虽然量少得可怜,但他发现自己并不像以前那样饥饿难耐,星辰之力似乎能部分替代食物提供的能量。
夜深人静,杂役院的鼾声此起彼伏。凌天尘躺在通铺上,等待子时的到来。月光透过窗棂,在地面上画出银色的图案。他掏出玉佩,发现它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红光,那些纹路如同活物般缓缓流动。
"父亲,这到底是什么..."凌天尘轻声自语,手指抚过玉佩表面。自从家族覆灭那夜,父亲将玉佩塞给他后,这个秘密就一直困扰着他。现在他终于知道这是星核,但关于它的来历和家族的关系,仍然是个谜。
子时将至,凌天尘悄无声息地溜出杂役院。有了前几夜的经验,他已经摸清了巡逻弟子的路线和时间,能够轻松避开他们的视线。
藏经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神秘。凌天尘绕到后门,轻轻敲了三下,停顿,再敲两下——这是老邋遢约定的暗号。
门悄无声息地开了,老邋遢的身影出现在黑暗中。与白天那个醉醺醺的扫地老人不同,此刻的老邋遢目光炯炯,腰板挺直,完全像是另一个人。
"进来。"他低声道,将凌天尘拉入藏经阁。
顶层的小房间里,油灯已经点亮。老邋遢示意凌天尘坐下,然后从怀中掏出一卷新的羊皮纸。
"昨晚教你的小周天运行法,掌握得如何?"老邋遢问道。
凌天尘如实汇报了白天的发现:"我尝试在阳光下修炼,发现星辰之力更加狂暴,但通过星核引导,还是能够控制。"
老邋遢眼睛一亮:"你竟然能在白天修炼?"他凑近凌天尘,仔细打量,"伸出手来。"
凌天尘伸出手腕,老邋遢三指搭在他的脉门上,闭目感受。片刻后,他睁开眼,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不可思议...你的星河剑脉觉醒速度远超我的预期。"老邋遢喃喃道,"通常需要数月才能达到的境界,你几天就完成了。"
"这是好事吗?"凌天尘问。
老邋遢的表情变得严肃:"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你的天赋确实惊人;坏事是进展太快容易根基不稳,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他展开新的羊皮纸,上面画着更复杂的经脉运行图:"今晚我们学习'星引术',这是控制星辰之力的基础法门。你要格外专注,不能有丝毫差错。"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里,老邋遢详细讲解了星引术的要诀。凌天尘全神贯注地聆听,然后按照指导尝试引导体内的星辰之力沿着特定路线运行。过程极其痛苦,仿佛有无数细针在体内游走,但他咬牙坚持,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
"坚持住!"老邋遢在一旁低喝,"第一道星环即将成形!"
凌天尘感到体内的星辰之力在丹田处旋转凝聚,逐渐形成一个微小的漩涡。就在漩涡成形的瞬间,胸前的玉佩突然剧烈发热,一道比以往强大数倍的星辰之力涌入体内,与漩涡融为一体。
"啊!"他忍不住低呼一声,身体因剧烈的能量冲击而颤抖。
老邋遢迅速出手,一掌按在他的背心,一股温和的力量帮助他稳定了体内狂暴的星辰之力。
"好险..."老邋遢松了口气,"第一次凝聚星环是最危险的,你做得很好。"
凌天尘缓缓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加清晰,连远处书架上的灰尘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体内的星辰之力不再散乱,而是有序地沿着特定路线循环,最终汇入丹田处的星环。
"这就是...星引术?"他感受着体内的变化,惊讶地问道。
老邋遢点点头:"星引术是星河剑脉的基础。有了它,你才能安全地吸收和运用星辰之力。"他顿了顿,"不过这只是开始,星环需要不断温养壮大,才能支撑更高深的修炼。"
凌天尘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前辈,您为什么会如此了解星河剑脉?"
老邋遢沉默了片刻,目光变得深远:"因为...我曾经也遇到过一位拥有星河剑脉的人。"他的声音低沉下来,"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凌天尘敏锐地注意到老邋遢说的是"遇到过"而非"认识",这中间似乎有隐情。但他没有追问,知道老邋遢若想说自然会告诉他。
"现在,试试你的星引术。"老邋遢转移话题,从袖中取出一块普通的石头,"尝试用星辰之力感知它。"
凌天尘接过石头,按照老邋遢的指导,将一丝星辰之力引导至指尖,轻轻触碰石头表面。起初没有任何感觉,但当他静下心来,调整呼吸后,突然"看"到了石头内部的结构——不是用眼睛,而是一种奇妙的感知能力。
"我...我能感觉到它的纹理!"他惊讶地说。
老邋遢满意地点头:"这是星引术的基本应用之一——星感。随着修为提升,你的感知会越来越敏锐,最终能洞察万物本质。"
他们又练习了几个时辰,直到东方泛白。老邋遢收起羊皮纸:"天快亮了,你该回去了。记住,白天不要尝试星引术,太危险。"
凌天尘起身行礼,突然想起什么:"前辈,我有个问题...关于星核的来历,您知道多少?"
老邋遢的动作顿了一下:"星核是天地奇物,形成条件极其苛刻。据古籍记载,只有在特定星辰排列下,某些特殊矿脉才会孕育出星核。"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凌天尘,"而你手中的这枚,似乎与你的血脉有特殊联系。"
"我的家族...会不会就是因为这个被灭门的?"凌天尘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问。
老邋遢叹了口气:"这我不能确定。但星核确实足以引来强者的觊觎。"他拍拍凌天尘的肩膀,"等你实力足够,自然会找到答案。现在,专注于修炼吧。"
回到杂役院时,凌天尘的脑海中仍回荡着老邋遢的话。星核与他的血脉有特殊联系...这是否意味着他的家族世代守护着这个秘密?而那些灭门的凶手,是否就是冲着星核而来?
躺在通铺上,凌天尘轻轻抚摸胸前的玉佩。它现在不仅是家族的遗物,更是揭开事实的钥匙。随着星河剑脉的觉醒,他离那个血腥夜晚的事实似乎又近了一步。
窗外,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凌天尘闭上眼睛,感受着体内缓缓运转的星环。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他的人生将彻底改变——不再是任人欺凌的"无剑之体",而是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星辰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