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昭怀揣着圣上的旨意,满心斗志地开始筹备盐场。他深知这是一个改变自己命运、为国家效力的绝佳机会,但同时也清楚前方的道路布满荆棘。
回到冷宫后,傅昭立即召集忠伯以及一同在冷宫中生活的几个侍从,开始商议盐场的具体事宜。
“忠伯,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挑选合适的沿海场地。这场地既要靠近大海,方便引入海水,又要有足够的平坦空地用于晒盐。”傅昭说道。
忠伯点头道:“皇子,沿海地区地域广阔,挑选场地一事,还需派人前去实地勘察。”
傅昭思索片刻,说道:“此事不可大意。我打算派你和几个可靠的人一同前往沿海各地,详细考察,绘制地图,记录每个地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信息。”
忠伯领命后,傅昭又对其他侍从说道:“你们在宫中收集有关沿海地区的旧有资料,看看是否有适合设立盐场的地方记载。同时,留意朝中大臣们对晒盐法的反应。”
众人领命而去,傅昭则留在冷宫中,进一步完善晒盐法的实施方案。他根据之前的实验记录,制定了详细的盐场建设规划和生产流程。
然而,傅昭的举动很快引起了朝中一些大臣的注意。御史大夫王大人率先站出来反对:“陛下,这六皇子在冷宫中不知通过何种手段获得一些奇巧之术,便妄图设立盐场。盐乃国家重要税收来源,怎能让一个毛头小子随意折腾?”
圣上听后,并未立刻表态,而是说道:“朕已准许六皇子试行晒盐法,且听他筹备之后的效果如何。若真能增加盐税、造福百姓,又有何不可?”
王大人虽心中不满,但也不敢再过多反驳。
在傅昭积极筹备的同时,忠伯等人也在沿海地区展开了细致的考察。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奔波,每到一处便详细记录当地的情况。
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忠伯等人带着地图和考察报告回到了京城。
“皇子,我们考察了沿海的多个地方,发现有一处名为海丰镇的地方最为合适。那里海岸线长,地势平坦开阔,阳光充足,风力较大,十分有利于晒盐。”忠伯将地图摊开,向傅昭介绍道。
傅昭看着地图,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好,就定在海丰镇。接下来,我们要开始招募工人和购置设备。”
招募工人并非易事。由于傅昭身处冷宫,名声不显,再加上晒盐工作辛苦,许多人都不愿意前来。傅昭便让侍从们到京城周边的村庄宣传晒盐法的好处,承诺给予工人合理的报酬。
同时,傅昭还亲自设计了晒盐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盐池、耙子等,并安排工匠们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
在这个过程中,傅昭也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他向圣上上书,请求拨发一部分资金用于盐场的前期建设。圣上考虑到晒盐法的潜在价值,批准了他的请求,但资金数量有限。
傅昭不得不精打细算,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他甚至拿出了自己在冷宫中多年积攒下来的一些小物件变卖,以补充资金的不足。
随着筹备工作的不断推进,盐场的雏形逐渐显现。海丰镇的土地上,一个个盐池开始挖掘,晒盐的工具也陆续制作完成,工人的招募工作也有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就在傅昭满心欢喜地认为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顺利推进时,一个始料未及的麻烦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骤然降临。原来,当地的一些有头有脸的豪强们不知从何处得知了要在海丰镇设立盐场的消息,他们担心这一举措会对他们的既得利益产生不利影响,于是便开始在暗地里耍起了各种手段来进行阻挠。
这些豪强们不仅派人偷偷地破坏盐场的建设工具,使得工程进度大受影响,还对那些被招募来的工人们进行恐吓和威胁,导致许多工人因为害怕而纷纷逃离。更有甚者,他们竟然还与当地的一些官员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给傅昭的筹备工作设置了重重障碍,让他举步维艰。
傅昭在得知这些情况后,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愤愤不平地说道:“这些豪强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如此肆无忌惮地阻碍国家的大事!我绝对不能坐视不管,一定要让他们知道,这晒盐法可是圣上亲自批准的,容不得他们如此肆意妄为地去破坏!”
说干就干,傅昭立刻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首先,他加强了盐场的安保工作,安排了一批忠实可靠的侍从们日夜不停地在盐场周围巡逻,以防那些豪强们再次前来捣乱破坏。同时,他还亲自出马,与当地的一些正直之士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除此之外,傅昭深知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单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决定向圣上上书,将当地豪强的种种恶行一一揭露出来,并恳请圣上能够派遣得力官员前来处理此事,以确保盐场的建设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圣上得知后,十分震怒,立即下令当地官员彻查此事,并严惩那些从中作梗的豪强。
在圣上的支持下,当地官员不敢怠慢,迅速展开调查,将为首的几个豪强绳之以法。盐场的筹备工作这才得以继续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