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上宣布全面调查之后,朝中局势陷入了短暂的僵持。那位大臣表面上装作镇定,但暗地里却加紧了与各方势力的勾结,企图搜集更多对傅昭不利的证据,而傅昭也没闲着,他一方面安排手下继续深入调查那位大臣的罪证,另一方面则积极联络朝中正直的大臣,争取他们的支持。
“殿下,如今那大臣拉拢了不少中立派的大臣,我们的处境有些艰难。”林羽忧心忡忡地向傅昭汇报。
傅昭皱了皱眉头,说道:“中立派大臣多是为了自身利益,摇摆不定。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支持正义的好处。”他思索片刻后,决定以边境贸易的长远利益为切入点,去说服那些中立派大臣。
他分别拜访了几位有影响力的中立派大臣,诚恳地说道:“各位大人,如今边境贸易刚刚稳定,如果因为朝堂内的纷争而受到影响,不仅会让百姓受苦,也会损害国家的利益。那大臣为了一己私利破坏盐市,若不加以惩处,日后类似的事情只会更多。而我们推动的贸易,能让国家繁荣,百姓富足,这才是长久之计。”
经过一番劝说,一些中立派大臣开始动摇,他们意识到支持傅昭才是对国家和自己都有利的选择。
然而,那位大臣得知傅昭在拉拢中立派大臣后,更加气急败坏,他竟然想出了一个毒计。他买通了傅昭身边的一个小厮,让他在傅昭的书房里偷偷放置了一份伪造的与游牧部落勾结的信件。
一天,圣上突然收到密报,说在傅昭书房发现了通敌信件。圣上大怒,立刻下令将傅昭押入大牢。
“六皇子,你竟然做出这等通敌叛国之事,朕实在是痛心疾首!”圣上面色铁青地说道。
傅昭一脸震惊,大声辩解道:“圣上,这绝对是诬陷!我对国家忠心耿耿,怎会做出这等事。”
但圣上在盛怒之下,根本听不进去傅昭的解释。傅昭被关进了大牢,处境十分危险。
在大牢里,傅昭并没有绝望,他冷静地分析着局势。他知道这一切都是那位大臣的阴谋,必须尽快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他暗中联系了忠伯,让他去调查那个小厮的行踪。忠伯通过一番细致的调查,发现小厮最近与那位大臣的亲信有过密切接触。
与此同时,傅昭在牢中仔细回忆近期发生的事情,他突然想到信件被发现的那天,书房曾有外人进入打扫。他猜测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信件被放置进去的。
他设法联系到了当天打扫书房的仆人,仆人证实那天有个陌生男子进入过书房,形迹可疑。
有了这些线索,忠伯立刻将情况汇报给了几位支持傅昭的大臣。他们联名上书圣上,请求重新调查此案。
圣上此时也渐渐冷静下来,他意识到此事可能另有隐情,便同意了重新调查。
在重新调查的过程中,随着证据的不断浮现,那位大臣的阴谋逐渐被揭开。小厮在压力之下,也承认了是受那位大臣指使陷害傅昭。
真相大白,圣上深感愧疚,立刻下令释放傅昭,并严惩那位大臣。
“六皇子,朕错怪你了。你为国家尽心尽力,朕却被奸臣蒙蔽了双眼。”圣上满脸愧疚地对傅昭说道。
傅昭跪地说道:“圣上不必自责,这都是奸臣的阴谋诡计。如今真相大白,我们更应该加强防范,防止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那位大臣被罢官免职,抄没家产,流放到了边疆。朝中的这一场风波终于平息了下来。
然而,傅昭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虽然这次成功地揭露了奸臣的阴谋,但朝堂上依然存在着许多暗流涌动。
边境方面,虽然贸易协定重新签订,但那股企图破坏贸易的游牧部落势力依然存在。傅昭决定加强边境的军事防御,同时继续深化与游牧部落的友好交流。
他向圣上提出了一系列加强边境管理的建议,包括增加巡逻兵力、修建更多的防御工事、设立贸易监督机构等。圣上采纳了他的建议,并让他全权负责边境的相关事务。
傅昭再次来到边境,他亲自指挥军队加强巡逻,与游牧部落的首领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他还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贸易交流活动,邀请了双方的商人、百姓参加,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首领,我们的贸易会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那些企图破坏的人,是不会得逞的。”傅昭对游牧部落首领说道。
首领点头赞同道:“六皇子,我们愿意与你们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贸易。”
在傅昭的努力下,边境的局势越来越稳定,贸易也日益繁荣。而在朝堂上,经过这次风波,傅昭的威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他的正直和智慧赢得了更多大臣的尊敬和支持。
但傅昭深知,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无论是朝堂上的权力斗争,还是边境的安全问题,都需要他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应对各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