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崔秋华狠狠瞪了郑三婶一眼,然后忙对阮娇玉道歉:

“事情我们都了解清楚了,阮同志,真不好意思,打扰你了!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阮娇玉笑着摆手:“没事没事,你们也是关心糖糖,心里着急,才被有心人钻了空子。要怪只能怪有人心机深,利用了你们的好心肠。”

“说起来,咱们军区大院这么团结友爱,这么和谐,都是因为你们这群热心、好心,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妇女同志!”

这高帽子戴的,让崔秋华她们更惭愧了。

“小阮同志,今天的事,实在对不住哈!那我们走了,不打扰你们吃饭了。”崔秋华推搡着郑三婶就往外走。

阮娇玉一脸笑盈盈的把众人送到小院门口:

“崔主任,还有件事要麻烦你们,我这刚来,人生地不熟,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是怕万一有些人散布一些不好的话,颠倒黑白,泼我脏水,所以请你们帮忙在军区家属院澄清一下哈。”

郑三婶一听,咬着牙,瞪的眼睛跟瘌蛤蟆似的:

她本想在到处说阮娇玉坏话,败坏她的名声,让霍师长厌恶她,谁知那女人居然预判了她的预判!

崔秋华她们是妇女主任,她们的话相当于“官方辟谣”,自然就不会有人相信郑三婶的话了。

该死的,这女人长这么漂亮,应该是个无脑的,怎么居然还这么聪明!

“啊,应该的,应该的!”崔秋华几人忙不迭的答应,“阮同志,你放心,我以妇女主任的名誉保证,绝对不会有谣言!”

“那就好!糖糖在,我就不送远了。”阮娇玉领着糖糖,站在门口,目送几人。

母女俩穿着一样的亲子装,像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惹的崔秋华都忍不住看的移不开眼。

众人纷纷各自离去,崔秋华是走的最晚的,她等别人都走了,才对阮娇玉提醒道:

“阮同志,有件事我觉得得让你知道一下。”

“郑三婶有个亲侄女,叫郑青青,她原先是军区文工团舞蹈队的成员,主动要求调去军区托儿所做保育员。”

“时间正好是一年前,霍师长调到咱们军区,霍旭安进军区托儿所的时候。”

“这做保育员吧,待遇是没有文工团好的,但郑青青顶着她爸的反对还是调去了,专门去了霍旭安所在的班级。这其中的原因,你能想到吧?”

阮娇玉啧了一声,心说:能有啥原因,郑青青喜欢她家霍师长呗!

原来郑青青和郑三婶是姑侄俩,俩人走的路子都差不多,都喜欢造谣泼脏水。

在崔秋华面前,阮娇玉没有多说什么,只把郑青青专门来堵她的事“顺嘴”提了一下。

当时张援朝本想去找托儿所领导点郑青青的炮的,但还没来得及去说,张援朝就跟着霍振华紧急出差去了。

男人一般没有那么八卦,阮娇玉一点不介意崔秋华这个妇女主任知道郑青青的“光荣事迹”,并“传扬光大”。

崔秋华听后果然直皱眉:“郑青青这小姑娘怎么这样!?”

俩人第一次见面,做人最忌讳交浅言深,阮娇玉没有再多说什么,只真诚的谢谢崔秋华提醒,便领着糖糖回屋了。

吃完饭简单收拾了一下,阮娇玉问糖糖:

“糖糖,你知道郑青青吗?”

糖糖非常给力,马上说:“知道,是哥哥的老师!”

“那,哥哥和郑老师的关系怎么样?”

糖糖歪着脑袋想了想,说:“在托儿所,哥哥最喜欢郑老师,最听郑老师的话了!”

这样啊——

阮娇玉又问:“糖糖,关于那个郑老师的事,你还知道什么?”

糖糖认认真真,奶声奶气的说:

“郑老师喜欢我爸爸,想给糖糖和哥哥当妈妈,但是郑老师的爸爸郑连长不同意。郑连长想让郑老师结婚生自己的宝宝,不想让郑老师当后妈。糖糖不喜欢郑老师,因为她总是对爸爸这样、这样。”

糖糖学着大人的样子,做了几个娇羞抛媚眼的动作,本来由大人做起来妩媚动人的姿势,让小奶团子一模仿,样子非常滑稽可笑。

阮娇玉看的嘴角直抽抽,心说郑青青给个瞎子抛媚眼,那真是浪费表情了。

只是,糖糖一个小孩子是怎么什么都知道?

糖糖说:“糖糖听郑三婶和刘奶奶聊天时说的,郑三婶最喜欢和刘奶奶聊天了,她们两个什么都说哒。”

刘奶奶?不就是在军区供销社跑来八卦的那个老太太吗?

阮娇玉一下子明白了,郑三婶和刘奶奶是军区的八卦二人组,郑三婶经常在工作时间带着糖糖去找刘奶奶串门子,由于糖糖只是个奶娃娃,俩人聊起闲话根本就不避着糖糖,就被糖糖给听去了。

阮娇玉给糖糖竖了个大拇指:“糖糖厉害了!”

被妈妈表扬了,糖糖嘟嘟脸兴奋的红彤彤,骄傲的扬起小下巴:

“糖糖还知道好多事呢!妈妈想知道什么,就问糖糖!”

“好呀好呀!”

眼前的“小百事通”困的揉揉眼睛,直打哈欠,原来是到了午睡时间。

阮娇玉哄着糖糖午睡,等她睡着之后,阮娇玉提着收音机到她自己的新房,开始收拾房间。

这间新房里配备有一张双人床、衣柜、桌椅等生活物件,阮娇玉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擦擦洗洗,很快就把房间收拾出来了。

收音机里还在播放着时政要闻。

作为一个成功的女资本家,阮娇玉深知对时事政策领悟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制定了很多促进发展和经济的优惠政策,顺应政策走,就如同顺水行舟,事半功倍。

在听到事关本地的重点政策时,阮娇玉拿了个小本本把内容记了下来。

阮娇玉目前所在的城市,并不是她前世主要居住的城市,不过她出差的时候来过几次,但那都是2010年之后的事了,城市面貌和现在的1983年完全不同。

但本地有个地名,让阮娇玉如雷贯耳——东新街服装市场。

东新街服装市场位列全国最知名十大服装市场之一,也是崛起最早的商业街之一。

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就形成了,迅速成为西北地区最繁荣的商业街区,是整个西北部服装贸易的基地,可以说西北地区的服装,有九成九都是从东新街服装市场走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