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三日后,太后寿辰。

凤九歌站在长乐宫的铜镜前,最后一次检查自己的装束。月白色的长裙如流水般垂落,银发被白术精心挽成高髻,点缀着珍珠和玉簪。虽然狐耳和尾巴依然无法完全隐藏,但经过这几日的加紧修炼,她已经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妖族特征,至少不会在众人面前突然现出原形。

"娘娘,时辰到了。"白术轻声提醒,眼中满是赞叹,"您今天真美。"

凤九歌深吸一口气,金色的瞳孔在镜中闪烁。这三日来,她几乎足不出户,日夜研习玉简上的修炼法门,同时研究景玄赐予的那幅《万里江山图》。画上的仙界印记让她确信,这幅画曾经接触过真正的仙家之物,只是不知那宝物如今流落何方。

"走吧。"她拢了拢衣袖,转身向殿外走去。

长乐宫外,一顶精致的软轿早已等候多时。李公公亲自在轿旁恭候,见凤九歌出来,连忙躬身行礼:"娘娘万福,陛下命老奴来接您去慈宁宫。"

凤九歌点点头,在白术的搀扶下上了轿子。轿帘落下,隔绝了外界视线,她这才稍稍放松紧绷的神经。这三日里,那种被监视的感觉始终没有消失,甚至在她研究画卷时更加明显。是谁在暗中窥探?景玄?还是其他什么人?

轿子沿着宫道缓缓前行,约莫一刻钟后停下。李公公掀开轿帘:"娘娘,慈宁宫到了。"

凤九歌迈步下轿,眼前的景象让她微微一怔。慈宁宫前张灯结彩,宫女太监们穿梭如织,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宫门前停着的数十顶华美轿辇——显然,今日的寿宴规模远超她的想象。

"娘娘请随老奴来。"李公公在前引路,带着凤九歌穿过重重宫门。

每经过一道宫门,凤九歌都能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好奇目光。有探究的,有嫉妒的,也有纯粹惊艳的。她昂首挺胸,目不斜视,但敏锐的听觉还是捕捉到了周围的窃窃私语。

"那就是陛下新封的'妖妃'?"

"听说她能变成狐狸..."

"嘘,小声点,别让她听见..."

凤九歌的嘴角微微上扬。这些凡人哪里知道,以她现在的修为,十丈内的低语都逃不过她的耳朵。不过她并不在意这些闲言碎语,反而更加警惕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视线——那些才是真正的威胁。

"九歌娘娘到——"随着太监的唱名声,凤九歌步入慈宁宫正殿。

殿内早已座无虚席。上首是太后和皇帝的宝座,下方两侧按品级排列着众妃嫔和王公大臣的席位。凤九歌的出现仿佛在殿内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交谈声戛然而止,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射向她。

凤九歌不卑不亢地走到殿中心,向太后和景玄行礼:"臣妾恭祝太后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免礼。"太后的声音温和中带着疏离,"赐座。"

凤九歌抬头,第一次看清了这位天衍王朝最尊贵的女人。太后约莫五十岁上下,保养得宜的脸上几乎看不出皱纹,唯有眼角眉梢的威严透露出她历经沧桑的智慧。而坐在太后身侧的景玄,今日一身明黄龙袍,俊美如神祇,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睛在看到凤九歌时闪过一丝灼热的光芒。

"爱妃今日甚美。"景玄的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殿内所有人听清。

凤九歌感到无数道嫉妒的目光如利箭般射来,尤其是坐在妃嫔首位的兰昭仪,眼中的怨毒几乎化为实质。她装作浑然不觉,在宫女的引导下入座——位置竟在众妃嫔之首,仅次于皇后之位。这个安排显然是有意为之,再次激起一阵低声议论。

"陛下对'妖妃'的宠爱果然非同一般..."

"连兰昭仪都要靠后..."

"嘘,听说兰昭仪前些日子惹怒了陛下..."

凤九歌垂眸静坐,耳朵却竖得高高的。看来兰昭仪在"点心事件"后确实失宠了,这倒是个好消息。不过她现在更关心的是景玄的用意——为何要将她置于众目睽睽之下?是炫耀?试探?还是另有所图?

"今日母后寿辰,朕特意请了位贵客。"景玄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妙音仙子远道而来,为母后献艺祝寿。"

妙音仙子?凤九歌心头一跳。这名字她在妖界时就有所耳闻,据说是仙界下凡历练的琴仙,一曲可引百鸟朝凤。难道真有仙人出席凡间寿宴?

殿门再次打开,一位白衣女子款款而入。她一出现,整个大殿仿佛被月光洗涤过一般,瞬间清亮起来。那女子约莫二十出头,眉目如画,肤若凝脂,周身萦绕着淡淡的仙气,行走间衣袂飘飘,不染凡尘。

"妙音拜见太后,拜见陛下。"她的声音如清泉击石,悦耳动听。

凤九歌的瞳孔微微收缩。这女子身上的气息...纯净得不似凡人,却又与她所知的妖气截然不同。难道真是仙界来人?她的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袖,体内的妖力因感受到仙气而微微躁动。

"仙子不必多礼。"太后显然对这位贵客十分看重,"久闻仙子琴艺超绝,今日有幸得见,实乃哀家之福。"

妙音浅浅一笑:"妙音献丑了。"

有太监抬上一张古琴,置于殿中心的琴台上。妙音仙子翩然入座,纤纤玉指轻抚琴弦。随着第一个音符响起,凤九歌浑身一震——那琴声仿佛直接拨动了她的心弦,体内妖力不受控制地与之共鸣。

这是什么曲子?凤九歌努力保持面色平静,但体内的妖力却如潮水般涌动。那琴声时而如清泉流淌,时而如松涛阵阵,每一个音符都精准地击中她妖力运转的节点,让她既痛苦又舒畅,仿佛全身经脉都被洗涤了一遍。

殿内众人如痴如醉,唯有凤九歌如坐针毡。她能感觉到妙音仙子的琴声对妖族有特殊效果,若非她这几日修炼有成,恐怕早已现出原形。更令她心惊的是,当她偷眼看向妙音时,发现对方的目光也正似有若无地扫过她,眼中闪过一丝探究。

难道被发现了?凤九歌强自镇定,装作被琴声陶醉的样子,实则暗中运转玉简上的法门,压制体内躁动的妖力。就在她全神贯注抵抗琴声影响时,忽然感到一道灼热的视线。她抬眼望去,正对上景玄深邃的目光——那眼神中满是探究和不悦。

凤九歌心头一跳。糟了,景玄一定注意到她对妙音仙子的异常反应了。果然,景玄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突然开口打断琴声:"仙子的琴艺果然名不虚传。"

琴声戛然而止。妙音仙子抬头,不解地看向景玄:"陛下?"

"朕忽然想起还有要事与九歌商议。"景玄起身,大步走到凤九歌面前,不由分说地拉起她的手,"爱妃随朕来。"

殿内一片哗然。太后寿宴中途离席,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更令人震惊的是,景玄竟然当众拉着"妖妃"的手,毫不掩饰对她的偏爱。

凤九歌被景玄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得忘了反抗,任由他拉着自己离开大殿。她能感觉到背后无数道或嫉妒或震惊的目光,尤其是妙音仙子那若有所思的注视,让她如芒在背。

景玄一路无言,带着凤九歌来到慈宁宫后的一处偏殿,挥手屏退左右。当殿门关上的瞬间,他一把将凤九歌拉入怀中,声音低沉而危险:"爱妃对妙音仙子很感兴趣?"

凤九歌被他突如其来的质问弄得一头雾水:"臣妾只是欣赏仙子的琴艺..."

"是吗?"景玄的手指抚上她的脸颊,力道不轻不重,"朕看你目不转睛地盯着她,连朕叫你都没听见。"

凤九歌这才明白过来——景玄是在吃醋!这个认知让她既好笑又无奈。他以为她对妙音仙子有什么想法?殊不知她只是被那琴声中的仙气所扰。

"陛下误会了。"她试图解释,"臣妾只是..."

"不必解释。"景玄打断她,手指滑到她敏感的耳尖,"朕不管你对谁有兴趣,记住,你是朕的'妖妃',眼里只能有朕一人。"

凤九歌的耳朵因他的触碰而微微发烫,心中却警铃大作。景玄对她的占有欲越来越明显,这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束缚。更令她不安的是,她竟然开始习惯甚至享受这种独占式的关注。

"臣妾谨记。"她低声应道,同时不着痕迹地拉开一点距离,"只是太后寿宴,陛下中途离席,恐怕不妥。"

景玄轻笑一声,终于放开她:"无妨,母后知道朕的性子。"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倒是你,为何对妙音仙子的琴声反应如此特别?"

凤九歌心头一紧。他注意到了?看来景玄对她的观察远比想象中细致。她必须小心应对,不能暴露自己的妖族身份。

"仙子的琴艺超凡脱俗,臣妾一时入迷罢了。"她故作镇定地回答。

景玄盯着她看了许久,似乎想从她脸上找出破绽,最终只是意味深长地说:"希望如此。走吧,回宴席上去,别让母后久等。"

凤九歌暗暗松了口气,跟着景玄回到正殿。宴席已恢复热闹,但当她重新入座时,明显感觉到妙音仙子的目光在她身上多停留了几秒。那目光中不含敌意,却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探究,让凤九歌如坐针毡。

宴席持续到傍晚才散。凤九歌回到长乐宫后,立刻屏退左右,独自站在窗前沉思。今日发生的事太多,她需要时间消化。妙音仙子的出现,景玄的醋意,还有那诡异的琴声...一切都表明,这深宫之中的局势比她想象的更加复杂。

窗外,一轮明月悄然升起。凤九歌望着那轮明月,忽然想起《万里江山图》上的仙界印记。妙音仙子...会不会知道些什么?

她轻轻抚摸着腕上的玉镯,那是她偷偷从静心斋带出来的灵物之一。或许,她该找机会接近这位仙子,探听一些仙界的消息。只是景玄那边...想到帝王那充满占有欲的眼神,凤九歌不禁苦笑。要在他的眼皮底下接触妙音仙子,恐怕没那么容易。

月光如水,洒在凤九歌银色的长发上。她望着远处的宫墙,心中思绪万千。这看似平静的皇宫,暗地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秘密?而她这只小小的九尾狐,又该如何在这复杂的棋局中保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