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咸丰十年十一月二十日,正红旗亲王府**

晨光熹微,秋风萧瑟。陈浩然身着一袭崭新的亲王朝服,外罩金丝滚边的紫貂大氅,威风凛凛地站在王府正门前。经过太平军一战,他已从贝勒晋升为和硕亲王,地位尊崇,权势滔天。

"王爷,避暑山庄来的快马传信,两宫太后和皇上的銮驾今日午时将抵达德胜门。"福伯恭敬地汇报道,手中捧着一份加急奏折。

陈浩然接过奏折细看,眉头微皱。自从平定太平军回京后,他一直在等待这一刻。咸丰帝驾崩后,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带着年幼的同治皇帝避居承德避暑山庄,如今终于要回京了。

"传令下去,准备迎驾仪仗。"陈浩然沉声说道,"另外,通知各部将领,全军戒备,确保两宫太后和皇上的安全。"

"是,王爷。"福伯应声退下。

陈浩然凝视着远方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这次迎接两宫太后回京,将是一场微妙的权力试探。

正想着,身后传来轻柔的脚步声。

"王爷,您起得真早。"苏若雪穿着一身淡紫色的丝绸长裙,款款走来。她今日特意精心打扮,秀发高挽,插着一支白玉簪,显得端庄典雅,美艳不可方物。

陈浩然转身看着她,心中涌起一阵温暖:"若雪,今日两宫太后回京,你要多加小心,不可有任何闪失。"

苏若雪走到他身边,为他整理着衣襟:"王爷放心,若雪明白分寸。今日迎接太后娘娘,若雪为您准备了上好的龙井茶叶,您可以作为见面礼。"

陈浩然轻抚着她的脸颊,感受着那如丝般的肌肤:"若雪想得周到,我的好夫人。"

正说着,林婉儿也从西院走了出来。她穿着一身淡青色的长裙,清雅脱俗,如空谷幽兰般让人心旷神怡。

"王爷,婉儿给您请安。"林婉儿款款行礼,声音如黄莺般悦耳。

陈浩然看着两个美女,心中感慨万千。自从林婉儿入住王府后,她与苏若雪表面上姐妹相称,实际上却暗流涌动。女人之间的争宠,往往比朝堂上的政治斗争更加复杂。

"婉儿,今日我要出府迎接两宫太后,你们在府中好好休息。"陈浩然温和地说道。

林婉儿点点头:"王爷放心,婉儿会照顾好府中事务。"

苏若雪却有些不舍:"王爷,您要小心。"

陈浩然哈哈一笑:"我的若雪真是贴心。"

---

**同时,王府后院**

老王爷爱新觉罗·旻恺正在后花园中遛鸟。自从从避暑山庄回到王府后,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显得格外精神。儿子的崛起让他倍感骄傲,但同时也让他忧心忡忡。

"老爷,王爷准备出府迎接两宫太后了。"管家老刘恭敬地汇报道。

老王爷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烈儿这孩子,现在是越来越有出息了。不过,树大招风,他要小心啊。"

老刘问道:"老爷,我们需要做什么准备吗?"

老王爷沉吟了片刻:"传话给烈儿,让他小心应对。太后回京,必然会关注烈儿的实力。"

---

**上午巳时,德胜门外**

德胜门外早已是人山人海,旌旗招展。陈浩然率领着五千精锐亲卫,威风凛凛地来到德胜门外。这支亲卫队都是从系统中召唤的精锐战士,个个身材高大,装备精良,虽然表面上使用的是传统武器,但实际战斗力远超普通军队。

迎驾的阵容极其庞大:礼部尚书率领的文官队伍,兵部尚书统领的武将方阵,还有各王府的仪仗队。黄罗伞盖、龙凤旗幡、金瓜钺斧、朝天镫等各色仪仗排列得整整齐齐,绵延数里。

陈浩然身着亲王朝服,头戴亲王冠,腰佩宝剑,在众人中格外引人注目。他的身后,是清一色的精锐亲卫,个个英姿勃发,与其他部队形成鲜明对比。

德胜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王公贝勒和文武大臣,大家都是来迎接两宫太后回京的。但当陈浩然出现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他。

"奕烈亲王来了。"人群中有人低声说道。

"听说他平定太平军,收编了二十万降兵,现在手下兵马超过三十万。"

"真是年少有为啊,这才多大年纪,就有如此成就。"

"不过,功高震主,古来有之。他要小心啊。"

议论声此起彼伏,但都压得很低,生怕被陈浩然听到。

陈浩然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远方的官道上。按照时间推算,两宫太后的銮驾应该快到了。

果然,不一会儿,远方传来阵阵鼓乐声,如雷鸣般震撼人心。两宫太后的銮驾终于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那场面之奢华壮观,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銮驾的规模极其庞大,堪称帝王出行的极致展现。最前方是三百名骁骑营的精锐骑兵开道,他们身着明黄色战袍,手持长矛,战马嘶鸣,威风凛凛。紧随其后的是鸣锣开道的仪仗队,黄罗伞盖高举,龙凤旗幡飘扬,金瓜钺斧闪闪发光。

中间是最为壮观的凤辇龙舆。慈禧太后的凤辇由十六名身着黄马褂的抬夫抬着,凤辇通体金黄,雕龙画凤,珠光宝气。凤辇四周垂着明黄色的帷幔,绣着九凤朝阳的图案,每一针每一线都显示着皇家的尊贵。

同治皇帝的龙舆紧随其后,虽然皇帝年幼,但龙舆的规格丝毫不减。龙舆同样由十六名抬夫抬着,舆顶是金龙盘绕的华盖,四周悬挂着流苏宝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慈安太后的凤辇位于第三位,规格稍逊于慈禧,但同样华贵无比。三辆御辇周围,是数百名身着各色朝服的太监宫女,他们手持各种仪仗,步伐整齐,神情肃穆。

整个队伍绵延十余里,旌旗蔽日,鼓乐喧天。护卫的军队更是多达万人,其中有神机营的火器兵,有健锐营的精锐步兵,还有八旗的各色兵马。这些军队装备精良,军容严整,展现着大清帝国的威严。

队伍中还有数百辆载着宫中用品的车辆,从金银器皿到丝绸布匹,从珍珠宝石到古玩字画,应有尽有。这些都是皇室在避暑山庄期间使用的奢侈品,现在要一并运回紫禁城。

"两宫太后回京了!"有人兴奋地喊道,声音中带着敬畏和震撼。

陈浩然整理了一下朝服,准备迎接这场重要的会面。他知道,这次见面将决定他与慈禧太后之间的关系走向,也将影响到他在朝廷中的地位。

车队越来越近,陈浩然已经能够看清那辆华丽的凤辇。他知道,慈禧太后就坐在里面,这个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女人,即将与他正面交锋。

---

**同时,慈禧太后的凤辇内**

慈禧太后端坐在华丽的凤辇中,透过珠帘看着前方聚集的人群。她今年二十六岁,正值女人最美好的年华,肌肤如雪,容颜绝世,一双凤眼中闪烁着智慧和野心的光芒。

身穿明黄色的凤袍,头戴九龙戏珠的凤冠,珠翠满头,雍容华贵。但在这华丽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如钢铁般坚硬的心。

"太后娘娘,前方就是德胜门了,王公大臣们都在等候迎接。"身边的太监李莲英小心翼翼地说道。

慈禧太后轻抚着手中的玉如意,声音清冷:"都有哪些人来了?"

李莲英恭敬地回答:"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等王爷都来了,还有军机大臣和六部尚书。不过,最引人注目的是奕烈亲王。"

听到奕烈这个名字,慈禧太后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这个年轻的亲王,在她避居承德期间,竟然平定了太平军,立下了赫赫战功,现在已经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奕烈..."慈禧太后轻声念着这个名字,"听说他现在手下兵马众多,在朝野上下威望很高?"

李莲英点点头:"是的,太后娘娘。奕烈亲王平定太平军后,收编了二十万降兵,加上他原有的军队,现在手下兵马超过三十万。而且,这些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

慈禧太后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三十万兵马...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她的心情极为复杂。一方面,奕烈平定太平军的功劳确实巨大,为大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另一方面,他的实力增长得太快,已经隐隐有了尾大不掉的趋势。

更让她在意的是,这个奕烈与以往那些只知道阿谀奉承的王公贝勒完全不同。据她了解,他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手段,更有着让人敬畏的军事才能。这样的人,既可以成为大清朝的栋梁,也可能成为皇权的威胁。

"太后娘娘,我们该如何应对奕烈亲王?"李莲英小心翼翼地问道。

慈禧太后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先观察,再决定。这个奕烈,哀家要好好会会他。"

车队终于抵达了德胜门外。随着一阵悠扬的音乐声响起,凤辇缓缓停下。太监们迅速上前,搭好踏板,准备迎接太后下辇。

慈禧太后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凤袍,然后缓缓走出凤辇。她的每一个动作都优雅至极,仿佛天生的皇者。阳光洒在她的身上,让她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光辉。

她抬头看向前方聚集的人群,目光很快就锁定了站在最前方的陈浩然。这个年轻的亲王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身着华丽的朝服,威风凛凛,确实有着让人敬畏的气度。

两个同样强势的人,四目相对,空气中仿佛有电光闪烁。

---

**德胜门外,迎驾仪式**

陈浩然看到慈禧太后走出凤辇,立刻率领众王公大臣上前行礼。他缓缓走到最前方,按照礼制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臣奕烈,恭迎太后娘娘回京!"

身后的王公大臣们也齐刷刷地跪下:"臣等恭迎太后娘娘回京!"

慈禧太后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地上的众人,心中涌起一阵满足感。但她的目光主要集中在陈浩然身上。这个年轻的亲王虽然在行礼,但身姿挺拔,气度不凡,丝毫没有卑躬屈膝的样子。

"众爱卿平身。"慈禧太后声音清冷,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人起身后,慈禧太后的目光直接投向陈浩然:"奕烈,你辛苦了。听说你南下平叛,大获全胜,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陈浩然恭敬地说道:"臣不敢居功。能为朝廷分忧,是臣的本分。"

慈禧太后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的亲王。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表现了谦逊,又暗示了自己的功劳。更重要的是,他的眼中有一种让人敬畏的威严,这种威严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从无数次生死搏杀中磨练出来的。

"很好。"慈禧太后点点头,"朝廷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忠臣良将。"

她顿了顿,然后说道:"不过,听说你这次收编了不少太平军降兵?"

这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一种微妙的紧张气氛。慈禧太后这是在试探陈浩然的态度,看他如何解释自己拥有重兵的问题。

陈浩然心中一动,知道慈禧太后这是在试探他:"回太后娘娘,臣确实收编了一些太平军降兵。不过这些人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训练,现在已经完全忠于朝廷。"

慈禧太后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意:"那就好。不过,兵贵精不贵多。太多的兵马,有时候反而是负担。"

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她是在暗示陈浩然兵力过多,可能会引起朝廷的担忧。

陈浩然淡淡一笑:"太后娘娘说得对。不过,现在列强环伺,边疆不靖,多一些兵马,也多一分保障。臣的这些军队,都是为了保卫朝廷而存在的。"

他的回答依然滴水不漏,既承认了慈禧太后的担忧,又强调了自己拥有重兵的必要性。

慈禧太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走吧,我们进城。皇上还在等着呢。"

这时,另一辆华丽的銮驾中走出了一个小小的身影。年仅六岁的同治皇帝载淳,在太监宫女的簇拥下,怯生生地走了出来。

小皇帝穿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金冠,虽然装扮得威严无比,但稚嫩的脸庞上却写满了紧张和不安。他的眼中还带着对父皇驾崩的悲伤,以及对未来的茫然。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王公大臣齐声高呼,再次跪地行礼。

小皇帝看到这么多人跪在自己面前,显得更加紧张。他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皇帝,但毕竟还只是个孩子,那种天真烂漫的气质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陈浩然看着这个小皇帝,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感。这个孩子将来要承担整个大清朝的重任,但现在的他还只是个需要保护的孩子。

"皇上,这位就是奕烈亲王,就是他平定了太平军,保卫了京师。"慈禧太后对小皇帝介绍道。

小皇帝怯生生地看着陈浩然,然后学着大人的样子说道:"奕烈叔叔,你辛苦了。"

陈浩然心中一暖,这个孩子虽然年幼,但很有礼貌:"臣谢皇上关怀。臣愿为皇上效忠,保卫大清江山。"

小皇帝点点头,然后躲到慈禧太后身后。显然,他对这种正式的场合还很不适应。

慈禧太后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阵母爱,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稳定朝政的决心。皇上年幼,朝政必须由她来主持,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皇权的延续是她的责任。

---

**紫禁城,养心殿**

车队浩浩荡荡地进入了紫禁城。当慈禧太后和小皇帝重新踏进这座熟悉的宫殿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心情复杂。

虽然经过几个月的修缮,紫禁城的主要建筑已经恢复了往日的辉煌,但细心的人还是能看出一些痕迹。某些殿宇的墙壁上,还有当初英法联军洗劫时留下的刀痕;一些珍贵的文物和摆设,已经永远地消失了,只能用仿制品来替代。

更让人心痛的是,从紫禁城远眺,原本应该是圆明园方向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那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凄凉。

慈禧太后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这些都是英法联军的"杰作",但她心中清楚,如果没有奕烈的及时出现,恐怕连紫禁城都保不住了。这让她对陈浩然的感情更加复杂——既感激他的救驾之功,又忌惮他的强大实力。

小皇帝载淳年纪虽小,但也能感受到这种萧瑟的气氛。他怯生生地拉着慈禧太后的衣角,小声问道:"母后,为什么圆明园变成那样了?"

慈禧太后心中一痛,轻抚着儿子的头:"皇儿,那是因为有坏人来过。不过现在有奕烈叔叔保护我们,不会再有坏人了。"

陈浩然听到这话,心中暗自冷笑。慈禧太后这是在暗示他的功劳,但同时也在试探他的态度。

养心殿内,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接风宴。慈禧太后坐在主位上,小皇帝坐在她的右手边,陈浩然等王公大臣分列两旁。

"诸位爱卿,哀家在承德期间,多亏了你们在京师维持朝政。"慈禧太后举起酒杯,"今日回京,与诸位重聚,实在是高兴。"

众人纷纷举杯:"臣等恭祝太后娘娘凤体安康!"

慈禧太后喝了一口酒,然后将目光投向陈浩然:"奕烈,你这次平定太平军,可谓是居功至伟。朝廷应该给你什么赏赐?"

陈浩然恭敬地说道:"臣不敢奢求赏赐。能为朝廷效力,已是臣的荣幸。"

慈禧太后满意地点点头:"你有这份心就好。不过,功是功,赏是赏,该给的赏赐一样都不能少。"

她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朝廷决定,赏你黄金万两,良田千顷,另外再加封你为钦差大臣,节制各路军马。"

这个赏赐可谓丰厚至极,特别是钦差大臣的职位,意味着陈浩然可以节制各路军马,权力极大。

陈浩然心中暗喜,但表面上依然保持着谦逊:"臣谢太后娘娘隆恩。"

但慈禧太后接下来的话,却让气氛变得微妙起来:"不过,你现在手下兵马众多,朝廷也有些担心。你看,是不是可以将一部分兵马交还朝廷统一调配?"

这话一出,殿内的气氛立刻变得紧张起来。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慈禧太后在试探陈浩然的态度,看他是否愿意交出兵权。

陈浩然心中冷笑,果然,慈禧太后还是不放心他手中的兵权。不过,他早就料到了这一点。

"太后娘娘,臣手下的兵马,都是为了保卫朝廷而存在的。"陈浩然不卑不亢地说道,"现在列强环伺,边疆不靖,正是需要重兵把守的时候。如果贸然裁军,恐怕会给敌人可乘之机。"

慈禧太后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就被掩饰了过去:"你说得也有道理。不过,兵马太多,朝廷的负担也很重。"

陈浩然立刻说道:"太后娘娘不必担心。臣手下的兵马,军饷都是臣自己筹措的,不需要朝廷负担。"

这话让慈禧太后更加警惕了。一个人能够自己养活三十万大军,这说明他的财力有多么雄厚。而财力雄厚,往往意味着有更大的野心。

但她表面上依然保持着温和:"那就好。不过,你也要注意,不要让手下的兵马扰民。"

陈浩然恭敬地说道:"臣一定严加约束,绝不让手下扰民。"

两人的对话看似和谐,但实际上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慈禧太后想要削弱陈浩然的兵权,而陈浩然则坚决不肯让步。双方都在试探着对方的底线,寻找着突破口。

---

**当晚,正红旗亲王府**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陈浩然回到王府后,立刻召集了心腹商议对策。不过,他现在的心腹主要是从系统中召唤的精锐将领,以及一些投靠他的原太平军将领。

"王爷,今天太后娘娘的态度,明显是对您有所防范。"李秀成忧心忡忡地说道。这位原太平军将领现在已经完全投靠了陈浩然,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陈浩然坐在主位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慈禧太后这个女人,绝不会容忍任何威胁到她权力的存在。"

"那我们该怎么办?"另一名从系统召唤的将领问道。

陈浩然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慈禧太后现在还不敢与我撕破脸皮,因为她需要我的军事实力来维护朝廷的稳定。但她肯定会想方设法削弱我的力量。"

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所以,我们必须更加小心谨慎。一方面,要继续扩充实力;另一方面,也要想办法在朝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王爷英明。"众人齐声说道。

陈浩然转身看着众人:"另外,我准备在京城周围建立一些军事据点,名义上是保护京师安全,实际上是为了制衡慈禧太后的势力。"

这个决定让众人都感到震惊。在京城周围建立军事据点,这几乎等于是在慈禧太后的眼皮子底下插一把刀。

"王爷,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了?"李秀成担忧地说道。

陈浩然冷笑一声:"富贵险中求。如果我们一味地退让,只会让慈禧太后得寸进尺。只有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她才会真正重视我们。"

正在这时,苏若雪端着茶水走了进来。她今晚穿着一身淡红色的丝绸长裙,腰间系着金丝带,秀发如瀑布般垂在肩头,美得让人心醉。

"王爷,您辛苦了。"苏若雪轻声说道,将茶水放在陈浩然面前。

陈浩然看着她那关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阵温暖:"若雪,你先回去休息吧。我还有事情要处理。"

苏若雪点点头,但临走前还是忍不住说道:"王爷,听说太后娘娘今天对您...您要多加小心。"

陈浩然握住她的手,感受着那如丝般的肌肤:"放心,我心中有数。"

苏若雪离开后,陈浩然继续与部下们商议对策。他们讨论了很多细节,包括如何在朝中培养势力,如何建立军事据点,如何应对慈禧太后可能的反击等等。

直到深夜,会议才结束。

---

**深夜,苏若雪的闺房**

夜深人静,苏若雪独自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轻抚着自己的脸颊。今天发生的事情让她心中忧虑不已。那个慈禧太后的眼神,让她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威胁。

"若雪姐姐,您还没睡吗?"门外传来了林婉儿的声音。

苏若雪连忙收拾心情:"婉儿妹妹,进来吧。"

林婉儿推门而入,她穿着一身淡粉色的睡衣,秀发披散在肩头,显得格外娇美。但她的脸上也带着一丝忧虑。

"若雪姐姐,我有些睡不着,想来和您聊聊。"林婉儿有些羞涩地说道。

苏若雪拍拍身边的位置:"来,坐这里。你是不是也在担心王爷的事情?"

林婉儿坐下后,点点头:"是的。今天听府中的下人说,那位太后娘娘对王爷似乎...似乎有些不太友善。"

苏若雪叹了口气:"何止是不太友善,简直是虎视眈眈。那个女人的眼神,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两个美女相对而坐,各有各的美丽。苏若雪是那种妖娆妩媚的美,而林婉儿则是清雅脱俗的美。但此刻,她们都为同一个男人而担忧。

"若雪姐姐,您觉得王爷会有危险吗?"林婉儿担忧地问道。

苏若雪握住她的手:"婉儿妹妹,我们都是女人,在这个世界上本就不容易。但我们的男人更不容易,他要面对的敌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大。"

林婉儿点点头:"我也这么觉得。那个慈禧太后,光是看一眼就让人感到害怕。"

苏若雪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她缓缓起身,走到林婉儿身边,轻抚着她的秀发:"婉儿妹妹,我们都是女人,在这个世界上本就不容易。但我们的男人更不容易,他要面对的敌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大。"

林婉儿感受着苏若雪手指的温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抬起头,看着苏若雪那美丽的容颜,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动人。

"若雪姐姐..."林婉儿轻声呢喃,眼中带着一丝迷离。

苏若雪见她这副模样,心中也涌起一阵异样的感觉。她缓缓俯下身,两人的脸庞越来越近,呼吸交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

"婉儿妹妹,你真美..."苏若雪轻抚着林婉儿的脸颊,那如丝般的肌肤让她爱不释手。

林婉儿的脸颊瞬间红得像熟透的苹果,但她并没有躲避,反而主动握住了苏若雪的手:"若雪姐姐,您也是...您是我见过最美的女人。"

两个美女在烛光下相视而笑,那种默契和亲密,仿佛超越了一般的姐妹情谊。她们都明白,在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只有彼此相依,才能更好地保护她们共同爱着的男人。

苏若雪轻吻了一下林婉儿的额头:"婉儿妹妹,从今以后,我们就是真正的姐妹了。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相互扶持。"

林婉儿点点头,眼中满含着感动的泪水:"若雪姐姐,婉儿发誓,此生绝不会背叛您,也绝不会背叛王爷。"

两个女人紧紧相拥,在这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她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

**同时,慈禧太后的寝宫**

慈禧太后坐在床榻上,让宫女为她卸妆。镜子中的她依然美丽动人,但眼中却带着深深的思虑。

"娘娘,您在想什么?"贴身宫女翠儿轻声问道。

慈禧太后叹了口气:"我在想奕烈这个人。"

她站起身来,走到窗前,凝视着远方的夜空:"这个人太危险了。他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手段,更有着让人敬畏的军事才能。最重要的是,他似乎并不甘心只做一个臣子。"

翠儿小心翼翼地说道:"娘娘,那我们该怎么办?"

慈禧太后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暂时还不能动他。他的实力太强,而且在朝野上下威望很高。如果贸然对付他,只会适得其反。"

她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但是,我们可以暗中观察,寻找他的弱点。每个人都有弱点,奕烈也不例外。"

翠儿点点头:"娘娘英明。那我们从哪里开始?"

慈禧太后冷笑一声:"从他身边的人开始。听说他府中有几个美女,这些女人或许就是他的软肋。"

她重新坐回床榻,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另外,派人去查一查他的财力来源。能够自己养活三十万大军,这绝不是一般的财力。如果能找到他财力的秘密,或许就能找到对付他的办法。"

翠儿恭敬地应道:"是,奴婢这就去安排。"

慈禧太后挥挥手,示意翠儿退下。然后她独自坐在床榻上,继续思考着对付陈浩然的策略。

她知道,与陈浩然的斗争将是一场持久战。这个年轻的亲王不仅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更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想要扳倒他,必须步步为营,绝不能有丝毫大意。

但她也有信心。她在宫廷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见过太多的风风雨雨。无论多么强大的对手,最终都败在了她的手下。奕烈虽然厉害,但他毕竟还年轻,经验不足。

只要找到他的弱点,她就有信心将他彻底击败。

---

**次日清晨,正红旗亲王府后花园**

晨光熹微,薄雾缭绕。陈浩然独自一人在后花园中练剑,剑光如银蛇飞舞,招招凌厉。经过重生后的强化,他的身体素质已经远超常人,剑法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王爷,您起得真早。"一个娇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浩然收剑回鞘,转身看去,只见林婉儿穿着一身淡青色的长裙,手中捧着一本书,正款款走来。

"婉儿,你怎么也起这么早?"陈浩然温和地问道。

林婉儿脸颊微红:"婉儿习惯了早起读书。看到王爷在这里练剑,所以...所以就过来了。"

陈浩然心中一暖,这个女子的心思如此纯真,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温暖:"既然来了,就陪我走走吧。"

两人并肩走在花园的小径上,晨露打湿了林婉儿的绣花鞋,但她却浑然不觉。她的全部注意力都在身边这个男人身上。

"王爷,昨日见过太后娘娘,感觉如何?"林婉儿小心翼翼地问道。

陈浩然看了她一眼,知道她是在关心自己的安危:"慈禧太后确实是个厉害的女人,但我并不畏惧她。"

林婉儿点点头:"婉儿相信王爷的能力。只是...女人的心思往往比男人更加复杂,王爷还是要多加小心。"

陈浩然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婉儿,你为什么要关心这些?"

林婉儿的脸颊瞬间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她低下头,声音如蚊蚋般细小:"因为...因为婉儿不希望王爷受到伤害。"

这句话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陈浩然心中的涟漪。他伸出手,轻抚着林婉儿的脸颊:"傻丫头,我不会有事的。"

林婉儿感受着他手掌的温暖,心跳得如小鹿乱撞。她鼓起勇气抬起头,与陈浩然四目相对。那一瞬间,空气中仿佛有电光闪烁。

正在这时,一阵脚步声打破了这温馨的氛围。苏若雪穿着一身华丽的宫装走了过来,她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眼中却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王爷,林妹妹,你们起得真早。"苏若雪温和地说道。

林婉儿连忙退开几步,羞涩地行礼:"苏姐姐早。"

苏若雪走到陈浩然身边,自然地挽住他的胳膊:"王爷,老王爷找您,说是有要事相商。"

陈浩然点点头:"我这就去。"

他看了林婉儿一眼,眼中带着温柔:"婉儿,等我忙完了,我们再聊。"

林婉儿点点头,眼中满是不舍。

---

**王府正厅**

当陈浩然来到正厅时,发现老王爷已经在那里等候了。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今日显得格外严肃,眉头紧锁。

"父王,您找我有什么事?"陈浩然恭敬地问道。

老王爷示意他坐下,然后说道:"烈儿,昨天你见过慈禧太后了,感觉如何?"

陈浩然如实回答:"慈禧太后确实是个厉害的女人,她对儿子的实力颇有忌惮,已经开始试探了。"

老王爷点点头:"我就知道会是这样。慈禧这个女人,当年在宫中就是个心机深沉的主。现在成了太后,更是不可小觑。"

他顿了顿,然后说道:"烈儿,你要小心应对。慈禧太后这次回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她会想方设法削弱你的实力,甚至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手段。"

陈浩然沉声说道:"父王放心,儿子心中有数。"

老王爷继续说道:"另外,我听说朝中有些人对你的实力颇有微词,认为你功高震主。这些人虽然不敢明着对付你,但暗地里肯定会搞小动作。"

陈浩然冷笑一声:"一群鼠目寸光的家伙!我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他们不感恩戴德也就罢了,竟然还敢说三道四。"

老王爷摆摆手:"烈儿,不要小看这些人。虽然他们个人实力不强,但如果联合起来,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特别是如果他们与慈禧太后联手,那就更加危险了。"

陈浩然点点头:"父王说得对,儿子会小心的。"

老王爷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烈儿,你现在已经是亲王了,地位尊崇,权势滔天。但正所谓树大招风,你要时刻保持警惕。"

他转身看着陈浩然:"另外,你也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后路。万一真的到了不得不反击的时候,你要确保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和支持。"

陈浩然心中一动,老王爷这是在暗示他要做好造反的准备吗?

"父王,您的意思是?"陈浩然试探性地问道。

老王爷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烈儿,有些话我不能说得太明白。但你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一天你不得不做出选择,要记住,我们爱新觉罗家族的血脉,绝不能断在我们这一代。"

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老王爷是在支持他,即使是造反也在所不惜。

陈浩然心中涌起一阵感动,他知道老王爷这样说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如果这话传出去,整个王府都要遭殃。

"父王,儿子明白了。"陈浩然郑重地说道。

老王爷满意地点点头:"好,你明白就好。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支持你。"

父子两人相视而笑,在这一刻,他们不仅是父子,更是最亲密的盟友。

---

**当日下午,王府密室**

陈浩然来到王府地下的秘密密室,这里是他与情报网络联系的地方。早在下江南的时候,他就已经购买并建立了遍布全国的情报网络,现在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

密室中,一名身穿黑衣的情报头目正在等候。这是从系统中召唤的精锐探子,代号"影一"。

"王爷,属下已经收集到了重要情报。"影一恭敬地汇报道。

陈浩然坐在主位上:"说吧,都有什么消息?"

影一拿出一份密报:"根据我们在宫中的眼线汇报,慈禧太后昨夜召见了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等人,商议如何对付王爷您。"

"哦?具体说了什么?"陈浩然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慈禧太后认为王爷您威胁到了她的权力,准备联合其他王爷,以拥兵自重的罪名弹劾您。另外,她还派人调查王爷的财力来源。"

陈浩然冷笑一声:"果然如我所料。还有其他消息吗?"

影一继续汇报:"另外,我们的线人还发现,恭亲王奕訢已经开始暗中联络各地总督,试图争取他们的支持。"

陈浩然沉思片刻:"看来一场权力斗争在所难免。继续监视他们的动向,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即汇报。"

"是,王爷。"影一应声退下。

陈浩然独自坐在密室中,思考着下一步的对策。慈禧太后的反击比他预想的要快,看来必须尽快采取行动了。

---

**夜幕降临,王府主院**

夜色如墨,星光点点。陈浩然坐在书房中处理公务,桌案上堆满了各种文件和奏折。作为新晋的亲王和钦差大臣,他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

"王爷,夜深了,您该休息了。"苏若雪端着一碗燕窝粥走了进来。

陈浩然抬起头,看着她那关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阵温暖:"若雪,你也辛苦了。"

苏若雪走到他身边,为他轻抚着肩膀:"王爷,今天的事情处理得怎么样?"

陈浩然握住她的手:"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慈禧太后虽然厉害,但我也不是吃素的。"

苏若雪点点头:"若雪相信王爷的能力。只是...您要保重身体,不要太劳累了。"

陈浩然将她拉入怀中,感受着她身体的温香。苏若雪今夜穿着一身薄如蝉翼的红色丝绸睡衣,在烛光的映照下,若隐若现的曼妙身姿让人心神荡漾。

"若雪..."陈浩然轻抚着她的脸颊,那如丝般的肌肤在他的指尖颤抖。

苏若雪感受着他手掌的温暖,心跳如鹿撞,她主动靠近,红唇轻启:"王爷,今夜...今夜若雪想要陪您..."

陈浩然看着她那娇羞的模样,心中涌起一阵火热。他轻吻着她的额头,然后是脸颊,最后停在了她的红唇上。

两人的唇瓣相触,如电流般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苏若雪闭上眼睛,任由陈浩然品尝着她的甘甜。

"王爷..."苏若雪在他的怀中轻声呢喃,声音如黄莺般悦耳,"若雪爱您..."

陈浩然抱起她,走向内室的大床。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床榻上,为这个温馨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浪漫的色彩。

苏若雪躺在丝绸被褥上,秀发如瀑布般散开,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她的眼中满含着爱意和渴望,那种纯真而热烈的感情让陈浩然深深感动。

"若雪,我的宝贝..."陈浩然轻抚着她的秀发,感受着她身体的温暖和柔软。

两人在月色下紧紧相拥,彼此的体温交融,心跳同步。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夜晚,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表达着彼此的爱意,忘却了外界的纷扰和危险。

良久,两人相拥而眠,苏若雪枕在陈浩然的胸膛上,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声,心中满怀着幸福和安全感。

但他们都不知道,在紫禁城的深处,慈禧太后正在制定着更加阴险的计划。这场权力斗争,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和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