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这前半辈子,总结起来就仨字儿:没想到!蹲在四季青市场那厕所味儿都还没散利索的门口,啃着硬邦邦的烧饼,兜里揣着刚签的三十件“武侠风潮牌卫衣”合同——那会儿,打死我也想不着,将来得靠画衣服上的“小人儿”(印花)混饭吃!
隔壁王姐磕着瓜子,乐得那叫一个欢实:“小汪啊,你这糙老爷们儿扎进姑娘堆里捣鼓衣裳?你画那小人,真有人买吗?”
我抹抹嘴上的油,顺手抄起废纸壳子,掏出记号笔“唰唰”写下“SUDU·国潮原创”——好家伙,差点真把这名儿糊领口上当商标了!现在想想,这起点,就跟武侠小说里掉下山崖捡到秘籍似的,狼狈是真狼狈,可劲儿头也真足。
刚入行那会儿,满脑子都是刀光剑影、侠骨柔肠,想着给衣服印上降龙十八掌那得多飒!可一动手,傻眼了。啥叫克重?纯棉跟涤棉分得清吗?亲肤感是啥感觉?有回拍着胸脯跟一老哥保证,“放心!重磅纯棉,穿出大侠范儿!”结果人家捏着洗水唛一端详就乐了:“兄弟,你这‘重磅’,沉是真沉,不透气啊?”
脸臊得跟猴屁股似的!亏了这老哥仗义,没翻脸,反倒拍着我肩膀说:“小伙儿,想搞设计?是这意思!可饭得一口口吃,先去把料子认全喽,版型看明白,这行水深着呢!”这话当时听,是臊得慌,现在想,那是点醒梦中人的金玉良言!打那天起,我去四季青面料市场,包里除了草图,铁定塞把裁缝剪、揣个克重秤!剪布头、称分量、摸手感……成了我设计之前必须走的“扎马步”!
衣服好歹做出来了,开张第一战?拉到夜市空地,摆开阵仗!那场景,活脱脱一出《武林外传》。我杵在那跟少林寺的木桩子有一拼,旁边的衣服上印着招式图,什么“亢龙有悔”、“一阳指”。
头几天,连个问价的人影都没!心里那个凉啊,比腊月的风还刺骨!结果周末一眨眼,嘿!怪事来了!好些个小年轻,手拉手就往我摊子跟前凑,男孩摸着我印满招式图的卫衣说:“这拳法带劲儿!”女孩拿着女款比划:“这尺寸我能穿不?”后来我一琢磨,回过味儿了!这帮小年轻,是拿我这“SUDU”当恋爱鉴定器呢!俩人合拍,审美一致,那才叫“对味儿”!有回我顺手把一件水墨竹林的卫衣和一件印着经脉图的圆领T恤搭在一起挂,嘿,第二天,这对组合就卖爆了!蹲旁边看我笑话的碟片哥,叼着烟,笑得直不起腰:“老汪!我看你这摊儿得改名儿,‘直男审美拯救中心’忒贴切!”
想把脑子里那点“武侠梦”变成兜里实实在在的银子,光设计可不行,得有源头好价啊!跑厂子?成了我最怵头也最来劲的活儿。第一次见意法服装厂的瑶瑶姐,那场面尴尬得能抠出一套三室一厅来!兜里揣着刚办下来的大学生创业证,心一横,琢磨着“吹牛不上税”,张嘴就来:“瑶瑶姐,我们‘开云’公司年底要铺五十个专柜的货!”
说这话时心里直打鼓,“开云”?这名儿我瞎琢磨的,谁知道人家是全球顶级奢侈品集团?人家认识我算哪根葱啊!瑶瑶姐眼睛毒着呢,但没戳破,接过我手机,翻看我相册里那些带着墨点子、线条歪歪扭扭像小学生涂鸦的设计草稿——尤其看到那张画着太极阴阳鱼和神龙宝剑的,噗嗤乐了:“小老弟,你这想法…有点意思,像个样子哈。不过呢,咱这有规矩,先付钱打样!”
我的心,这才从嗓子眼儿掉回肚子里!后来这“装大尾巴狼”的招数,成了我谈价的绝活儿之一,逼得我每次都把牛皮吹圆了,那“开云”的假名头,跟个紧箍咒似的套在脑门上,时刻提醒自己别吹破天!
跟布料供货商砍价,那更是家常便饭,得斗心眼儿。温州那边有家厂子,布料颜色特别正,我眼馋得很。咋办?自创了个“三顾茅庐”砍价法!第一次去,兜比脸干净,纯聊天套近乎,把老板家底儿爱好摸个门儿清;第二次去,带上隔壁档口的低价单,“李哥,你看人家这价,差得有点多哈?咱俩交情,能再聊聊不?”等到第三次,专门瞅准人家快收档盘点、累得脑门冒油汗的时候登门,一脸的诚恳加疲惫(装的):“李哥,跑了这么多家,还是信你!就这个数儿,行不行?兄弟我以后这条线就指着您了!”
一套组合拳下来,那批印满“武林秘籍”小字的精梳棉料子,真让我用样布价拿下了!运回杭州,做成夜光北斗星帽衫,在庆春路那边卖疯了,追着我屁股要货的档口主络绎不绝。后来温州老板来送货,一边抹汗一边笑骂:“小赤佬!脑子比我温商还好使!”后来才知道,这大哥当年就没把我装大尾巴狼的事点破,看我执着,还偷偷给了点优惠,人精啊!
真正让我学会“卖货”的,是客户!尤其是那些点子倍儿多的老主顾。他们让我明白,卖衣服跟练功夫一样,讲究个“收放自如”!别硬梆梆地说衣服“霸气”,得说“穿上显气场”、“有精气神”;别说料子“软糯”,直接讲“像裹着第二层云彩”、“特舒服不贴身”。
有回清仓一批后背印着“我佛慈悲”的印花T恤,堆了好久无人问津。来了位穿得挺讲究的上海阿姨,在那翻腾。我灵光一闪:“阿姨您眼光太毒了!这是专门为海外潮牌买手订走的,中国佛学元素,结果物流掉了链子,这才成了‘孤品’!”阿姨一听,眼睛唰就亮了:“哦呦!是伐?!怪不得没见过!那给我拿两件,哎,对了,侬那个‘孤品’卫衣还有伐?”后来她介绍来的老姐妹们,差点把我存货都包圆儿了!这让我悟到了:话术,就是给产品披件新衣裳,让它讲出买主想听的故事,挠中他心里那小九九!
如今溜达在大学城后门,常看见小情侣合伙摆小摊,男孩卖游戏角色小布包,女孩低着头不好意思吆喝。这场景每次都能把我一把拽回2004年那个冻掉脚指头的雪夜。我跟保田缩在摊子后面,守着几麻袋刚出炉的“SUDU”武侠卫衣和T恤。手机冻得快关机了的场景。当年藏在宿舍床板底下、画满鬼画符的进货单、设计草图,纸边早翘成了枯树叶色。通讯录里逛批发市场记下的电话,有的成了我铁打的供货伙伴,也有的早已停机,淹没在批发市场一波又一波的洗牌潮里。可每次翻开那些本子,耳边总能响起王姐点烟时,那夹着瓜子皮飘过来的话:“小汪,卖衣服?卖衣服!说穿了跟练功夫一样,花架子顶个屁用!实打实的本事才能站住脚!搞设计啊,也得走心,真心换真心,懂不?”这话,搁在“SUDU”这一路从夜市坑里连滚带爬蹚出来的光景里咂摸,才品出那股子草根江湖里淬炼出来的硬道理,嚼着硌牙,咽下去却养人!
说到这就不能不提我的人生“辅助大师”——碟片哥和他媳妇阿珍!
碟片哥那摊子就在我右手边三步远,像个山寨版的录像厅门口,花花绿绿的碟片壳堆成小山包。第一次见面,他叼着半截红双喜,瞅着我那些印着“独孤九式”的新款卫衣就乐了:“小兄弟,玩设计款?行啊!可你得学着看人呐!瞧见没?”他下巴指了指摊子底下用旧报纸捂得严严实实的几摞碟片,“好东西,得藏着掖着!瞅准了是对路的人,才‘开盖’!”这话,当时听着是碟贩子的生意经,后来才咂摸透,分明是底层生存的保命真经!
砍价功夫的启蒙老师,就属这位碟片哥!有回一起去意法淘便宜卫裤,我看中一款厚实的,老板喊一百二一条。碟片哥一把扯开我,顺手捞起裤子就往老板腿边比划:“哟!陈哥!穿上这条裤子,精气神儿直逼华山论剑!妥妥的时尚街话事人!大学生创业,帮衬帮衬?给个地板友情价呗?”唾沫星子横飞,一通嘴皮子翻飞,最后愣是给打了骨折价!回程路上他特得意:“学着点!这叫先搭梯子(捧人),再抽梯子(砍价),无往不利!”这招儿,我用到了后面很多次谈生意上,百试百灵。
在庆春路夜市抢地盘,那是真小型战争!每天下午三点半,我和碟片哥跟俩侦察兵似的,准时踩点。粉笔头“唰唰唰”在地上画符,左边“SUDU潮牌”,右边“碟片哥影音大全”。最烦联合整治,城管车远远闪着灯杀来,碟片哥那反应,绝对练过轻功!半人高的碟片箱“嘿”一下就上肩,健步如飞还不忘冲我吼:“老汪!快!我那小摞‘武术教学精粹’(特指他捂报纸那堆)塞你卫衣袋里!掩护撤退!”后来才听说,碟片哥早跟城管巡逻队长混成了麻将桌上递烟的牌友,一条“利群”能买一个月夜市安稳,这接地气儿的江湖规则,不比什么MBA都管用?
碟片哥卖碟的能耐,是真功夫!圣诞夜,人山人海,一打扮特阔气的大姐在他摊前晃。他眼皮一抬:“姐!您这气场,就得看《卧虎藏龙》!李慕白那范儿,多衬您!我这有港版未拆封的!”看大姐意动,立马压低声音凑过去:“想看点…更过瘾的?纯打斗?正宗法国佬拍的《拳霸》,拳拳到肉!”那晚,他愣是卖出去五套《卧虎藏龙》外加三张成龙搏命写真集。
夜市这口大锅,啥料都能煮!老丁头是碟片哥摊上的常客,专买“武术教学精粹”。有晚他可能喝了点,凑到我摊前,满口酒气:“小汪啊…我那碟…嘿嘿…是给敬老院老哥几个长见识的!老胳膊老腿练不动了,过过眼瘾!”当他是醉话,后来真见他拎着标志性黑塑料袋,熟门熟路进了“夕阳红”养老院。看门张大爷直乐:“老丁!又来送戏曲光盘(特指功夫片)啦?老王头念叨好几天了!”
碟片哥的老婆阿珍,在旁边支了个挂满亮片编织包的小摊,在夜市灯下blingbling闪瞎眼。这位才是真正的高人!懂人心,更懂生意。有阵子我设计了一款印着黑白“八卦阵”图案的T恤,像中了“滞销咒”。
阿珍过来扒拉两下:“你这图案,黑乎乎一团浆糊,谁懂?学学电影!得讲故事!”抄起我的马克笔,拿纸加在T恤空白处刷刷写下:“侠侣同款·孤岛秘境秘传符文”。第二天往显眼处一挂,好家伙,三天不到,滞销货被扫光!连隔壁卖手链的大姐都问:“你那…孤岛秘境同款,还能订不?”阿珍私下戳我脑门:“小汪!死脑筋得转弯!年轻人买东西,买的是故事,是念想!你这设计师,得学造梦!” 这话点醒梦中人,后来我做设计,总先想:这玩意儿能讲个什么打动人的故事?
碟片哥还有招我特别服的“开张玄学”:每天头一个客人,铁定亏本卖!大清早,一学生娃看中张《醉拳》碟,碟片哥手一挥:“五块!拿走!讨个开张彩头!”那小子乐颠颠跑了。碟片哥冲我挤眼:“瞅见没?他书包里保准藏着游戏机!等他老子追来逮人,机会就来了!”我半信半疑。果然,没过半小时,一个穿工装、满脸怒气的汉子冲过来,吼着问那小子买了啥。碟片哥立马换上特诚恳的表情:“大哥消消火!孩子这是好学呀!喜欢成龙!正能量!您看是不?我这还有套《高考武林秘籍——名师绝学心理辅导》,特灵……”最后愣是把那套杂牌拼凑的辅导光盘,按“名师真传”价卖给了心急火燎的老父亲!这一套操作下来,比任何销售课都生动!
如今庆春路那片,改造得干干净净,以前那混杂着烤串油烟、廉价香水、汗味和劣质碟片划痕的复杂气息,早被香水味咖啡香盖掉了。地上粉笔画的“SUDU”和“碟片哥”,也磨得一干二净。可偶尔听到新奶茶店的促销广播,那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那吆喝腔调,还带着碟片哥的魂儿。前阵子听说老丁头走了,养老院收拾他东西,翻出一整箱没开封的“戏曲光盘”(功夫片),上面用签字笔一笔一划写着:“给老哥们儿的武林汇演彩排专用”。碟片哥后来说起这事儿,搓着下巴短硬的胡茬:“这老丁头…买卖做到最后,卖的都是人情味儿啊。”这份草根江湖的情义,才是最沉的分量!
阿珍的小摊是夜市一景,挂满的亮片包闪得像棵蹦迪的圣诞树。最让我服的是她那股子处变不惊的定力。有回搞突击检查,动静不小。阿珍眼观六路,反应比兔子快,嗖嗖就把摊面上几个带点大牌影子的仿皮钱包塞进我堆地上的SUDU帽衫底下。然后抄起针线篓,坐那儿就开始改帆布袋带子,那神情自然得跟干了十年老裁缝似的!等检查人员前脚走远,她才歪嘴一笑:“这叫‘遇山开道,见水叠桥’,在夜市练出来了!”这份机敏和淡定,后来成了我面对各种生意突发状况的底气。
听她讲独自闯上海闵行郊区皮具厂那一段,比我设计的武侠情节还精彩。坐“黑摩的”颠簸在村道,司机突然回头阴森森笑:“小姑娘,不怕我给你卖山沟沟去?”听得我们毛骨悚然,阿珍讲到这儿反而拍大腿乐:“吓唬我?攥着串钥匙当暗器呢!你敢瞎搞,今儿就在你脸上刻花!”这股子狠劲和胆识,让人不服不行!
去年逛改造后的商业区,一家精品店橱窗里挂了几款熟悉的包,标签价四百多!碟片哥嘿嘿笑:“瞅瞅!这老娘们现在牛了!听说还飞啥米兰看大展去了!”我猛地想起那个暴雨夜,她蹲在雨棚下,抡着熨斗跟水渍死磕的背影。它教会我的不是花架子,是绝境求生、审时度势、洞察人心的生存本能!SUDU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这泥地里滚出来的硬功夫和鬼机灵!
后来碟片哥那摊收了,我的SUDU也挪出了乱哄哄的夜市,可心里总觉得少了点啥。有天深夜,蹲在浙大后门的马路牙子上,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摸出个快散架的破本子,在那团昏黄光晕里瞎划拉:为啥网路上不能也有个像咱们夜市那样永不散场的地摊街?
保田遛弯过来,一屁股坐边上,瞄了一眼我本子上那些鬼画符:“嚯!‘摆客网’?画得跟你排夜市阵地似的!”他还真说中了!我想的就是把论坛搞成永不落幕的“线上地摊街”!每个ID背后,都得是个带着“家伙事”、风风火火的摆摊老哥老姐!根子得在这!
真动手搞网站?比画印花还难!窝在宿舍里半个月,对着满屏代码干瞪眼,比在四季青理线头还晕。一个半夜,论坛后台的“货源分享”版块被我搞崩了!整个版块糊成一锅粥!
“叮铃铃——”手机突然炸响!是阿珍姐!“喂?小汪!听说你搞那网崩了?崩了就崩了呗!就当咱压仓库的货大清仓!明儿换个门脸,挂个‘新店开张大吉’的红纸,重吆喝起来不就结了?多大点事啊!”她那大嗓门顺着电话线灌进耳朵,像喝了一扎冰啤!那股子邪火“呲”一下灭了!对啊!地摊思维!不行就翻篇重来!啥大不了!
转机说来就来。计算机系帮我管过摊的勤工俭学姑娘小付,有天递给我个U盘:“汪哥!你这站漏洞多得跟我爷补的渔网似的!喏,开源论坛程序,照着改去!”我拿着U盘,看着屏幕上的天书,头大三圈。小付叼着棒棒糖:“慌啥?当支新摊儿嘛!首页是你摊布,各个版块是货架子,那些帖子嘛……”她弹了下棒棒糖棍,“就是顾客在吆喝、砍价、唠嗑吹牛呢!”这比喻,绝了!一下子把虚无缥缈的代码整明白了!
真上手改起来,发现搞网站跟支摊儿真像!上传文件?就是蹬三轮运货!整理数据库?不就是把货归类码好!改颜色排版?换季换陈列呗!有回心血来潮把网站搞得大红大紫金镶边,跟请神幡似的。阿珍姐过来瞅一眼,差点晕过去:“小汪!你这审美搞设计?快换回你那‘夜市蓝’!瞎眼!”用户是咱的衣食父母,体验第一位!
熬了多少通宵不记得了,终于在一个炒粉摊飘着香的深夜,“摆客网”开张了!我的破本连充电宝,屏幕亮着首页。凑着二十几个摊友的脑袋瓜子。第一条帖子蹦出来:“紧急求助!武林夜市这几天城管几点交接班?——袜子老方” 全场哄笑!保田当场注册“SUDU李保田”,发了张那年躲城管仓皇逃窜的模糊背影(重点突出我的SUDU背包),配文:“论跑得快!我们是专业的!地摊界奥运冠军!” 这接地气的开场,成了定调!
网站人气要旺,流量得搞。我又想起碟片哥的“开张玄学”!新用户前三天的,每天前十个正经提问的(灌水不算!),自动送个虚拟“黄金摊位勋章”!这一下子就跟往水塘扔炸弹似的!炸出来无数大隐于市的牛人:ID“义乌巧手李”,晒废布料做的微缩武侠场景模型,巧夺天工!“指尖张”分享美甲摊选在大学门口、一天卖80副的选址玄学!最狠一位ID“宇宙地摊王”,晒发黄老照片——八十年代穿军大衣在莫斯科红场边上,摊块布卖印着“功夫”、“双节棍”的丝绸方巾!这辈分,祖师爷级别!
服务器抽风是家常便饭,每次深更半夜调试崩溃,总想起跟碟片哥蹲垃圾箱旁啃鸭脖吹牛的日子。有回服务器又挂了,我灵机一动,学着碟片哥那股子真诚又狡黠的表情,在404页面打出一行字:“伙计们!服务器小哥跑路了!被城管追着练轻功呢!马上回来接客!” 结果无心插柳成了经典梗!用户自发搞出“地摊程序员被城管追”表情包,玩得不亦乐乎!社区氛围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搞活了!
看着屏幕上翻滚的帖子——“跪求义乌小钥匙扣厂一手货源”、“滨江晚上哪里能摆三轮”、“刚被收了货架,在线等安慰”… 再看看那些分享手作、设计探讨国潮新品的帖子。当初路灯下的直觉没错!保田说对了!互联网,就是换了张更大幕布、能容纳更多人做梦的地摊江湖!这里的“好地段”是流量入口,“吆喝”是发帖顶贴,“砍价”在评论区里斗智斗勇。当年夜市里那股子汗味、油烟味儿、梦想的咸涩味,如今变成了像素洪流里奔腾的热血和韧性,依然是那份草根逆袭、互助取暖的江湖气!只是这江湖更大,也更生生不息!
到现在,每次网站改版更新,我总忍不住藏点“彩蛋”:某个按钮的蓝,来自初代“水墨SUDU卫衣”;404页面抱着纸箱跑的像素小人儿,活脱脱年轻保田简笔画;甚至在数据库深处,还藏着只有老资格用户才知道链接的“碟片档案馆”版块。这些小玩意儿,就像当年塞给老主顾的备用纽扣、小挂绳,是带着人情味的小念想,提醒着每一个键盘前码字、屏幕前刷帖的“地摊人”:鼠标那头敲击键盘的灵魂,永远是属于那辆嘎吱作响、满载着梦想与烟火气的三轮车!它在虚拟的街巷中,继续追寻着那份独属于草根的“好位置”和“好价”,一路向前!心不死,摊不散!这才是真“摆客”精神!做生意啊,根子在人间烟火、在活人堆里,甭管它穿上的是布衣还是代码做的盔甲!踏实做事,灵活应变,心里装着点真情,手里攥着点真活儿,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