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南郑,草木葱茏,官署外的演武场上,呐喊声此起彼伏。刘璋一身便服,站在高台上,看着下方操练的士兵,身边跟着张任、严颜两位老将。
“大人,您看那队步兵,队列整齐,进退有度,正是陈到将军带的白毦兵。”张任指着演武场东侧,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
刘璋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队身着白色铠甲的士兵,手持长矛,步伐一致,冲锋时如同一道白色洪流,气势骇人。他动用“慧眼识珠”,看向队伍前方的将领:
【姓名:陈到】
【职位:牙门将军】
【能力:武力85,统帅83,忠诚:75(原为刘备部将,兵败后归降益州)】
陈到,原是刘备麾下亲卫统领,当年在长坂坡护送刘备家眷,勇冠三军。后来刘备入蜀,他留守荆州,关羽败亡后,走投无路,只得归降益州。
“陈将军果然名不虚传。”刘璋点头道,“白毦兵是精锐,让他继续统领,再补充些新兵,扩编到五千人。”
张任躬身应道:“是。”
正说着,演武场西侧传来一阵马蹄声,一队骑兵疾驰而来,马上的骑士个个精悍,马术娴熟,为首一人,正是刘璋的族弟刘璝。
【姓名:刘璝】
【职位:裨将军】
【能力:武力78,统帅70,忠诚:75(宗室身份,对刘璋较为亲近)】
刘璝看到刘璋,立刻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兄长,您看我这队骑兵,操练得如何?”
刘璋看着他身后的骑兵,笑道:“不错,比上次见时,长进多了。只是……骑术虽好,阵型却乱了些,还得再练。”
刘璝脸上一红,挠了挠头:“兄长说得是,末将回头就改。”
严颜在一旁笑道:“刘将军年轻气盛,敢打敢冲,是块好料子,多打磨打磨,将来定能独当一面。”
这时,黄权带着几人走来,都是益州的旧将——高沛、杨怀、邓贤等人。这些人当年驻守白水关,因反对刘备入川,被庞统设计斩杀,如今却因刘璋改变历史,得以保全。
“末将高沛(杨怀、邓贤),参见大人!”三人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刘璋连忙扶起他们,目光落在高沛身上。这位老将当年镇守白水关,勇猛善战,只是性子急躁,容易冲动。
【姓名:高沛】
【能力:武力80,统帅75,忠诚:80(感念刘璋不杀之恩)】
【姓名:杨怀】
【能力:武力78,统帅72,忠诚:78】
【姓名:邓贤】
【能力:武力75,统帅76,忠诚:76】
忠诚度都在七十以上,算是可靠。刘璋笑道:“三位将军镇守白水关多年,劳苦功高。如今白水关依旧重要,本牧还想让三位回去,继续镇守,如何?”
高沛等人又惊又喜,他们本以为归降后会被闲置,没想到刘璋竟还肯委以重任,连忙躬身道:“末将愿往!”
刘璋点头:“白水关是益州北大门,曹操若从祁山南下,必先攻此关。三位将军回去后,要加固城防,多备滚石、箭簇,本牧会再派五千精兵支援你们。”
“末将领命!”三人齐声应道,眼中充满了干劲。
看着眼前这些旧部,刘璋心中感慨。历史上,这些人或战死,或叛降,没能为刘璋所用,实在可惜。如今,他们都成了自己麾下的力量,益州的根基,也因此更加稳固。
“黄先生,”刘璋对黄权道,“把这些将领的编制重新理顺,该升的升,该调的调,务必人尽其才。”
“是。”黄权躬身领命,手里的名册上,密密麻麻记着各将领的姓名、能力和忠诚,这都是他根据刘璋的“慧眼识珠”整理出来的,一目了然。
演武场上,士兵们的操练还在继续,呐喊声、马蹄声、金鼓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雄浑的力量。刘璋站在高台上,望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豪情。
他知道,这些旧部,就像散落的珠子,如今被他一一拾起,串联起来,终将成为一条璀璨的项链,助他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叮!检测到宿主整合更多旧部,军心大振,获得奖励:全体将士士气+10,“练兵”效率提升10%,白银三万两。】
刘璋笑了笑,转身往官署走去。他还有很多事要做,要和张任商议祁山的进军路线,要和李严敲定粮草的运输方案,还要和法正书信往来,了解荆南的防务……
但他脚步轻快,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身边有一群愿意跟着他的人,脚下有一片坚实的土地,前方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这就够了。
夕阳西下,将演武场染成一片金色。刘璋的身影,在余晖中被拉得很长,像一个坚定的誓言,镌刻在这片他要守护的土地上。
(这几章都是写人才的,作者怕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