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的秋意染黄了官道旁的白杨,一辆辆马车从益州各地驶来,停在官署外的空地上。车帘掀开,走下的都是蜀地的宿将与新秀——这些人有的隐于乡野,有的屈居小吏,如今都被刘璋的一纸征召令唤至南郑,要为益州的未来搏一个前程。
刘璋站在议事厅外的石阶上,看着陆续走来的众人,目光落在为首的两位老将身上。左边一人须发皆白,却腰杆笔直,正是当年镇守巴西郡的阎圃;右边一人面容刚毅,甲胄上带着风霜,是曾随严颜守巴郡的张裔之父张肃。
【姓名:阎圃】
【职位:巴西郡功曹】
【能力:武力60,政治80,谋略75,忠诚:75(曾辅佐张鲁,归蜀后愿效微劳)】
【姓名:张肃】
【能力:武力70,统帅73,忠诚:80(张裔之父,感念刘璋重用其子)】
阎圃上前一步,躬身道:“大人,巴西郡已按您的吩咐,清查了户口,编练了乡勇,共得五千青壮,随时可编入大军。”
张肃也抱拳道:“末将已修复巴郡至南郑的栈道,粮草运输畅通无阻,可保大军北伐无后顾之忧。”
刘璋温言道:“二位老将军辛苦。阎先生熟悉巴西事务,就请暂代巴西太守;张将军经验丰富,便任粮道督运使,协助李严调度粮草。”
两人眼中闪过一丝暖意,齐声应道:“属下遵命!”
正说着,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一个身材魁梧的将领大步走来,肩上扛着一柄沉重的铁枪,正是当年在宕渠与张飞大战过的雷铜族弟雷同。
【姓名:雷同】
【能力:武力80,统帅72,忠诚:85(感念雷铜提拔,对刘璋忠心耿耿)】
“大人!”雷同瓮声瓮气地喊道,“末将在宕渠练了三千骑兵,都是能翻山越岭的好手,您看看能不能派上用场?”
刘璋看着他浑身的悍气,笑道:“自然能用上。你这三千骑兵,就编入马超将军麾下,做先锋营的侧翼,如何?”
雷同咧嘴一笑:“能跟马将军打仗,再好不过!”
人群中,几个年轻将领正低声交谈,其中一人面如冠玉,手持折扇,竟是犍为郡的才子杨洪;另一人身形精干,眼神灵动,是蜀郡的少年将军句扶。
【姓名:杨洪】
【能力:武力50,政治82,谋略78,忠诚:78(素有才名,不满刘备苛政而归蜀)】
【姓名:句扶】
【能力:武力82,统帅70,忠诚:80(出身将门,少年成名,渴望建功立业)】
杨洪见刘璋看来,上前躬身道:“大人,属下有一策,可解祁山粮草运输之困——祁山多险,车马难行,不如效仿古法,造‘木牛流马’,以人力驱动,可载粮百石,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句扶也朗声道:“大人,末将愿率本部五百精兵,为大军开路,探清祁山道的敌情!”
刘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杨洪的“木牛流马”之策,正解燃眉之急;句扶的勇猛,也正是先锋所需。
“好!”他沉声道,“杨先生即刻组织工匠,研制木牛流马,所需材料,任凭调用;句扶任斥候营统领,率部先行探路,务必摸清夏侯渊的布防。”
两人躬身领命,年轻的脸上满是干劲。
不远处,还有几位不太起眼的将领,却是刘璋特意寻访来的——有当年镇守江油关的马邈之子马忠,有在南中安抚夷人的吕凯,还有擅长守城的向朗。
【姓名:马忠】
【能力:武力75,统帅76,忠诚:80(父马邈降魏,心有愧疚,愿以功补过)】
【姓名:吕凯】
【能力:武力65,统帅70,政治80,忠诚:85(熟悉南中夷情,愿为益州安定效力)】
【姓名:向朗】
【能力:武力60,统帅78,忠诚:75(原为刘表部下,归蜀后潜心治军)】
刘璋对他们一一委以重任:马忠镇守江油关,吕凯继续安抚南中,向朗协助张任加固阳平关城防。
夕阳西下,议事厅前的空地上,蜀地的将领们三三两两地交谈着,有的讨论军务,有的交流经验,气氛热烈而融洽。这些人,有老将,有新秀,有文臣,有武将,原本散落各处,如今却因刘璋的征召,汇聚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刘璋站在台阶上,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历史上,蜀地人才虽多,却因内耗而凋零;如今,他们在自己麾下同心同德,这便是最大的资本。
【叮!检测到蜀地将领云集,人心凝聚,触发奖励:“众志成城”buff(全军防御+5,伤病恢复速度提升20%),黄金五千两,粮草二十万石。】
晚风拂过,带来远处军营的号角声。刘璋知道,北伐的准备已越来越充分,用不了多久,这些蜀地的将士们,就将跟着他出祁山,战关中,让天下人看看,蜀中不仅有锦绣河山,更有能定鼎天下的英雄豪杰。
他转身往议事厅走去,步伐坚定。身后,是越来越多的蜀地将领,身前,是即将到来的万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