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卯时的试剑坪还浸在晨露里,青石板上的剑痕被露水填得满满的,像谁打翻了砚台。

曹飞刚站定,就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朱峰背着个旧剑匣,灰布衣衫的领口沾着草屑,显然是从思过崖一路跑过来的,额角的汗珠子滚到下巴,却不敢抬手擦,只盯着曹飞手里的木剑。

“今日不练实剑。”曹飞将木剑递给他,剑身是新削的青竹,还带着淡淡的竹香,“先把基础的‘御空术’走熟。”

朱峰接过木剑的手顿了顿,指腹在光滑的竹面上摩挲。他从小用的都是流萤剑,剑鞘上镶着宝石,握柄缠着金线,哪碰过这般朴素的东西,却鬼使神差地握紧了,像握着什么珍宝。

“御空术的要诀,不是快,是稳。”曹飞的灵影在坪上展开,青金色的光在晨露里画出淡淡的轨迹,“你看这露水,踩重了会碎,踩轻了能借它看清落脚的地方。”

朱峰跟着学,脚步却总像拖着铅块,木剑在他手里东倒西歪,好几次差点绊倒自己。他急得额头冒汗,想起小时候父亲教他练剑时,总骂他“笨得像头猪”,而现在,曹飞只是站在一旁,等他自己调整呼吸,眼神平静得像试剑坪的水潭。

“别想着劈砍,想想怎么让脚跟着光走。”曹飞的灵影在他身前绕了个圈,青金色的光带温柔地缠着他的脚踝,像双无形的手在引导。

朱峰的脚步渐渐稳了些,木剑不再晃动,甚至能跟着光带划出个完整的弧线。晨露在他脚边轻轻晃动,却没被踩碎,反而映出他笨拙却认真的影子。

“不错。”曹飞点头时,灵影轻轻拍了拍朱峰的肩,像在鼓励。

朱峰的脸瞬间红了,比被晨光照着的露水还亮。他低下头,继续走步,木剑与竹影碰撞,发出清脆的轻响,竟比他以前用流萤剑时,多了几分灵动。

日头升到半空时,张静提着食盒来送早饭。她刚走到坪边,就看见朱峰的木剑不小心脱手,正朝着曹飞的后背飞去。她下意识地摸向袖中的短刀,却见曹飞的灵影轻轻一旋,木剑就像被无形的手接住,稳稳落在他掌心。

“分心了。”曹飞将木剑递回去,语气里没有责备。

朱峰的脸白了,接过剑时指尖都在抖:“对……对不起!”

“吃饭吧。”张静把食盒放在石桌上,里面是三个白面馒头和一小碟酱菜,“丹房新熬了山药粥,我盛了些来。”

朱峰捏着馒头,小口小口地啃,眼睛却盯着曹飞。他看见曹飞把自己碗里的酱菜拨了一半给张静,看见张静笑着把山药粥推到曹飞面前,两人的动作自然得像演练过千百遍,而他手里的馒头,突然变得有些干噎。

“下午去藏经阁吧。”曹飞擦了擦嘴,“把《青云剑谱》抄一遍,明天我检查。”

朱峰猛地抬头:“我……我能去藏经阁?”

“嗯。”曹飞点头,“那里的《剑经》总注里说,‘剑者,心之刃也,心明则刃利’。你得先让心亮起来。”

下午的藏经阁很安静,只有竹简翻动的沙沙声。曹飞在补全师父的“聚灵术”注解,张静在整理影阁送来的草药图谱,朱峰坐在角落,一笔一划地抄《青云剑谱》。他的字还是有些歪,但比在思过崖时工整了许多,尤其是“仁”“守”这两个字,写得格外用力。

“你看这个。”张静拿着张图谱凑过来,上面画着种紫色的小花,花瓣边缘泛着银光,“影阁说这是‘忘忧草’,只长在黑风谷的聚灵阵旁,能解百毒,当年你师父救我时,怀里就揣着这个。”

曹飞的笔尖顿了顿,青金色的灵息在图谱上流转,花朵的纹路在灵息中渐渐清晰,竟与张静发间的蓝铃花有几分相似:“下个月去黑风谷看看吧,采些回来种在石屋前。”

张静的眼睛亮起来,像落满了星光:“好啊,听说谷里的枫叶红了,特别好看。”

角落里的朱峰握着笔,看着窗外飞过的两只青鸟,它们的翅膀挨得很近,在阳光下划出两道并行的弧线。他低下头,在“剑”字旁边,轻轻画了片小小的枫叶。

夕阳落在试剑坪时,曹飞正教朱峰挽剑花。木剑在他手里转得行云流水,到了朱峰那里,却总像生了锈,转两圈就掉。但他没像以前那样摔剑,只是捡起来,继续练,直到暮色漫进藏经阁,木剑终于能在他手里转满三个圈。

“明天继续。”曹飞收起木剑时,灵影在朱峰头顶轻轻晃了晃,像拍了拍他的头。

朱峰走出藏经阁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他回头望,看见藏经阁的灯还亮着,曹飞和张静的影子在窗上依偎在一起,像幅温柔的画。他握紧手里的剑谱,脚步轻快地往思过崖走,月光落在他身上,竟没让他觉得孤单。

霜降过后,黑风谷的枫叶红得像燃起来的火。

曹飞背着竹篓走在前面,青金色的灵息在指尖流转,拨开谷口缠绕的薄雾。张静跟在他身后,手里提着把小铲子,不时弯腰捡起片完整的枫叶,夹进随身携带的竹简里——那是她特意留着抄药谱的空白卷。

“影阁的卷宗说,聚灵阵在谷底的溶洞里。”张静翻看着地图,指尖划过标注着“忘忧草”的位置,“据说那里的石壁会发光,像撒了满地的星子。”

曹飞的目光落在沿途的崖壁上。黑风谷的岩石泛着奇异的青黑色,上面布满细密的纹路,灵息扫过的时候,会传来轻微的震颤——像极了师父石屋墙角那块刻着分影印的石板。他忽然明白,这里或许也是处天然的灵术阵基,只是常年被浓雾掩盖,才没被人发现。

走到半山腰的转角处,一阵风吹过,漫天红叶簌簌落下,像场温暖的雨。张静伸手去接,却没留意脚下的碎石,身子一歪就要摔倒。曹飞的灵影快她一步,化作道青金色的屏障将她稳稳托住,指尖触到她衣袖时,闻到淡淡的药香——是她早上特意抹的防蛇虫的药膏。

“小心些。”他扶稳她的肩,灵影在她脚边的碎石上轻轻一点,那些松动的石头竟像生了根似的,牢牢嵌在土里。

张静的脸颊比枫叶还红,低头踢了踢脚下的石子:“知道了。”她忽然想起什么,从竹篓里拿出个布包,“这是朱峰让我带给你的,他说自己抄的《青云剑谱》还差最后一卷,等我们回去就送来。”

曹飞打开布包,里面是块用松烟墨做的墨锭,上面还刻着个歪歪扭扭的“静”字。他想起试剑坪上,朱峰握着木剑反复练习的样子,指尖的灵息轻轻拂过墨锭,将边缘打磨得光滑了些:“他的剑招越来越稳了。”

“何止稳啊。”张静笑着说,“昨天我去丹房取药,看见他在帮小师弟们纠正握剑姿势,那认真劲儿,活像第二个你。”

说话间,谷底的溶洞已经隐约可见。洞口被藤蔓遮掩着,隐约透出淡淡的蓝光,与谷里的红叶相映,像幅浓墨重彩的画。曹飞拨开藤蔓时,一股清冽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草木的清香和湿润的水汽——是聚灵阵特有的气息。

溶洞里的石壁果然会发光,细碎的光点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照得洞里亮如白昼。忘忧草就长在阵法中央的石台上,紫色的花瓣在蓝光中微微颤动,边缘的银纹流转着,与张静发间的蓝铃花隐隐呼应。

“真漂亮。”张静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用铲子将忘忧草连土挖起,放进竹篓里铺好的软布上,“难怪你师父会把它带在身上,闻着就让人心里敞亮。”

曹飞的灵息顺着石壁蔓延,光点随着他的动作流转,渐渐在洞顶拼出个熟悉的图案——竟是半块“影”字玉的轮廓,与张静腰间的玉佩正好互补。他忽然想起师父卷宗里的那句话:“黑风谷有灵,守一方安宁,待有缘人归。”

“你看这个。”他指着洞顶的图案,青金色的灵息在轮廓的空缺处轻轻一点,张静腰间的玉佩突然飞了起来,稳稳嵌在图案中央。

刹那间,整个溶洞的光点都亮了起来,石壁上的纹路像活过来似的,流淌着青金色的光带,将两人围在中间。忘忧草的花瓣上泛起更亮的银光,与玉佩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像首无声的歌谣。

“原来……这里才是影阁的源头。”张静的声音带着震惊,指尖抚过石壁上的纹路,“我爹娘当年守护的,根本不是什么商队,是这个聚灵阵。”

曹飞将玉佩摘下来,重新系回她腰间。光点渐渐暗下去,石壁恢复了原本的模样,只有忘忧草的花瓣上,还留着淡淡的银辉:“你师父说,有些守护不需要名分,像这山谷的雾,像这洞里的光,默默的就好。”

走出溶洞时,夕阳正落在谷口,将红叶染成温暖的金红色。曹飞的竹篓里装满了忘忧草,张静的竹简里夹满了枫叶,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在铺满红叶的小路上紧紧依偎着。

“回去教朱峰认草药吧。”张静忽然说,“他总说自己除了练剑什么都不会,其实上次丹房缺人,他熬的凝神汤比谁都好。”

曹飞点头,灵影在他身后轻轻晃动,带着满足的暖意。他想起试剑坪的银杏叶该落了,石屋前的茶花开了,藏经阁的烛火还等着他们回去添新的灯芯。

黑风谷的风再次吹过,卷起几片红叶,追着他们的脚步,像在送别,又像在祝福。有些缘分,就像这山谷的红枫,历经风雨才红得热烈;有些守护,就像这洞里的光,沉默着,却从未熄灭。